柯 桥 区 统 计 局
国家统计局柯桥调查队
(2025年3月)
2024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对浙江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有效落实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图强争先、竞跑示范,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量质双升。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252.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09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097.85亿元,增长7.4%,其中工业增加值858.08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1111.34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50.1:47.8调整为1.9:48.7:49.3。人均GDP(按户籍人口)为31947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44859美元),增长6.8%。
根据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3.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4万人。城镇化率84.3%,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57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林、牧、渔业产值分别为45.08亿元、7.43亿元、3.76亿元、7.41亿元,分别增长4.3%、5.5%、-4.4%、4.2%。粮食播种面积18.99万亩,增长4.3%;粮食总产量7.86万吨,增长0.8%。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2.54万亩,增长0.3%,其中,蔬菜面积为16.12万亩,增长1.7%。
全年猪肉产量10035吨,比上年下降0.4%;禽肉产量450吨,下降11.9%;禽蛋产量954吨,下降44.9%;茶叶产量8246吨,增长4.1%;淡水产品产量25136吨,增长4.4%。年末生猪存栏5.15万头,下降52.8%;生猪出栏11.87万头,下降1.2%。
2024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单 位 | 产量 | |
粮食总产量 | 万吨 | 7.86 |
生猪存栏量 | 万头 | 5.15 |
生猪出栏量 | 万头 | 11.87 |
猪肉 | 吨 | 10035 |
禽肉 | 吨 | 450 |
禽蛋 | 吨 | 954 |
茶叶 | 吨 | 8246 |
淡水产品 | 吨 | 25136 |
“千万工程”持续深化,创建4个省级未来乡村、6个市级未来乡村、50个区级未来乡村、60个省级和美乡村达标村、1个市级和美越乡片区,“和美乡村”覆盖率达到49%。土特产业挖潜增效,新增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其中国家级1家,平水日铸入选省名优“土特产”百品榜。稳粮保供有力有效,坚持“藏粮于地”,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改造8300亩、机埠改造提升89座。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从产业结构上看,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分别增长7.8%、9.9%和15.5%;十七大传统产业增加值438.03亿元,增长8.6%;十大重点传统制造业增加值390.00亿元,增长9.3%。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 单位 | 产量 |
化学纤维 | 万吨 | 267.36 |
布 | 亿米 | 4.52 |
印染布 | 亿米 | 227.33 |
服装 | 万件 | 3145 |
黄酒 | 万吨 | 13.79 |
精制茶 | 万吨 | 3.45 |
水泥 | 万吨 | 97.04 |
塑料薄膜 | 万吨 | 62.38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72.16 |
供热量 | 万吉焦 | 11845.47 |
纱 | 万吨 | 3.46 |
配合饲料 | 万吨 | 41.17 |
无纺布 | 万吨 | 4.36 |
聚酯 | 万吨 | 138.44 |
纺织印染产业集聚提升,柯桥区积极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开展数字赋能纺织全链条增值服务省级试点建设,牵头绍兴市申报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入选工信部2024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工信部印染规范公告入选14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提速先行,创新推行“N+X”应用场景模式,确定1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先行先试。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协调服务作用,迎丰科技、索密克、会稽山成功列入市级“链主”企业名单。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622.34亿元,增长6.2%,总量居全省第一;其中,省内产值1030.14亿元,下降5.6%;完成建筑工业化产值1002亿元,增长5.5%。新升特级资质1家,全区特级企业增至7家;新升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7家;评定40家企业为首批区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企业;宝业建设、精工控股、宝业住宅产业化等3家企业继续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选首批省级装配化装修试点企业、首批省级智能建造试点企业各2家;承办2024中国建筑学会年会;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54项,其中国家级优质工程14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7%。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9.1%,交通运输投资增长12.3%,民间投资增长0.3%,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下降19.6%;工业性投资占比36.9%。全年26个项目列入2024年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清单,7个项目列入2024年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清单。
全年房地产投资213.08亿元,比上年下降0.8%。房地产开发项目67个,比上年减少22个;施工房屋面积671.53万平方米,下降23.3%;商品房销售面积154.99万平方米,下降5.7%;商品房销售额271.71亿元,下降3.4%。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1.53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加快县域商业体系省级试点建设,成功申报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举办“我在柯桥过龘年”等促消费活动。推动传统商贸业数字化发展,2家企业获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建成头部直播电商基地3个、直播间173个,建成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20个。抢抓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承办全省加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金柯桥·最生活”中秋妙会,率先开启家电以旧换新区级政策,配套开展汽车镇街巡展、绿色家电展销进社区、商圈、机关等活动30余场。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3185.31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3051.63亿元,增长23.0%;限额以上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133.68亿元,增长1.7%。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18.89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4.56亿元,增长1.0%;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14.33亿元,增长12.9%。
商品交易市场77个,中国轻纺城总成交额达40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1%。轻纺市场全年新注册市场主体3561家,其中新注册企业1732家。举办春秋两届中国绍兴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其中春季纺博会同期举办2024纺织服装标准与质量管理大会柯桥峰会、2024全球纺织新材料创新发展论坛、2024时尚设计展(春季)等活动,会期三天入场专业采购商总人数突破7万人次;秋季纺博会总展览面积达4.5万平方米,境外展区拓展至700余平方米,共设展位2200个,超800家企业参展,三天入场专业采购商近8万人次,各项数据均创历届之最。全年举办纺织产业展14场。
六、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649.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出口总额1625.83亿元,增长10.0%;进口24.14亿元,增长26.0%;对巴西出口87.46亿元,增长27.7%,占出口总额比重5.4%;对阿联酋出口75.77亿元,下降2.9%,占比4.7%;对印度尼西亚出口72.51亿元,下降8.8%,占比4.5%;对马来西亚出口72.21亿元,增长26.9%,占比4.4%;对印度出口69.80亿元,增长7.6%,占比4.3%;对越南出口67.23亿元,增长8.9%,占比4.1%。自营出口实绩企业6130家,其中,出口100万美元、500万美元、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分别有2877家、1080家和529家。深入实施“丝路柯桥·布满全球”组展行动,首次在乌兹别克斯坦举办中亚纺织面辅料自办展,累计组织1841余家次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70余场次。高规格举办中亚纺织产业链对接会(吉尔吉斯斯坦专场)、全球纺织产业圆桌会议、全球纺织产业对话——柯桥区与吉尔吉斯共和国楚河州会谈等活动,举办阿里巴巴国际站跨境电商高质量增长大会。推进中欧班列“柯桥号”运力提升,加强海外仓建设,省级公共海外仓蒂拓洛杉矶仓累计仓储货量7万吨。全区有省级出口名牌12个、市级出口名牌22家,有省级跨境电商出口知名品牌7家。
新批境外投资企业22家,新增外商投资商业企业100家、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79家。新批准三资企业175家,比上年增加7家。全年合同外资5.65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98亿美元。
七、交通和旅游业
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523.51公里。其中,国道59.80公里,省道133.65公里,县道359.85公里,乡道429.42公里,村道540.80公里。按公路等级分,高速公路68.40公里,一级公路161.30公里,二级公路388.94公里,三级公路91.53公里,四级公路813.35公里。全区客运量229.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5%,旅客周转量12603.21万人公里,增长7.6%,货运量4373.26万吨,增长11.8%,货物周转量421949.61万吨公里,增长16.2%。综合交通网络持续完善,中环高架、杭绍台西线、柯桥北环北段、南段、机场高铁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新能源运输装备加速更新,累计淘汰国四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123辆,完成率201.6%,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20辆。
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入列省乡村旅游“五创”试点区县。推动乡村旅游“一镇一品”,柯岩街道叶家堰居成功创建首批省金3A级景区村庄;依托八条稽山鉴水“千万工程”美丽乡村示范带,全区45个3A级景区村串珠成链,区内高等级景区镇街实现全覆盖,景区村覆盖率达88.78%。截至2024年末,全区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3个,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7个。
八、财政、金融和证券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3.59亿元,增长1.0%。民生支出得到重点保障,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自然资源海洋气象、住房保障、粮油物资储备等十三项民生支出总计109.0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9.4%。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792.8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226.53亿元,增长10.0%;非金融企业存款1150.66亿元,下降6.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307.72亿元,增长11.8%,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209.59亿元,增长2.7%;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092.65亿元,增长16.7%。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32.25亿元,增长8.5%;赔付支出10.94亿元,增长5.7%。全年证券交易额10655.27亿元,增长33.2%;年末证券开户数257483户,增长3.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年末拥有高等学校2所,在校学生2.14万人,专任教师1616人;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7559人,专任教师654人;普通中学30所,在校学生4.04万人,专任教师3377人;普通小学49所,在校学生6.44万人,专任教师355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9.96%。11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3名学生进入高考全省前100名;职校学生获世界职业院校能大赛金牌4枚、铜牌1枚。柯桥小学、杨汛桥中心小学实验校区、马鞍中心小学滨海校区、夏履幼托中心等4个新扩建学校项目和16个学校维修改造项目按时投用,新增学位4000余个。
全年共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6家,累计拥有586家;全年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45家,累计拥有2926家;期末拥有省级企业研发机构207家。新增授权专利4832项,其中:发明专利699项、实用新型专利2803项、外观设计专利1330项。新增国家标准53项、行业标准14项。新增浙江制造标准5项。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6人,其中,国家级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入选省、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5个;推荐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青年人才13人、省海外工程师9人。入选第二批省级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先行试点,获批国家级外国人来华工作便利化试点、省级外国人生活服务便利化改革试点,入选全省首批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
十、 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区年末共有文化馆1个,国有艺术表演团队1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170处,公共图书馆藏书165.6万册,有线电视用户44.2万户,电视覆盖率为100%。不断提档设施阵地,挖掘公共资源潜力,整合200个公共文化设施,新建16个文化圈、2个城市书房、2个文化驿站,柯桥古镇历史街区入选第三批浙江省旅游休闲街区,“夜鲁镇”景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完成送戏下乡500余场,送书下乡36.9万册,送讲座、展览下乡440余场。文化精品创作推广,新排越剧《只缘秦种》,与国家文旅部艺术中心联合创排越剧史诗《胆剑千秋》,莲花落《争香炉》等参加浙江省群众戏曲小戏大赛荣获金奖,施金裕获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牡丹表演奖。
全区年末卫生机构584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和卫生院36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6549张,卫生技术人员10364人,其中医生4463人。年末拥有健康镇5个、健康村132个、健康社区35个、健康主题公园62个、健康步道235个、健康促进医院5个、浙江健康促进学校78个。“柯小医”智慧应用上线“浙里办”,应用访问量累计417万人次,28.64万人次通过平台进行预约挂号、79.17万人次查看检验、检查、体检报告、健康证等信息,线上公众号粉丝超28万。
全年获得金牌457枚,其中世界金牌3枚,全国金牌46枚,全省金牌42枚,市金牌366枚。年末拥有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场所3880个,社区体育健身设施1586个,社区健身场地面积16.23万平方米,体育场馆73个,其中标准体育场馆35个。积极使用亚运场馆设施,引进国际攀联世界杯攀岩赛、中国攀岩联赛、CBA联赛浙江稠州金租男篮主场赛、全国赛艇大师赛、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射箭(射艺)锦标赛等高端赛事活动30余场。全民健身氛围浓厚,全年举办“会稽山杯”和美乡村篮球联赛(村BA)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500场。
十一、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
污染防治攻坚推进,全区PM2.5年平均浓度为31.66μg/m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4.4%,28个考核断面功能区达标率和Ⅰ-Ⅲ类比例“双百”达标。长效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创建“无废细胞”54个,“香榧假种皮无害化再利用作品”获得省“绿色低碳创新无废建设先行”创意作品大赛再生设计类作品一等奖。公众满意度显著提升,2024年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以89.24分排名全市第一。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66.35万吨标准煤,较上年上升5.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31吨标准煤,较上年下降0.9%;耗能千吨以上企业万元产值能耗0.42吨标准煤,较上年下降3.4%。
十二、城乡建设
建成区面积81.6平方公里,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1941.6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3484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4016.31公顷。完成2个风貌样板区建设,“书香兰渚”县域风貌样板区参与续选“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申报创建省、市级未来社区26个,其中省级18个,市级8个。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区年末户籍总户数23.99万户,户籍人口70.63万人,其中男性34.23万人,女性36.40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8.47%和51.53%。全年迁入5752人,迁出3136人,机械增长率为3.71‰;出生人口4226人,出生率为5.99‰,死亡人口4295人,死亡率为6.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669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621元,增长4.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679元,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56。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49528元、53597元、36743元。
全区新增城镇就业5.79万人(首次来柯在柯就业),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85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056人。组织开展线下职业技能培训27795人次。
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1.41万人,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0.91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0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6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7.6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5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0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0.9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4.7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4.85万人。
全区拥有养老机构12家,床位1525张,入住老年人665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34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782人。接受社会捐赠款3166万元,受益71531人次,社会捐赠接收站点数105个。发放孤困儿童救助金471.6万元,其中生活费发放396.3万元,慰问金发放75.3万元。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581.03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328.16万元。
注:
① 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今后均以《柯桥区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② 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是按现价计算的初步核算数,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
③ 由于计量单位取舍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④ 本公报中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区教体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等数据来自区科技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区公安分局;社会救助数据来自区民政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社会保障等数据来自区人力社保局;生态环保、空气质量数据来自区生态环境分局;城乡建设、建筑等数据来自区建设局;客运周转量、货物周转量等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局;美丽乡村建设等数据来自区农业农村局;国内消费、出口、对外经济等数据来自区商务局;三资企业数据来自招商投资促进中心;旅游、文化馆、图书馆等数据来自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卫生、医疗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局;专利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管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区医保分局;粮食生产数据、城乡居民收支来自国家统计局柯桥调查队;货币金融、上市公司等数据来自区金融服务中心;轻纺市场等数据来自轻纺城建管委;纺博会等数据来自区会展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