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醴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力打好“发展六仗”,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应对风险挑战,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市经济回升向好,三次产业稳步发展,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024年,在第二十四届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排名中,醴陵位列第32位,较去年前进两个位次;第二十四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醴陵位列第53位,较去年前进两个位次;第二十四届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中,醴陵位列第9位,与去年同位。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醴陵位列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64位,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10位。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0.0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22.6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0.0亿元,同比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6:54.3:37.1调整为8.4:54.9:36.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4.8%、74.2%和21.0%,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3个、4.4个和1.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09831元。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分行业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 绝对数 比重

(%)

同比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 952.6 100.0 5.9
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 80.0 8.4 3.0
    第二产业 522.6 54.9 8.0
    第三产业 350.0 36.7 3.4
按行业分
     农、林、牧、渔业 83 9.5 3.1
     工业 458.9 48.2 8.9
     建筑业 64 6.7 1.8
     批发和零售业 135.9 14.3 6.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2.6 2.4 0.5
     住宿和餐饮业 17.3 1.8 8.0
     金融业 19.5 2.1 4.6
     房地产业 27.9 2.9 -5.0
     营利性服务业 71.6 7.5 0.9
     非营利性服务业 51 5.4 2.1

 

2020年-2024年醴陵市三次产业结构图

 

二、农  业

202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增长7.9%。

2024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75.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2.8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达48.4万吨,其中稻谷46.2万吨。蔬菜产量93.5万吨,增长4.4%。水果产量11.5万吨,增长3.3 %,茶叶产量632.3吨,增长0.6%,油料播种面积22.7万亩,2024年全市种粮大户(30亩以上)、家庭农场、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组织等规模经营主体共发展到3047 户(个),流转耕地42.86万亩,流转率67.54% 。

2024年,全市肉类总产量8.5万吨;水总产量3.1万吨,增长4.97%。出栏肉猪88.2万头,下降5.8%;出栏羊39.5万只;出栏牛0.4 万只;出栏禽830.21万羽。

2024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36.85万千瓦,比上年增加0.77万千瓦,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4.26%,稻油生产全程机械化分别达到89.38%、83.91%。机耕、机收基本实现全覆盖。2024年改造养护农村饮水工程27处、整治山塘500口,船湾、清水江、麻石3座中型水闸、2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等水利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三、工  业

202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 8.6 %,工业增加值增长 8.9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4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 %。按可比价计算,工业经济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2.8%。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8.2%,同比0.7个百分点,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2.8%。

2024年,陶瓷、鞭炮烟花两大传统支柱产业产值增速分别增长11.6 %和13.7%。服装行业产值增长5.8%,玻璃行业产值下降17.4%,汽配行业产值增长8.1%。

四、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55家,完成产值163.3亿元,增长5.9%;建筑房屋施工面积352.67万平方米,下降30.18%,房屋竣工面积459.32万平方米,增长5.92%。

2024年末,全市拥有房地产开发企业42家,完成房屋施工面积246.8万平方米,下降15.6%;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8.3万平方米,下降38.8.%;完成销售额9.7亿元,下降44.5%,其中:住宅销售额8.1亿元,下降47.8%。

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增长下降64%,第二产业增长14.3%、第三产业下降10.1%。从投资方向来看,工业投资增长14.3%,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3.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2.9%。

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2024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加0.3%。2024年农村公路建设共计26公里;大中修56.686公里;完成隐患治理安防工程353公里;完成危桥改造8座。全市共有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167台、营运线路12条,总营运里程达170公里,全年公交客运总量达1158.5万人次,行政村通客班车率达到100%。

2024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4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0亿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7.4万户。

六、内外贸易、旅游和招商引资

2024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7亿元,增长6.2%。分地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99.8亿元,增长6.0%;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0.0亿元,增长6.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297.6亿元,增长5.9%;住宿餐饮业实现42.1亿元,增长8.0%。

2024年,新批自营进出口企业60家,年末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796家。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1.25亿元,总量排名株洲市第2名,增长9.4%,实际利用外资达到了556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5.0%,完成地方税收收入18.3亿元,增长5.7%。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收入比重为59.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7.2亿元,增长1.4%,其中:教育、科学技术、卫生健康、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支出分别为12.3亿、3.6亿、5.4亿、10.1亿、13.5亿、1.4亿,分别增长4.5%、4.4%、-2.0%、0.9%、0.03%、-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9亿,下降26.6%。

202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78.2亿元,同比增长10.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47.4亿元,同比增长17.0%。

八、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0天,优良率达92.9%。三刀石、望仙桥水库、官庄水库等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加强重金属污染土壤防治,污泥无害化处置率100%。全市新增造林面积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7.7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96%。

2024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0起,死亡24人,受伤3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4起,死亡14人,受伤0人。

 

九、教育、科学技术

2024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基础教育学校数457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第八中学);完全中学3所(醴陵市第七中学、株洲市五雅中学、醴陵市青云学校);高级中学6所(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第四中学、第五中学、醴陵金鹰高级中学有限公司);初级中学2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阳三石街道乘前中学、国瓷街道建宸学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陶子湖学校、沈潭镇柞市中学、船湾镇铁肩中学、左权镇仙霞中学、均楚镇高桥中学、石亭镇长岭中学、茶山镇汤飞凡中学、茶山镇转步中学、孙家湾镇榬木岭中学、枫林镇枫林市中学、板杉镇八步桥中学、长庆街道黄沙中学);小学139所;幼儿园26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市有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在园幼儿共135466人,其中:中学生(含高中中职学生)55486人、小学生59226人、在园幼儿20587人、特校学生167人。学校、幼儿园教职工共10503人。

2024年,全市小学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升学率为100%,初中辍学率为0%、升学率为100%,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8%。

2024年,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7家,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6家。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1.8%。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2024年,围绕重大主题报道、重要典型宣传、经验总结完成发布1300余条相关信息,系列报道40余组,发布视频1800余条次、图文2100余篇,拍摄制作了政法委宣传、应急管理警示教育等30余部视频专题片。五一期间围绕花炮博览会和炒粉节,推出新媒体短视频280余条,抖音平台播放量达2144万,微信视频号播放量达717万,总播放量高达2860万,其中《忙不赢,根本忙不赢,第二届醴陵炒粉节火爆出摊》抖音阅读量达200W+。

全年共有850余条稿件被国家、省和株洲市媒体采用。其中,“学习强国”平台上稿337条,居株洲地区前列。《李舒尤:用音乐为留守儿童的青春赋彩》等30条稿件登上央视等国家级媒体;《回眸2023|湖南醴陵:“党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乡村振兴|醴陵市泗汾镇:人勤春来早 春耕备耕忙》等稿件在“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刊(播)发;《上好安全生产“第一课” 守牢企业发展底线》等39条稿件在湖南卫视播发,有力地提升了醴陵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向外界展示了醴陵的良好风貌。

2024年,承办省级全民健身活动4次,参加省级比赛和健身活动3次,组织实施本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青少年比赛12场,直接参与全民健身人数约46万人次,送戏下乡96场,公益电影2627场;市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已经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2024年末,全市现有医疗卫生机构626家。其中医院18家、建制镇卫生院19家、卫生院分院 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村卫生室421家、诊所133 家,医务室7家、门诊部12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家。系统共有卫生人员7661人(含卫生技术人员6541人)。2024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8.5万人,城镇职工参保人数8.7万人,2024年,全年累计住院报销25.32万人次,基本医疗报销7.88亿元;全年累计门诊报销人次94.91万人次,报销金额11600万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4年末,全市人口总户数为28.1万户,户籍人口数为101.9万人,其中男性52.18万人,女性49.75万人。按年龄分布:18岁以下18.96万人,18-34岁16.23万人,35-59岁42.24万人,60岁以上24.5万人。城镇人口为44.2万人,农业人口57.72万。城镇覆盖率为43.34%,较去年覆盖率无明显变化。

2024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45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053元,同比增加1965元,增长3.7%;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59元,同比增加2177元,增长5.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36,比上年缩小0.03。

2024年,民生领域支出6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6%。全市新增城镇就业768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75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2.95%。2024年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2.95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7.69万人,机关养老保险参保2.2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5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1.8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71万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36.45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33.91亿元。社保卡制卡人数达72.25万人。

2024年,农村五保分散供养7020元/年,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达7764元/年。发放住房困难租赁补贴163户。

注释:

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醴陵市统计年鉴》(2024)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本公报中增长均为同比增长数;

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近两年常住人口平均数计算;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