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14.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2%。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9.32亿元,增长2.6%;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6.73亿元,增长10.6%;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8.66亿元,增长5.3%。一、二、三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8.1%、46.5%、45.4%,分别拉动全县GDP增长0.5、2.9、2.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2.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7.6%。

全县三次产业比为16.7:28.1:55.2。与上年相比,一产业占比下降1.9个百分点,二产业占比上升0.2个百分点,三产业占比提高1.7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27.39亿元,增长3.0%。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9.52千公顷,下降0.2%;粮食作物产量44.94万吨,增长5.3%;稻谷产量40.69万吨,增长0.9 %,其中早稻:13.5万吨,中稻:13.9万吨,晚稻:13.29万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2.76千公顷,增长1.7%,油料种植面积27.64千公顷,下降0.5%;油料产量 4.82万吨,增长4.5 %;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5.39千公顷,增长3.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3.49万吨,增长4.1%。

全县生猪存栏47.94万头,下降18.0 %,生猪出栏75.36万头,下降7.6%;牛出栏0.95万头,增长1.1%,羊出栏12.65万只,下降 20.9 %,家禽出栏1188.93万羽,下降8.3%;禽蛋产量 3.11万吨,下降11.4%;水产品产量5.09万吨,增长5.1%。

全县乡村居民用电量35996.85万千瓦时,增长2.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4.451万千瓦,增长1.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5%。规模工业行业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19.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10.0%,金属制品业增长17.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0.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103.39亿元,增长5.6%,营业收入93.25亿元,增长13.2%;营业成本65.32亿元,增长6.8%。

表1 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增长(%)
中成药 万吨 0.32 25.7
中空玻璃 万平方米 18.37 62.0
人造板 万立方米 1.54 25.3
光学仪器 万台 0.44 44.5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511.65 3.7
营养、保健食品 万吨 0.19 40.6
大米 万吨 8.95 8.6

全年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建筑业总产值28.85亿元,增长11.7%;建筑业增加值24.63 亿元,增长10.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2.43万平方米,下降24.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8.97万平方米,下降7.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4.2%;产业投资增长12.1%;民间投资增长4.5%。

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5%。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9.8%;制造业投资增长24.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下降27.0%;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8.2%。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12.81亿元,增长1.3%。商品房销售面积35.48万平方米,下降12.7%;商品房销售额13.69亿元,下降21.1%。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40亿元,增长7.1%。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20.6%,饮料类增长18.5%,服装类下降6.8%,日用品类增长12.9%,家用电器和音响类增长24.8%,中西药品类增长23.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5.8%。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0.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3%,衣着价格上涨0.7%,居住价格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2%,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9%,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3.3%,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3.7%。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4.56亿元,增长15.1%。实际到位外资119万美元,下降66.8%。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公路货运量421.71万吨,增长5.0%;公路货运周转量43037.30万吨公里,增长6.0%。公路客运量375.22万人,增长5.0%;公路客运周转量5949.17万人公里,增长3.0%。全县年末公路里程数3716.6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82.89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53亿元,增长3.1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66亿元,增长137.0%;电信业务总量3.87亿元,下降5.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86万户,下降4.2%;移动电话用户64.58万户,下降4.0%;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17.31万户,增长2.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一般预算收入18.85亿元,增长6.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02亿元,增长11.9%。一般预算支出59.17亿元,增长3.0%;其中教育支出13.07亿元,增长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39亿元,下降1.0%,卫生健康支出3.58亿元,增长2.8%。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09.29亿元,增长9.2%。其中,住户存款558.65亿元,增长10.4%;单位存款50.64亿元,下降3.1%。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98.92亿元,增长7.8%。其中,短期贷款为73.58亿元,增长4.9%;中长期贷款194.39亿元,增长8.5%。

全年保险保费收入6.77亿元,增长5.9%,其中,寿险3.71亿元,增长2.8%,产险3.06亿元,增长10.1%;赔付支出3.48亿元,增长8.4%,其中寿险赔付支出1.38亿元,增长11.3%,产险赔付支出2.10亿元,增长6.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表2 各级学校在校学生、招生及毕业生数

指标 招生数 在校人数 毕业人数
绝对数

(人)

增长

(%)

绝对数

(人)

增长(%) 绝对数

(人)

增长(%)
中等职业教育 1815 60.75 4223 1.83 1701 -1.33
普通高中 7817 7.79 21597 2.85 6777 2.99
初中学校 11868 8.04 35236 0.65 12360 15.63
普通小学 6788 -14.67 52975 -8.95 11799 2.8
特殊教育 26 -55.93 109 -69.88 15 -85.8

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2.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09亿元,增长31.7%。全年共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7项,其中,省计划项目4项;市计划项目3项。技术合同交易额38.93亿元,完成技术合同324件;共组织35家企业进行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全县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星创天地4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市级星创天地2家、市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有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登记入库191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开展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广场舞大赛、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赠联送福活动、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活动、梨园剧场周活动、乡村民俗展演、省科技活动周启动式暨“科技潇湘行”(祁东)。祁东渔鼓《空城计》、原创广场舞《渔鼓咚咚颂盛世》获得第八届湖南艺术节作品类“三湘群星奖”最佳作品奖;邹昆山艺术团获评2024年全国“百团汇演”优秀群众文艺团队。

“村村响”综合覆盖率100%,在线率96%。全县有线电视用户为8.4万户。年末全县共有档案馆1个,馆内存档13.26万卷,已开放各类档案12.4万卷。

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为464个,其中:医院13个(包括民营医院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48个(其中乡镇卫生院2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个,村卫生室361个,门诊部及诊所类6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其中:卫生监督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315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431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15人,执业护士1777人。

十一、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城镇污水排放总量1584.90万吨,城镇污水处理总量为1537.40万吨,城镇污水处理率为97.0%。

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率为100%,III类或优于III类水质达标率为100%。

全县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0起,死亡10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人口年报统计,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00.05万人,性别比为114.5:100。全年出生人口0.60万人,出生率6.0‰;死亡人口0.59万人,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长率0.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7:100。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02元,增长5.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28元,增长5.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1972元,其中食品支出5466元,居住支出5384元,医疗保健支出3291元,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4124元。城镇恩格尔系数为17.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24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1元,其中食品支出4557元、居住支出3773元、医疗保健支出2121元,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3558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2.8%。

年末,全县城镇低保共保障38011人次,农村低保286830人次,发放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734.82万元和8766.97万元。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7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3.9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8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1.6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8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9.3万人;社保基金安全完整率和规范运作率达100%。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公报中各项指标增速无特殊注明均是指2024年与2023年同比结果。

4.总人口、出生率、出生性别比由县公安局提供;

 

祁东县统计局

2025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