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2023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聚力产业兴县、建设和美城乡”目标定位,加快打造“省际边界地区县域发展新高地”,全年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新进展。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初步核算,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4.28亿元,不变价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02.85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完成208.79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完成242.64亿元,增长6.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8.5:37.7:43.8。全县人均生产总值60081元,较上年增长6.3%。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年末全县城镇化水平为56.19%,较上年提高0.96个百分点。

市场主体持续增多。年末全县共登记市场主体12.01万户,其中企业2.47万户、个体经营户9.54万户。全年新登记企业0.42万户、同比增长23.6%,新增个体户0.92万户、同比增长16%。

就业形势保持平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22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636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476人;新增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84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2302人;引领大学生创业153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1497人。全年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4515人,新生代农民工培训1424人,创业培训1392人。新增数字技能人才完成757人。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形势向好。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含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75.37亿元,可比价同比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137.73亿元,同比增长1.7 %;林业产值1.18亿元,同比增长0.9 %;牧业产值24.69亿元,同比下降11.4 %;渔业产值2.04亿元,同比下降7.7 %。粮食总产量61.49万吨,同比增长0.9%,连续五年粮食总产量超60万吨。其中夏粮播种面积43.45千公顷,总产量26.35万吨、增长0.05%。棉花产量4165吨、下降10.72%。油料产量6472吨、增长2%。年末果园面积27.22千公顷,园林水果产量66.67万吨,下降0.31%。蔬菜及食用菌面积49.52千公顷,总产量226.26万吨、增长3.14%。生猪存栏20.5万头、同比下降1.11%,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7万头、同比增加7.14%;牛存栏1.14万头,同比增长4.58%;羊存栏18.16万只,同比增长0.39%;家禽存栏480.33万只,同比下降1.41%。生猪出栏37.85万头,同比增长3.16%;牛出栏0.8万头,同比增长31.15%;羊出栏22.91万只、同比增长1.33%,家禽出栏679.35万只、同比下降5.33%。

农业产业化稳中增效。同福大健康、君乐宝万头奶牛牧场等61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加速落地。新增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示范家庭农场6家。与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举办首届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古黄河泛区大会,“丰县苹果”“丰县牛蒡”“丰县梨”被评选为优质案例。首羡镇获评首批葱蒜类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大沙河镇成功入选2023年产业融合类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淮海经济区中央厨房产业园获评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省级工业旅游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中有进。全县29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326.81亿元,同比增长11.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工业应税销售收入456.22亿元,同比增长1.6%。工业用电量19.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电热水业生产和供应增加值同比增长6.6%。

企业效益稳步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4%。

建筑业发展承压。全年签订建筑合同额183.73亿元,同比增长8.9%。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36.29亿元,同比下降6.3%。其中建筑工程完成产值129.96亿元,同比下降7.5%;安装工程完成产值1.56亿元,同比下降14.0%;其他产值增长明显,同比增长51.8%。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平稳。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8.2%,服务业投资增长3.8%,房地产投资下降24.2%。

房地产业降幅收窄。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7.2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较去年收窄26.6个百分点。按各类房型看,住宅销售面积71.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3%;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4.8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7%;其他房屋销售面积1.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3%。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加快复苏。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65亿元,同比增长7.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均保持正向增长,增幅依次为13.4%、6.9%、6.7%、21%。

外资外贸持续回升。2023年全县进出口总额22.8亿元,增长3.16%;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79.37万美元。

六、服务业

服务业经济稳步复苏。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42.64亿元,不变价同比增长6.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1.07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8.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32亿元、同比下降6.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4.40亿元、同比增长12.8%;金融业增加值36.53亿元、同比增长12.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4.4亿元、同比增长1.1%。

交通运输业平稳运行。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2088.39公里,全年公路和水路货运量2302万吨、同比下降8.3%,公路和水路旅客运输量4万人次。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19.78万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8.99万辆,同比增长6.3%。

邮政电信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收入3.24亿元,比上年下降8.0%,电信业务收入7.90亿元,比上年增长4.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5.60万户,增长0.5%;移动电话98.43万户,增长3.2%。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3.04万户,增长2.7%。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总体平稳。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61亿元,同比增长7.1%。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0.42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用于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与就业领域的支出分别为17.75亿元、9.83亿元、15.63亿元。

金融信贷稳健运行。截止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58.35 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76.29 亿元、增长16.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71.30亿元,比上年增长21.1%,按贷款期限分,短期贷款131.83亿元,增长25.2%;中长期贷款194.60亿元,增长10.2%。

八、科学教育

改革创新增添活力。县属国企重组为城发、产发、农兴、交控四大集团,全部获评AA+信用评级。获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国家级试点,首批2宗用地完成交易成功发证。全年净增高企33家,企业技术中心新增省级1家、市级13家。举办第四届“凤城英才杯”创新创业大赛,引进领军人才51人、专门人才432人。

教育事业稳步提升。年末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51所,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347人、较上年增长4.2%,在校学生0.99万人、增长50%;普通中学40所,专任教师0.49万人、增长4.3%,在校生7.14万人、增长4.4%;小学学校76所,专任教师0.48万人、下降2.0%,在校学生8.02万人、下降3.4%;幼儿园134所,专任教师1846人、下降4.9%,学前教育在校生数2.97万人。丰县中学建校10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顺利召开,中专校二期、镇区中小学、幼儿园等13项改扩建工程全速推进,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实现五连增。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县共有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影剧院4个、公共图书馆1个。丰县图书馆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一级馆,新增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2家,传统模具制作技艺、八极拳等4个非遗项目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全年共开展送戏下乡活动70场、送戏曲进校园150场,创作改编的孝敬老人现代戏《闹瓜园》在全县巡演50场,文化馆开展培训课程28项、培训人员1200余人,图书馆进馆服务42万余人次、办理借阅卡4000余张、借阅图书22万余册。

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2023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86个,其中医院13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5148张,同比增长15.1%。卫生技术人员5959人、同比增长3.3%,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780人、上升1.5%,注册护士2251人、增长3.2%,乡村以上中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比例达到55.6%。建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引进卫技人员150名,其中高层次卫技人员20名。新(改)建村卫生室50家,67家村卫生室达到省甲级标准。人民医院创成中国县域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示范单位,妇幼保健院改扩建项目顺利完工、投入使用。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深化文体旅融合,全力办好国家级大运河自行车比赛、省级垂钓比赛等品牌赛事。持续打造“枌榆书社”书香文化品牌。紧扣时代主题,积极创作文艺精品,开展送戏下乡、文艺巡演。丰县体校创成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18.32万人,其中男性人口62.16万人,女性人口56.16万人。出生人口0.71万人,死亡人口0.72万人,自然增长人口-0.01万人。人口出生率6‰、人口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1‰。常住人口92.07万人,下降0.4%。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差距持续收窄。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26元,同比增长6.2%。其中,工资性收入18106元、增长6.2%,经营净收入7074元、增长5.6%,财产净收入1124元、增长2.5%,转移净收入4422元、增长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14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14元、增长7.2%。城乡收入比值为1.48,较上年同期缩小0.03。全县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365元、增长9.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525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117元、增长12.1%。

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07万人、增长1.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08万人、下降0.3%。注重财力向民生倾斜,集中精力补短板办实事,74项民生实事高质量完成。完善“走转聚”专项行动、特殊群体关爱管护、网络舆情源头管控、每日风险研判处置“四项机制”,排查解决问题3400个,及时消除风险隐患1100余项,发放兜底保障资金2.86亿元。为1039户独居老人、6589户困难群众,分别安装燃气报警装置、更换金属波纹管,城区餐饮用户“瓶改管”“瓶改电”完成952户。建成运营民政福利综合服务中心,新建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家、“梦想小屋”26间。

十一、生态环境和城乡建设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建设绿美村庄10个,完成造林1.2万亩,林木覆盖率保持全省县域第一。大沙河湿地公园案例入选美丽中国建设典型样板点。水环境质量不断提高,4个国省考断面实现稳定达标。PM2.5浓度均值连续三年下降。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改造老旧小区18个、惠及居民3966户,供暖小区增至86个、惠及家庭2.6万户。整治易淹易涝积水点64处,新增防洪排涝设施4座,清淤修复城区市政管网174公里,主城区内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新建学粹园、樾园“口袋公园”2处,绿道7.25公里,利用4处待开发地块改建共享绿地,为老百姓增加休闲空间36.3万平方米。

乡村环境全面提升。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洁、万户美丽”建设行动,创成省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1个、示范村11个,特色田园乡村省级1个、市级4个。加快推进“户户通、村村亮”,新建村内道路795公里、新装路灯8.5万盏,农村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得到显著改善。新建农村公厕74座,改造户厕5.97万户。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31个,新增污水管网95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2.3%。聚焦“三部”“四沿”“五旁”等重点区域,大力实施村庄垃圾深度清理专项行动,整治点位7260处;深入推进“河河清、沟沟净”专项行动,累计清理河道2975条、坑塘4058个。

数据来源:

本公报中新登记企业数据来自县行政审批局;新增个体户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就业数据来自县人社局;农林牧渔业等相关指标来自江苏省调查总队、市统计局;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来自江苏省调查总队;外资外贸数据来自县商务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信贷数据来自原人民银行丰县支行;学校数量来自县教育局;文化、体育数据来自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GDP、工业、投资、贸易等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

注:

1.公报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含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