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迎难而上、砥砺前行,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回稳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20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5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57.8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120.5亿元,下降0.1%。三次产业结构由2021年的13.2:27.6:59.2变化为2022年的12.1:28.5:59.4。人均生产总值51449元,比上年增长2%,全县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2%。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0.70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3.25万亩。秋粮播种面积27.46万亩。棉花播种面积137亩。油料播种面积5.69万亩 。蔬菜种植面积7.27万亩。全年全县粮食产量32.14万吨,其中小麦产量18.28万吨,玉米产量13.75万吨。棉花产量9.34吨;油料产量2.03万吨。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3.7万千瓦, 拖拉机9602台。
三、工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2亿元,增长10.4%;产品销售率达到98.1%。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60.6%;医药制造业增长2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21%;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7%;烟草制品业增长9.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增速下降的主要行业有: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2.2%;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3.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7.5%;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值下降29.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58.5亿元,增长2.5%(不包括农户投资)。
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12.7亿元,比上年下降36.3%。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9.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5%。
五、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1亿元,增长1.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5.9亿元,增长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8.2亿元,增长1.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80.6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3.5亿元,增长10.6%。
六、财政、金融业
据财政部门资料,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1亿元,增长7.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亿元,下降11.5%。
据人行资料(可比口径),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44.5亿元,增长15.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为199.7亿元,增长19.1%;各项贷款余额 129.6亿元,增长10.6%。
七、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发展较快。 据教育部门资料,全县各类中初等阶段教育共招生19906人,在校学生87196人。其中普通高中3所,招生2786人。全县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4676人。全县小学在校学生32948人。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据广电部门资料,全县共有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17300户。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据卫生部门资料,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1个, 病床床位2742张, 卫生技术人员2554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4个,床位522张,卫生技术人员459人, 全县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八、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据公安部门资料,年末户籍总人口为457988人;据统计资料,城镇化率为55.86%;常住人口为394031人。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56元,增长4.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02元,增长2.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70元,增长6.2%。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65元,增长2.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226元,增长0.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275元,增长5.2%。
注:
1、本公报指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