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第一年。这一年,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德阳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三五三三”发展思路,稳农业、强工业、抓项目、促消费,绵竹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交出了一份分量足、成色好的发展答卷。

一、综合

根据区(市、县)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3年,绵竹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8.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9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30.38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69.24亿元,增长7.2%。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为8.9:52.5:38.6。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0133元,同比增长8.4%。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287.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3%,占绵竹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5.5%。年末绵竹市在册各类市场主体46500户,注册资金518.77亿元,年度新增3985户,新增注册资本金53.19亿元。其中,私营企业6748户,注册资本金313.70亿元,年度新增955户,新增注册资本金25.44亿元;在册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710户,注册资本金151.71亿元,年度新增70户,新增注册资本金20.20亿元;在册个体工商户37880户,出资额37.27亿元,年度新增2929户,新增出资额7.15亿元;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162户,出资额16.09亿元,年度新增31户,新增出资额0.40亿元。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10.92户。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0亿元,同比增长4.4%。

全年粮食总产量28.9万吨,同比增长3.0%;经济作物总产量46.62万吨,增长5.68%,其中,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41.24万吨,增长5.58%、瓜果产量2.76万吨,增长2.86%、中草药材产量2241吨,增长9.75%。生猪出栏45.45万头,增长2.02%,主要畜禽肉类总产量4.47万吨,增长1.92%;小家禽出栏598.77万只,增长1.49%。

全年绵竹市共荣获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个;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1个、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社区)1个、农村法治教育基地1个;新增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1个;年末有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养殖规模户632户;年出栏1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224户;年出栏2000只以上肉鸡养殖户256户;玫瑰、猕猴桃等特色经济作物规模达4.9万亩。

绵竹市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单位 2023年 同比±%
粮食 万吨 28.9 3.0
油料 万吨 2.18 11.68
蔬菜及食用菌 万吨 41.24 5.58
园林水果 万吨 2.23 11.66
主要畜禽肉类 万吨 4.47 1.92
生猪出栏 万头 45.45 2.02
水产品 万吨 0.85 3.2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218.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0家,实现营业收入677.66亿元,同比增长6.4%;利润总额104.11亿元,增长1.1%;利税总额174.47亿元,增长12.0%。

分行业看:白酒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13.63亿元,增长15.1%;利润总额47.14亿元,增长21.8%。化工行业营业收入283.54亿元,下降4.3%;利润总额45.33亿元,下降24.5%。机械加工与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36.28亿元,增长13.8%;利润总额1.39亿元,增长45.3%。

年末在库具有总专包资质等级建筑企业51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4%。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6%。其中,民间投资下降9.5%,工业投资增长22.1%,技改投资增长15.5%,建安工程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下降23.5%;第二产业增长21.6%;第三产业下降2.0%。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商品房销售额20.5亿元,下降10.3%;房地产开发投资15.5亿元,下降17.7%;房屋施工面积235.7万平方米,下降26.5%。其中,新开工面积17.8万平方米,下降65.5%。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13亿元,同比增长10.0%。

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2.04亿元,增长9.9%,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09亿元,增长10.0%,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9%。

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85.01亿元,增长11.1%;餐饮收入42.12亿元,增长7.8%。

六、对外经济及招商引资

全年进出口总额50.88亿元。其中,出口额49.19亿元,进口额1.69亿元。组织100余家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消博会等重大展会,绵竹高新区成功申报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跨境电商9710模式首次破零,清洁能源产业出口增幅明显,加工贸易体量明显壮大,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年新签约中国国际能源基础锂盐、恩泰科技高性能水处理膜、中保粮生物科技仓储防护剂总部等亿元以上项目15个,协议总投资546.98亿元。参加“2023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德阳投资推介会”、“制造业“百日攻坚”行动(第三季)”等省、市平台活动,成功举办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绵竹市推介会。

七、交通、电信业和旅游业

年末公路总里程2137.95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058公里,一级公路108.20公里,二级公路148.878公里,三级公路218.575公里,四级公路1598.367公里,等外路29.881公里;有公路营业性车辆2306辆。其中,客运车辆182辆(其中有20辆天府行),货运车辆1880辆;有城市客运车辆244辆。其中,城市公交94辆、出租车150辆。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1602户,移动电话用户(含电信、移动、联通)共563681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209690户。

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178.79万人次,同比增长15.39%,实现旅游收入118.53亿元,增长12.77%;文物保护单位22处,文保点92处。星级饭店1个,138间房,244张床位。共有国家AAAA级景区3处,国家AAA级景区3处,国家AA级景区1处,省旅游度假区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花卉公园1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天府旅游名镇2个,天府旅游名村2个,天府旅游名品1个;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个、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条;成功获得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建设年度考评表现突出单位;成功打造“画境绵竹”乡村旅游综合体。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10.37亿元,同比增长16.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9.29亿元,增长7.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02亿元,增长9.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5.82亿元,增长2.0%,非税收入完成7.20亿元,增长46.9%);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14亿元,下降16.38%(其中,土地基金收入完成5.60亿元,下降18.4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313万元,下降14.01%。

全年财政总支出完成71.79亿元,增长13.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3.81亿元,增长30.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7.88亿元,下降18.09%(其中,土地基金支出完成5.02亿元,下降29.79%);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1003万元,下降6.17%。

年末绵竹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37.2亿元,比年初增加42.6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73.3亿元,比年初增加48.6亿元,同比增长15.0%;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94.9亿元,比年初增加45.3亿元,同比增长18.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共有小学学校27所(含教学点1个),普通中学学校11所(普通初中8所,普通高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不含民办四川天一学院附设中职班),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高等学校2所,幼儿园43所(私立幼儿园17所);普通小学在校生18744人,毕业生3362人,教职工1401人,专任教师1253人(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分专任教师);普通中学在校生13504人(普通初中8908人,普通高中4596人),毕业生4177人(普通初中2657人,普通高中1520人);普通中学教职工1377人,专任教师1118人(普通初中731人,普通高中387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2781人,毕业生621人,教职工132人(不含民办四川天一学院附设中职班教职工数),专任教师150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86人,毕业生34人,教职工20人,专任教师17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7176人,毕业生7121人,专任教师125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869人,教职工1277人,专任教师659人。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0.3%;研究与开发(R&D)经费初核达到9.5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3.5%;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0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27.6%;年度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家,新认定市级临床医学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生工创新参与起草《有机肥(好氧发酵)低碳技术规范》全国首个有机肥低碳技术团体标准,安费尔《高色牢度染色聚苯硫醚纤维的研发》成果获川渝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奖三等奖,中航宝胜《在役电缆老化演变机理,状态检测诊断及延寿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3年度电力科技创新一等奖,西南电工《高海拔特高压输变电设备试验检测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成果获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倍佳新材荣获2023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生物医药产业决赛初创组第二名;亩心新材料《用于放射性环境治理的磷酸锆核级树脂国产化》项目入选第八届“创客中国”四川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省50强;绵竹市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园新认定为2023年度四川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市公安局、市工信局被省公安厅、省科技厅列为全省首批科技兴警示范建设点。

年末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31家,现有省级瞪羚企业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家;累计认定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市级临床医学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现有国省市级科技孵化服务载体6家(其中: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市级众创空间3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家。

十、文化、卫生及市政建设

9600户“户户通”民生工程电视信号,农村广播村村响系统实现全覆盖,21个综合文化站、100个村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

依法办理文化市场行政处罚案件7起,处罚款共5万元。积极参加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并对市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保存、宣传、推广、研究、传承等,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并记录,现有非遗项目23个,含国家级2个、省级1个、市级1个、县级19个;社区公益电影放映530场,观众人数达10万人;组织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走基层暨送文化下乡活动120余场(含川剧),观众6万余人次;举办公益性艺术培训班248班次,参加培训6千余人次;开展第二十二届绵竹年画节暨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第二十四届梨花节开幕式文艺演出、“2023第二届玫瑰村晚”文艺展演、“至善绵竹·筑梦同行”关爱保护未成年人专题慈善晚会、“2023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川剧和民俗表演活动、“浓情端午·香约绵竹”端午节系列民俗文化活动、“最美绵竹人”发布活动文艺演出、“WU在绵竹”成都都市圈青年街舞大赛、2023年赏果节开幕式、2023年全国广场舞展演—四川德阳片区赴绵文化惠民展演活动、“安逸耍德阳·百姓大舞台”周周演绵竹专场演出、第三届四川省文创大会民俗表演、2024元旦节迎新年群众文艺汇演等;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25次,公益讲座36次,公益展览16次,亲子活动30次;市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超15万人次,在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被评为一级图书馆;市博物馆全年接待人数2.6万余人,成功举办“古蜀翘楚文化荟 酒香画境谱新篇”国际博物馆日文艺汇演、暑假公益培训班、特展红色记忆主题展、绵竹记忆主题展;诸葛双忠祠参观人数6万余人;年画博物馆举办5场展览,开展各类社教活动100余场;积极参加第八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省市非遗展览展演、文化节、博览会活动10余次,创作的20幅年画作品入选国、省、市各级美术展览。开展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3周年系列活动。

年末常住居民电子建档率达93.92%,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81.71%,动态管理率达90.47%;绵竹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80个。其中,医院16个,社区服务中心(站)2个,卫生院10个,村卫生室132个,诊所11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其他卫生机构2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4727张;卫生技术人员3975人,同比增长5.4%。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42人;绵竹市每千人拥有床位10.7张。

全年修复城区破损车行道沥青路面约1万余平方米;维修人行道1.5万余平方米;完成标线施划0.95万余平方米;维修更换检查井230余套;更换雨篦320余套;更换、维护、新安装隔离栏1700余米;新安装临时停车牌23套,人行道隔离桩240余根;维修更换消火栓8座;施划潮汐车位和街边停车位1000余个,集中对全城雨篦、检查井、排水管、沟渠等排水设施进行全面疏通、清掏,累计清掏雨篦3000余口、检查井1000余口、清除淤泥约180立方,出动疏通车疏通排水管道100余处;完成对城区16座桥梁的常规检测;维修路灯570盏,更换地下电缆5500余米;路灯完好率达96%,亮灯率达98%以上,城市公共场所路灯装灯率100%;智能远程监控覆盖率达90%以上;推进厕所革命,城区改造公厕1座,全年清运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9.9万余吨,为城区318万平方米进行清扫保洁;在物业小区共设置141处智能柜机投放点,升级改造投放点位123个,为“三无小区”配置分类垃圾桶116个,改建城区公共市场垃圾房7座,19个物业小区被德阳表彰,评为星级小区,绵竹市资源化利用率达85.74%以上,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全年累计规范座商占道3.3万余起,规范流动摊贩5.1万余起,规范违章占道广告牌1.2万余起,清理破旧横幅940余副,清除城市“牛皮癣”17.6万余起,拆除乱搭建帐篷230余户,纠正乱堆放建渣840余起,整治商业噪音210余次,检查建筑工地400余次运输路线390余次,督促工地冲洗场外道路20余次;截至年末绵竹市建成区绿地面积638.08公顷,绿地率38.60%,公园绿地面积达170.0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12.98平方米。

十一、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全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9天,比上年减少18天,优良率84.7%,同比减少4.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3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2%;启动12轮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响应,期间紧盯127家重点工业企业、66个建筑工地,严格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对绵竹市工业企业实施绩效分级管控,鼓励企业创建B/C级企业和绩效引领性企业,成功创建B级企业4家、C级企业3家,引领性企业1家;道路累计抽检柴油货车1442辆,共处罚款2700元。

全年城区内共设置100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昼间城市区域噪声平均值为49.0dB(A),达到《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一级标准。

四个断面全部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水质优良率100%;清平断面由Ⅱ类水质提升为Ⅰ类水质;红岩寺断面为Ⅱ类水质;马射汇合处为Ⅲ类水质;金轮断面为Ⅲ类水质;城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

完成危废申报295家,危废管理计划备案345份,合计转移处置危险废物5927笔,合计2.2万吨;绵竹市10家危险废物重点产废试点单位物联网建设试点项目全部通过验收;全年磷石膏总产出192.71万吨,总利用量219.94万吨,持续开展磷石膏堆场风险管控,维持磷石膏“产消平衡”,磷石膏综合利用率114.13%。

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54个,指导项目环评登记98个,核发和变更排污许可证94个,指导企业排污许可登记69个。

完成“双随机”检查任务152个,其他检查任务222次;共立案44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19件,共处罚款111.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7.32万元,行政处罚决定书均通过德阳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向社会公开;移送公安机关刑事打击案件1起;办理群众投诉件105件。

全社会用电量3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其中,工业用电量29.7亿千瓦时,增长12.8%。绵竹市森林覆盖率32.603%以上。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绵竹市户籍总户数238737户,户籍人口484496人。其中,城镇人口150405人,乡村人口334091人;男性人口239609人,女性人口244887人,性别比为1:1.022;本年出生人口1974人,死亡人口3102人;年末常住人口4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533万人,农村人口19.16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6.14%。

2023年,绵竹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42元,同比增长6.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39元,增长4.8%,人均消费支出29136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49元,增长7.3%,人均消费支出16733元,增长6.8%。

年城镇新增就业761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23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27人。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68198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75407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79006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13785人,城镇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67392人;参加职工失业保险57608人,参加职工工伤保险8603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426622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03144人,城镇职工退休人员27955人,生育保险职工58301人。

全年纳入城乡低保11445户,18277人,共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4020.33万元。其中,城市低保2514户,3826人,支出城市低保资金1524.3万元;农村低保8931户,14451人,支出农村低保资金3066.4万元;救助孤儿11名(其中艾滋儿童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5名,发放救助金36.8万元(孤儿基本生活费15.4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21.4万元)。

注:1、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正式数据以《绵竹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增长速度为最终核实数。

4、由于2020年四川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后,全省城乡属性和统计口径发生了较大变化,2023年四川各市县居民收支数据按城乡属性变化后的新口径进行核算,并按可比口径计算与上年同比增幅。

5、公报中市场主体、农业、对外经济及招商引资、交通、电信和旅游业、财政和金融、教育和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及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