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邛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邛崃市统计局

2024年4月29日

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凝心聚力促增量提质量,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发展质量韧性增强的态势。

一、综  合

根据成都市区(市)县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邛崃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5.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4.30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1.26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9.65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为12.8:40.3:46.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0917元,增长6.7%。

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241.96亿元,增长7.3%,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6.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6%。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88.13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49.36亿元,同比增长6.5%;林业产值2.7亿元,下降8.6%;牧业产值29.69亿元,增长0.9%;渔业产值3.84亿元,增长2.7%。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7.67万亩;油料播种面积9.09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24.84万吨;油料总产量1.6万吨;蔬菜总产量34.89万吨;茶叶总产量1.11万吨,园林水果总产量17.76万吨。

全年生猪出栏75.22万头,同比增长1.6%;牛出栏0.33万头,增长2.9%;羊出栏3.08万只,增长3.2%;兔出栏32.2万只,增长21.0%;家禽出栏715.13万只,下降9.1%;禽蛋产量1.76万吨,增长9.4%;生牛奶4.7万吨,下降0.4%。

年末,已认证各类安全优质农产品61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8个,绿色食品27个,有机食品16个。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5个。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0.04万千瓦,增长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28.62亿元,同比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2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1.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8.59亿元,同比下降24.4%,企业亏损面为27.6%。

 优质白酒及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行业实现规模以上营业收入289.24亿元,实现利税24.37亿元。

工业园区共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7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322.32亿元。年末全市工业集中度达91.5%

全市在统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57户,全市建筑业增加值42.65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0%。其中:工业投资下降12.1%,房地产投资下降70.2%。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0.5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6.84万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6.5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15.15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04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城镇零售额121.5亿元,增长10.5%;乡村零售额11.6亿元,增长4.2%。商品零售106.4亿元,增长11.3%;餐费收入26.6亿元,增长4.9%。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515万美元。产业化项目实际到位内资114.81亿元。贸易进出口总额22.97亿元。

全年接待游客169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7.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和24.7%。

七、交通

年末,公路里程达2818.22公里, 其中等级公路2751.56公里;高速公路66.67公里。

年末,全市营业性车辆4475辆。全年营运性旅客周转量22051万人公里,营运性货物周转量37424万吨公里。

八、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59亿元,增长17.7%,其中:税收收入16.84亿元,增长11.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2.82亿元,下降5.7%。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77.54亿元,同比增长7.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12.42亿元,同比增长26.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4.30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15.22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内新上科技项目27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家。全年专利授权596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用量4.62件/万人。

全市拥有普通中小学校61所,中小学在校学生5.73万人,专任教师374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2023年全市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人数3239人,录取总数4169人(含专科提前录取未参加高考的人数),其中大学本科录取1632人。

十、卫生、文化和体育

全市农村药品集中配送网点775个,全年农村药品集中配送额3946万元。年末有各类卫生机构40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8个;各类卫生机构病床床位576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5642张;全市各类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达4911人,其中医院、卫生院3941人。

年末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37.1万册。拥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座,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

全年共开展重大群众性文化活动25次,累计参与活动人数6.9万余人次。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年末,人均拥有道路面积23.58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6.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4%。

全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7.2%。

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9.31%。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9.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3.44亿元,同比增长12.4%。

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1.1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8.3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71万人。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7662人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投入5646万元。年末各类社会福利机构22个,拥有床位2554张。

全年通过多种渠道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431人,其中“405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604人。年末农村外出务工人数达21.57万人,其中转移出省的3.55万人,省内成都市外1.42万人。

十三、人 口

全市辖6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117个行政村、72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常住总人口59.79万人,户籍总人口64.25万人,其中户籍城镇人口36.02万人,户籍乡村人口28.2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292人,出生率为5.12‰;死亡人口5648人,死亡率为8.7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6‰。全年符合政策生育率为100%。

注: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部门数据尚未最终核定,最终以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3.公报中对外经济、旅游、交通、财政、金融、科学技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人口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