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稻城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稳步推进主题教育,聚焦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总抓手,紧扣州委“12345”总体工作格局,围绕县委“12456”发展战略,铆足干劲拼经济、凝心聚力搞建设、全力以赴促发展,经济发展、安全稳定、生态改善、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综合
经甘孜州统计局审定,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521万元,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026万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2572万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115923万元,增长6.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8%、5.2%、81.0%,分别拉动经济(GDP)增长0.8、0.3和4.8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达46494元,增长3.9%。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7.4:8.1:74.5,产业结构占比与上年持平。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69649万元,增长2.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8%,较上年降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68万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11375万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37106万元,增长2.4%。
二、农业和农村
(一)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47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3930万元;牧业产值为22014万元;林业产值3013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20万元。
种植业全年完成农作物总播面54465亩,较上年增加0.0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830亩,与去年持平,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003亩,蔬菜播种面积5132亩;全年粮食总产量9640吨,增长0.86%;油料产量1102吨,减少1.3%;水果产量370吨,与上年持平;蔬菜产量6477吨,增长2.2%。
主要农产品产量
品名 | 产量(吨) | 增速(%) |
粮食总产量 | 9640 | 0.86 |
其中:青稞 | 4154 | 1.76 |
小麦 | 603 | -11.71 |
玉米 | 2052 | 3.9 |
薯类 | 2748 | 0.48 |
蔬菜产量 | 6477 | 2.2 |
水果产量 | 370 | 0 |
(二)畜牧业。年末各类牲畜存栏102592头匹只,减少5.6%。其中:大牲畜存栏79754头,减少5.5%,牛存栏77661头,减少5.3%,马、骡存栏分别为1510匹、583匹;羊存栏2368只,增加4%,生猪存栏20470头,减少6.7%。全年各类牲畜出栏35083头匹只,其中:牛出栏16605头、羊出栏2925只、猪出栏15553头。全年肉类总产量3242吨,增加3%,其中:牛肉产量2091吨、羊肉产量52吨、猪肉产量1079吨、鸡肉产量20吨。
主要畜产品产量
指标 | 数量 | 增速% |
年末各类牲畜存栏(头匹只) | 102592 | -5.6 |
年末大牲畜存栏数(头匹只) | 79754 | -5.5 |
年末生猪存栏数(头) | 20470 | -6.7 |
年末羊存栏数(只) | 2368 | 4 |
猪肉产量(吨) | 1079 | 2 |
牛肉产量(吨) | 2091 | 2.1 |
羊肉产量(吨) | 52 | 100 |
鸡肉产量(吨) | 20 | 25 |
牛奶产量(吨) | 3172 | 1.2 |
(三)林业。林业有序推进“三大”工程及草补政策落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好退牧还草工程,落实好生态奖补政策,狠抓森林草原防灭火,严格落实林长制,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施国有林管护556.7万亩,非国有公益林生态保护补偿23.6万亩,湿地生态效益补偿43.1万亩,非国有天然商品林生态保护补偿达18.2万亩,兑现前一轮退耕还林抚育资金0.5万亩,兑现2015-2018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资金0.5万亩,造林补助1.2万亩,森林抚育2万亩,草原治理(人工种草0.6万亩,天然草原改良2.2万亩)2.8万亩,沙化治理0.5万亩。
三、人口
全县户籍户数6434户,户籍人口3.13万人,增长0.001%,其中:男性1.57万人,女性1.56万人;全县户籍总人口中藏族人口3.06万人,占97.55%。
全县常住总人口3.4万人,同比增3.3%,城镇人口0.87万人,城镇化率25.59%,增长0.77个百分点;乡村人口2.53万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
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466万元,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额4117万元,下降64.6%;第二产业投资完成额68367万元,增长78.1%;第三产业投资完成额92982万元,下降28.2%。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5459万元,增长6%。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户数达35户,主要以电力、水生产、供应砂石采选和农副食品加工为主。
五、贸易
全县限额以上企业2家、限额以上个体户19家、限额以下抽样调查单位6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9020万元,增长9.6%。按所在地分:城镇完成32830.6万元,增长9.3%;乡村完成16189.7万元,增长10.1%。按行业分:批发业完成3946.4万元,增长8.6%;零售业完成22070.8万元,下降1.1%;住宿业完成10633.8万元,增长9.8%;餐饮业完成12369.3万元,增长36.1%。
六、财政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17万元,同比增长26.7%,其中:税收性收入4226万元,下降22.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3500万元,增长8.3%。
七、交通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270.6公里,其中:国道200.4公里,省道244.5公里,县道124.5公里,乡道451.8公里,村道249.4公里。建成县级客运站2个,乡镇客运站13个,村级招呼站53个,开通农村客运线46条,客运车辆235辆。
八、教育和卫生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县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面落实教育惠民和“三免一补”政策,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81.73万元,发放建档立卡户学生资助经费69.1万元、寄宿制补助经费553.87万元、营养餐补助332.95万元,免除教辅及学前用书费30.55万元。通过持续投入,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县387名初中毕业考生有353名被录取升学,录取率达9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98.5分的优良成绩顺利通过州级复核、省级督导评估。中小学校共10所,其中:小学8所,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学生数4981人(小学生2536人,中学生1174人);教师371人(小学教师221人,中学教师150人);小学净入学率100%,初中净入学率100%,小学五年巩固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100%;小学招生385人,初中招生390人。全县幼儿园14所,在园人数1271人,教师52人。
卫生体系不断健全。县人民医院“二甲”、中藏医院“二甲”已创建完成,完成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心二乙复审;建立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27501份,设立卫生扶贫救助基金98.32万元,累计救助284人;狠抓计生服务工作,兑现“计划生育奖励扶助”93万元,“特别扶助”178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四;全县卫生机构17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66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66人,医疗机构门诊人次达129141人次,住院人次达1629人次,治愈好转率98%。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6.6%。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达5.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达41.5%。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7.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达5.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达34.7%。
全年开展技能培训887人次,新开发公益性(类)岗位309个,推荐1253人外出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46人。建立三级劳务体系,引导群众就近务工725人,实现劳务增收1080万元。全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6011人、19995人。全县敬老院2个,养老床位达59张,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496人,其中,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46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3248人。
十、文化旅游
全县建成星级宾馆、文化主题酒店和特色民居达到275家,接待床位达22516张、停车位5546个;持续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巩固提升工作,着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香格里拉省级旅游度假区和香巴拉天街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品牌创建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的重要论述,坚持生态本真、人文本真、心灵本真,营造至真至纯的文化旅游市场体系,稻城县成功荣获2023-2024年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名单。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432.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实现旅游收入47.69亿元,同比增长135.3%。完成广播电视节目农牧区无线覆盖县级平台建设、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7%以上。县电视台新增栏目融媒体中心1个,农村数字电影放映1068场。
十一、安全生产
严格实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公共消防、危险化学品、食品药品、旅游行业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活动,专项检查2261次,综合检查15次,查处各类安全隐患3229处,行政处罚122起,全年未发生一起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备注:
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农业、工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为快年报数,正式数据以《稻城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鉴》为准。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总量指标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均GDP按年平均常住人口核算。
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县卫生健康局提供数据,户籍人口来源于县公安局。
5、教育数据来源于县教育局,卫生数据来源于县卫生健康局。
6、其余相关数据均来自县级各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