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连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8.2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4.3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94.47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299.39亿元,增长7.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4.7%,较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3%,较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0%,较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

  年末户籍总人口674895人,其中城镇人口325114人,占总人口比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8.2%,比上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申报3155人,占总人口数 4.67‰;死亡注销2997人,占总人口数4.44‰;自然增长人口159 人,自然增长率0.2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486人,有710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2.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99亿元,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06亿元,下降4.8%。全年各项税收收入21.02亿元,其中上划中央16.52亿元。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6.62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渔业产值306.85亿元,增长3.6%。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93万亩,比上年增加991亩,其中,稻谷面积6.54万亩,增加574亩。油料种植面积0.77万亩,增加1893亩;蔬菜种植面积8.29万亩,增加739亩;茶叶种植面积3.25万亩,增加49亩。

  全年粮食产量4.3万吨,比上年增加294吨,其中,稻谷产量2.69万吨,比上年减少28吨。油料产量1141吨,增产299吨;蔬菜产量12.5万吨,增产1757吨;茶叶产量1.3万吨,增产104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18829.44吨,比上年增长7.7%。其中,猪肉产量16248.15吨,增长8.4%;禽肉产量1530.13吨,增长0.7%;牛肉产量382.30吨,增长0.2%;羊肉产量396.69吨,增长2.4%。禽蛋产量10054.8吨,增长12.6%。奶产量13吨,下降40.9%。生猪出栏217022头,增长0.4%;年末生猪存栏121902头,增长0.03%。

  全年水产品产量128.52万吨,比上年下降0.4%。其中,淡水产品产量0.79万吨,增长11.8%;海水产品产量127.73万吨,下降0.8%。

三、工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2.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产值增长32.64%,私人控股企业增长6.8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3.47%。分轻重看,轻工业产值下降27.7%,重工业增长27.8%。分门类看,制造业产值增长10.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增长62.8%。工业产品销售率97.0%,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3.35亿元,比上年下降5.2%,其中,国有企业盈利11.57亿元,集体企业0收益,私人股份制盈利51.15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盈利0.6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47.5%,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38元,比上年减少0.3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94%,比上年上升0.44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4%,其中,项目投资增长21.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2.6%。

  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378.75万㎡,比上年下降9.0%。商品房销售面积79.82万㎡,下降19.8%。商品房销售额73.87亿元,下降13.7%。

  全年全县安排重点项目254项(预备12项),计划投资420.87亿元,全年完成投资508.46亿,占年度计划投资120.81%。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25亿元,比上年下降7.1%,其中,限上企业零售额25.44亿元,大个体经营户零售额18.55亿元,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零售额99.26亿元

  全年限额以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8956万元,比上年上升11.9%。

六、交通、邮政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0.30亿元,比上年增长7.1%。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267.8公里。

  全年水货运量1825.32万吨,比上年增长5.4%;水货物周转量414.68亿吨公里,增长6.0%。水运客运量4.02万人,增长14.0%;水运旅客周转量8.0万人公里,增长12.3%。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445万元,比上年增长19%。邮政业务收入7342万元,增长11.5%。

七、金融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9.5%;各项贷款余额710.27亿元,增长6.0%。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22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35元,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57元,增长5.1%。全县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533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544元,增长6.0%;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859元,增长6.2%。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5929人,比上年末增加1255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1903人,增加60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54410人,比上年末减少21816,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0175人,增加247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94235人,减少24286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2764人,增加1120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2994人,增加116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6150人,增加2325人。

  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155人,比上年增加127人。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困难群众5948户10268人,其中城镇低保213户 335人,农村低保5735户9933人。退出城乡低保对象686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28人,农村低保对象 658人。全县城乡特困对象581户586人,退出特困对象48人。

  年末全县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增至6024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1.04张。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园)227所,其中,公办学校(园)142所,其中幼儿园36所、小学71所(含村完小、教学点40个)、初中1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高中8所(其中完中5所)、职业中专1所、特教学校1所;民办学校(园)85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民办幼儿园81所。

  全县在校学生104191人,其中,幼儿15916人、小学生48541人、初中生24561人、高中生11871人、中职生3074人、特教生228人。在职公办教师5965人,其中,幼儿园681人、小学2707人、初中1510人、高中815人、中职158人、特教54人、进修校40人。

  全年专利授权量576件,其中,发明专利44件,实用新型专利460件,外观设计专利72件。年末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63家(国家级)。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年末全县共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99.39万册(藏量),全年共接待读者42.14万人次(总流通人数),流通图书45.20万册次(书刊文献外借册次),接待读者信息资料咨询46件次(专题信息咨询),新办读者借阅证2491本;体育场馆5个;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2个,农家书屋243个。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8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2人;网吧10家、电子游戏厅3家、卡拉OK厅30家、出版物经营单位68家。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69个,其中,医院10个(含护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21个,村卫生所280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65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53人,注册护士1567人,乡村医生481人。年末共有医疗机构床位2726张。

十一、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县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3.88公顷,建成区绿地率43.35%。新增公园绿地面积0.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2.01㎡。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97.83%。

  全年植树造林总面积6255亩,其中,人工造林更新面积4181亩。年末县森林面积87.24万亩,森林覆盖率46.3%。

  全年县城区塘坂集中式饮用水源与观音阁备用水源的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限值标准,达标率100%。8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水质达标率100%。

  全年全县环境空气质量处于良好水平,AQI均值为49,综合指数为2.16,空气质量达标率99.2%,其中空气质量一级达标率为63.1%。SO2均值4μg/m3,NO2均值为8μg/m3,PM10均值31μg/m3,C0均值0.8mg/m3,03均值126μg/m3,PM2.5均值16μg/m3。

  全年县昼间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均值53.5分贝,交通噪声年均值65.9分贝。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达到HJ640-2012《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中的二级标准;县城区交通干线噪声达到一级标准。

  全年全县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 5 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 4 起,死亡 4人,建筑施工事故1起,死亡1人。

   

   

   

   

   

   

  注:

  1.本公报未包括马祖岛。

  2.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不做机械调整。

  3.本公报连江县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社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县医保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水产品产量数据来自县海渔局;重点项目、科技数据来自县发改局;公路交通、水运数据来自县交通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县邮政管理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行连江支行;低保、养老数据来自县民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文化、体育数据来自县文体旅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局;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园绿地面积等数据来自县住建局;林业数据来自县林业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连江县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连江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