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三个高于”“五个走在前”“七个争上游”目标要求,宵衣旰食抓工业,解放思想谋发展,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惠民生,全县经济运行呈现加速恢复、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根据县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336.9亿元,总量再创新高,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两年平均增长5.64%,经济持续向好。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4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23.2亿元,同比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81.3亿元,同比增长5.7%。三次产业结构为9.6:36.6:53.8。按近两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2876.9元。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618人,较去年同期增加522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26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26人。城镇失业人员119人,城镇失业登记率处于可控范围以内。
物价平稳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去年持平。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项目价格增长0.2%,工业品价格下降0.1%,非食品价格下降0.3%。
常住人口基本保持稳定。年末常住人口46.2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1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3.52%,比上年末提高1.31个百分点。全年全县人口出生率5.11‰,人口自然增长率-1.18‰。
二、重点战略和改革
重大区域战略执行情况。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开工京津冀地区项目15个,总投资38.52亿元,到位资金20.87亿元。加快全方位融入济南,成立融入济南都市圈工作专班,主动对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共同签订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开通临邑至济南城际公交,济南绕城高速北二环、临武高速、济南至宁津高速进展顺利。
企业培植成效明显。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瞪羚企业7家,数量均居全市首位;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4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家;恒源石化跻身中国能源企业500强、全省综合和工业“双百”强;瑞博龙化工启动上市辅导;德宜新材料入选省新材料领域高质量发展奖励名单;8家企业获批省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9家企业入选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培育库,获评全省DCMM贯标试点县;洛北春集团入选“中华老字号”。纳税过亿元企业4家,过千万元47家。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市首推个体工商户“微登记”改革,实现个体工商户业务掌上“即报即审、即批即领”;构建“四向联动”建设项目落地保障体系,集成发改、住建、自然资源、水利4部门的40余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进行统一审批,项目落地时间比传统审批流程节省30天以上,材料压缩20%以上;创新实施政务服务一件事“断点续办”改革,实现一件事分时分次、自由联办。
改革创新亮点纷呈。高标准完成 49 项省市改革任务,28 个事项成功“出圈”。争取省级以上试点 36 个,32项创新成果入选省级以上优秀案例。“县镇同权”改革入选全市十大农村改革案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做法被国务院食安办宣传推广。社会救助工作获批全国改革试点、全省唯一。
三、农业
农业发展稳中有进。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同比增长2.2%;林业产值同比增长13.0%;牧业产值同比增长4.9%;渔业产值同比增长5.1%。实施8.7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吨半粮”创建,农业粮食种植面积165.8万亩,粮食总产量80.0万吨,同比增长1.8%,粮食单产482.8公斤/亩,较上年增长7.8公斤/亩。重要农产品供给有效保障。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0.7万亩,全年产量44.8万公斤,同比增长2.1%;生猪出栏量42.9万头,同比增长1.7%;家禽出栏量1004万只,同比增长19.2%;牛奶1.0万吨,同比增长10.8%。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新增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市级示范社10家、示范场17家、示范组织3家。“齐鲁富民贷”贷款余额3.23亿元,惠及1120个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开展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活动,争取市级示范片区2处,创建省级和美乡村14个。德平镇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兴隆镇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四、工业和建筑业
规上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值同比增长16.9%,增速列全市第2位,高于全市平均增速8.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99.7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利润总额19.8亿元,同比增长0.5%。重点企业支撑作用较强。全年工业总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9家,较上年增加5家,产值累计增长3.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9个百分点。前三主导产业累计实现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6.1%,其中20家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同比下降12.6%;23家规模以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同比增长42%;33家规模以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同比下降16.8%。1-12月全社会用电量2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工业电量1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
建筑业实力增强。全年资质内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28家,较去年同期增加6家。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2%。继山东森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后,临邑德平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和临邑县鑫泰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升至一级总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实力逐步增强。
五、服务业
服务业稳步回升。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列全市第7位。重点服务业八大行业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实现“六增二降”。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下降17.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增长116.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0.2%;物业管理业同比增长7.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下降3.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同比增长60.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增长64.5%;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实现营业收入0.06亿元(无同期基数)。
邮政电信基本向好。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1.46%,快递业务量1830万件,同比增长50.28%,业务收入6600万元。12个乡镇设立了镇级快递共配中心,429个建制行政村,村村有驿站网点代收代办点,实现了县有园区、乡镇有分拣共配中心、村有快递站点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快递物流体系。截止年末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760个。
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实有公路通车里程524.6公里(不包括村级道路),其中高速公路8.75公里。年内有3条过境高速公路正在施工建设。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北环段项目,临邑境内约16.5公里,预计2024年下半年竣工通车;高青至武城高速公路商河至平原段,临邑境内约16.35公里,2023年4月份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底竣工通车;济南至宁津高速公路项目,临邑境内约28.68公里,2023年12月底正式开工,预计2026年6月竣工通车。年内公路客运量33万人,同比增长26%。客运周转量5973万人公里,同比增长21%;公路货运量284.5万吨,货运周转量6.02亿吨公里(规上运输企业)。年末公交营运车辆24辆,营运线路7条,运客量58万人次。年末营运出租汽车170辆,运客量130.65万人次。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累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2%。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2%,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62.4%;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8.8%;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3%。新动能投资加快,“四新”经济实现投资同比增长11.8,占全县投资比重为59.0%。高技术投资增长37.7%,快于全县投资29.5个百分点。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1%,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2.1%。
七、消费市场
消费市场复苏提速。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1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贸易单位实现零售额8.4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生活必需品商品中,饮料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烟酒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7.5%、94.4%、1.6%、81.0%,粮油、食品类同比下降4.8%。升级类产品中,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分别增长4.8%、69.1%、14.3%、34.2%。此外,本地居民大宗商品消费热情降低,汽车类零售额下降64.9%。
八、开放型经济
对外出口快速增长。全县进出口总额61.3亿元,同比下降37.8%。其中,进口7.17亿元,同比下降62.9%;出口61.32亿元,同比下降37.8%。
实际利用外资大幅提升。实际使用外资4411万美元,同比下降100.5%。全年新设立外商企业9家,较去年同期增加8家。
九、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县公共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31.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1%。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3.12亿元,同比增长1.0%,非税收入6.89亿元,同比增长43.74%。
金融信贷运行稳健。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50.06亿元,比年初增加46.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56.97亿元,比年初增长39.79亿元。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33.72亿元,比年初增长43.7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48.11亿元,比年初增长37.33亿元。不良贷款余额3.1亿元,比年初减少0.05亿元,不良贷款率1.28%,比年初减少0.31个百分点。
十、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截止年末,全县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专任教师141人,在校生1187人;普通高中2所,专任教师710人,在校生11237人;普通初中18所,专任教师1031人,在校生16726人;小学63所,专职教师2055人,在校生37176人;幼儿园107所,专职教师1102人,在园、在班儿童1186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专职教师24人,在校生69人。组建17个中小学城乡教育集团,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开展强校扩优行动,乡村中小学强校扩优覆盖率达到 100%。新增学位 3300个,有效缓解了二胎放开后首个上学高峰问题。实施午餐午休“暖心工程”,惠及学生 2 万余名。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率全市第一。兴隆中学入选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学校。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获批建设8家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新建1家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全年引进外籍A类高端人才3人、B类专业人才3人。引进、转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9项,引进、转化企业及个人科技成果20项。推动企业科技输出,64家企业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3.39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188万元。协助14家企业申请科技成果转化贷款6799万元。全年商标申请434件,比上年下降36%;商标注册379件,下降29%。专利授权量424件,下降2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4件,增长42.3%。截至年底,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67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72件,较去年提高1.22件。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提升。年末我县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426个。其中,医院3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妇幼保健院1家,卫生院12家,村级卫生室409家。先后成立“李佃贵学术传承工作室”、“胡氏鍉圆针传承工作室”,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22名,累计诊疗患者3200余人次,开展疑难手术360余例。全年升级改造卫生院3处,新建改建27家中心村卫生室,5家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临北康乐颐养中心项目通过验收;建设“三高中心”1家、“三高基地”13家和“三高之家”318家,1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完成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流程改造工作和健康驿站建设,15家医疗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出台生育支持政策,为符合条件的二孩、三孩家庭每月发放300、560元育儿补贴;全年为1873名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为14798名妇女开展“两癌”免费筛查工作。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有(民间)艺术表演团体29个,全年共演出1612场次。文化馆(站)12个,美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4个,藏书14.8万卷(册)。博物馆、纪念馆1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1处,其中,省级5处。城市电影院3家,观众8.9万人次,票房收入310.3万元。先后组织开展了元宵灯会、秧歌展演、邢侗杯书画大赛等文化娱乐活动37场,举办开展一勾勾专场演出、幸福“村晚”大联欢等文艺演出1355场,累计放映公益电影5433场。极大地丰富了全县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在新世纪广场、明德文化苑增设4处智能化室外健身路径,兴隆镇新建多功能运动场1处、全民健身工程1处。完成41处社区(行政村)新建场地或器材更换,全县429个行政村全民健身器材全覆盖。全县首批23个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开放,乡镇(街)19个学校体育施设和体育场地限时免费对社会开放,全面满足群众就近健身的需求。举办山东省青年男篮邀请赛(临邑站)、山东省国际跳棋精英赛、山东省自由搏击俱乐部对抗赛等省级赛事3场。组织县级篮球赛、拔河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夏季篮球赛、足球赛、围棋赛等大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21场次,开展乡镇、社区(行政村)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400余场。
十一、民生保障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73元,同比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69元,同比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2元,同比增长7.0%。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至1.63:1,较去年下降0.0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减。消费支出回暖明显。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032 元,同比增长7.5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绝对量为19398 元,同比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16611 元,同比增长9.4%。
生态环境质量加力改善。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综合指数全市第三。完成城区77个建筑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新建市政道路雨水管网6.1公里,疏通污水管网5.9公里。深化林长制、河湖长制,植树造林5026亩,创建省市美丽河湖4条,主要河流断面水质持续达标。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含生育保险)、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60136人、58458人、40721人和60259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00860人和401603人。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月160元提高到168元。失业金标准每月1530元提高到1638元。医疗保障居民缴费标准、政府补助标准分别达到350元、640元。本年新建养老院1所,增加床位34张,年底各类养老服务机构5个,床位948张。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3人,分别比上年下降20%和25%,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089,较去年下降0.0031。
备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影响,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一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二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三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5.2023年,邮政业务总量按2022年价格计算,与之前数据不可比。
6.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城镇个体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
7.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