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2024年6月17日)
2023年,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省、市、县决策部署上来,全力以赴拼经济,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综合
根据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5亿元,同比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159亿元,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247.5亿元,同比增长0.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5.1:37.1:57.8。
图1:2023年GDP构成图
2023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较上年上涨1.7%,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中呈“五涨三降”态势。各类价格指数如下(以上年为100):
图2: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各月累计指数(以上年为100)
二、农业
2023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7125公顷,与上年相比增长0.11%。其中,夏粮面积21004公顷,增长0.17%;秋粮面积26121公顷,增长0.07%。蔬菜及食用菌面积12374公顷,增长1.4%;中药材面积2163公顷,增长30%;烟叶种植面积713公顷,下降18.4%。
全年粮食总产量228527.3吨,与上年相比下降1.74%。其中,夏粮产量97970.2吨,下降6.33%;秋粮产量130557.1吨,增长2.01%。水果产量64294吨,增长1.2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49767吨,增长2.4%;中药材产量6988吨,增长65.5%;烟叶产量2698吨,下降16.7%。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全年猪牛羊肉产量 1.8万吨,增长5.9%;年末生猪存栏16.7万头,下降9.7%;生猪出栏18万头,基本持平;年末牛存栏1.6万头,增长10.6%;牛出栏1.3万头,基本持平;年末家禽存栏148.5万只,下降4%;家禽出栏179万只,下降28.3%;禽蛋产量1万吨,下降20%。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2.2万千瓦,农用机械保有量22792台。
全年完成新造林0.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6.5%。全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445156万元,比上年增长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0.5%,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24.4%,重工业增长0.7%;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4.2%,中型企业下降4.7%,小型企业增长6.8%,微型企业下降6.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图3:2018—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202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2.5%,利润总额下降44.3%,税金总额下降6.1%。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5.6%,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7%。资质内建筑业企业36家,比上年增加6家,总产值8.8亿元,比上年增长9.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9.8%。其中,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2.7%,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5.4%。按产业: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6.7%,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8%,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9%。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3.4%,其中住宅同比下降1.1%。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5%,其中住宅同比下降19.7%。
图4:2018—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2895万元,同比增长4.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05047万元,增长4.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7848万元,增长3.7%。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94843万元,增长8.6%;商品零售1058052万元,增长3.8%。分行业看,批发业88940万元,下降12.8%;零售业968353万元,增长5.7%;住宿业11992万元,增长10%;餐饮业183610万元,增长8.4%。从经营情况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810717万元,同比下降0.7%;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004882万元,同比增长6.1%;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8743万元,同比增长10.8%;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89104万元,同比增长8.5%。
六、邮电和旅游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5871.33万元,同比增长5.98%。移动(含铁通)、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全年收入达37624万元,固定电话年末用户2.5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47.9万户,互联网宽带年末用户20.5万户。
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1071.2万人次,文化旅游收入43.46亿元,同比增长19.51%、48.29%。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12个。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51631万元,比上年下降19.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0367万元,比上年增长0.5%;地方财政支出615313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1418万元,比上年增长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62776万元,下降10.8%,其中:增值税70206万元,增长13%;企业所得税10189万元,下降43.5%。
202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08988万元,比年初增加164614万元,增长5.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480051万元,比年初增加257327万元,增长10.3%。
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3年末,全县各类学校175所,各类在校生9.61万人,其中幼儿园在校生1.5万人,小学在校生3.69万人,初中在校生2.02万人,高中在校生1.3万人,中职及特殊教育在校生1.1万人。各类学校在职教职工736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2023年末,全县国家级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研发平台55家。全县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8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2家,备案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61家。
2023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1个,图书馆1个,智慧城市书房9个,藏书共计285500余册。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8处(其中有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6处文物点联合申报)。年末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98.53%,广播平均每周播出时间126小时,电视平均每周播出时间126小时。
2023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95个(含民营、村卫生所),卫生机构病床床位共2698张,卫生技术人员2965人,其中助理执业医师1200人,注册护士1298人,药师140人,技师188人,其他139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其中:乡(镇)共有卫生院12个,卫生技术人员733人,注册护士216人。
居民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同类地区的平均水平。一是医疗卫生机构:2023年全县规划设置医疗卫生单位共有395个,其中县直公立医疗机构4家、乡镇卫生院12家,民营企业医院3家,村卫生室(站、所)376家。二是医疗卫生人员:卫生技术人员2965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卫技人员6.14人;执业(助理)医师1200人,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2.48人;注册护士1298人,每千人注册护士2.69人;全科医师229人,每万人口4.74人。三是床位设置:全县医疗机构开设床位2698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数5.59张。
全年共举办大型赛事11场次,参加运动员5900余人,全民健身活动普遍展开,学校体育更加活跃,全县中小学体育达标率达100%。
九、环境保护
全县有1个环境监测站,2个省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12个市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4个微型自动空气监测站,全年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53天,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69.3%,PM10平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
全县有水质监测市控省考断面0个,市控断面2个,2023年涧河党湾断面水质监测达标率为100%,金水河尚庄断面水质监测达标率为91.6%,水质为劣Ⅴ类的比例为零。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7.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7.3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0.0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63%,比上年末提高1.1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3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23‰;死亡人口0.3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9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6‰。
2023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30元,比上年增长6.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633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096元,比上年增长4.0%,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898元,比上年下降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73元,比上年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473元,比上年增长12.5%。
2023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23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56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21人,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31人。
2023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71955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95148人,参加城镇企业养老保险76045人(其中离退休13002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7888人(其中离退休6512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49880人;工伤保险40620人;失业保险47162人;生育保险37919人。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以《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初步核算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