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管城回族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2023年管城回族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拼经济、顶压前行稳增长、铆足干劲促发展,全区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提质,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23.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5亿元,下降0.3%;第二产业增加值178.1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544.9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结构0.1:24.6:75.3。

全区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6.94亿元。税收收入34.07亿元,其中,企业所得税完成3.15亿元;增值税完成15.12亿元;个人所得税完成1.57亿元;土地增值税完成2.45亿元;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0.83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1.76亿元;房产税完成1.46亿元。非税收入12.87亿元,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0.15亿元。

全区公共财政支出合计为37.53亿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41亿元;教育支出9.9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1亿元;卫生健康支出3.14亿元;城乡社区支出5.74亿元。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4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3.11 %,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7.11‰,人口死亡率3.37‰,自然增长率3.74‰。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819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713人,全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二、农业

全年粮食总产量0.14万吨,比上年下降8.9%。其中,夏粮产量0.06万吨,下降17.6%;秋粮产量0.08万吨,下降0.1%。油料产量0.04万吨,下降9.9%;蔬菜产量0.22万吨,下降24.2%;水果产量0.1万吨,上升56.7%。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0.41万亩,比上年下降6.1%。其中,夏粮播种面积0.2万亩,下降14.7%;秋粮播种面积0.21万亩,上升4%。蔬菜种植面积0.14万亩,下降20.9%;油料种植面积0.27万亩,下降10.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3.8%。分经济类型看,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31.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8.8%;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36.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0.7%;重工业增加值增长20.1%。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20.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汽车3.72万辆,增长25.6%;新能源汽车0.81万辆,下降32.9%;服装9.04万件,下降8.9%;家具6.85万件,下降10.8%;单色印刷品1.45万令,下降16.0%;多色印刷品8.43万对开色,增长7.8%;商品混凝土76.68万立方米,下降36.5%;钢化玻璃387.53万平方米,增长22.1%;夹层玻璃473.08万平方米,增长32.4%;中空玻璃5.13万平方米,增长111.0%;泵242台,增长36.0%;工商用制冷、空调设备2110台,下降38.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9.1%;利税总额增长138.0%;利润总额增长159.2%;产销率达到101.0%。

全年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建筑业企业本年新签合同额137.8亿元,下降21.1%。建筑施工企业房屋面积2660.6万平方米,下降8%;房屋竣工面积386.8万平方米,下降5.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上年增长4.1%。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0.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0.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2%。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2.9%。

全年固定资产施工项目255个,计划总投资1339亿元,比上年下降11.4%;新开工项目90个(不含房地产开发),计划总投资79.8亿元,下降39.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比上年下降8%;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2%。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026.39万平方米,下降10.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778.17万平方米,下降5.8%。商品房新开工面积83.85万平方米,下降2.7%;其中,住宅81.79万平方米,增长26.5%。商品房屋竣工面积235.45万平方米,增长48.2%;其中,住宅170.99万平方米,增长74%。商品房销售面积150.3万平方米,增长12.2%;销售金额139.1亿元,增长34.7%;待售房屋面积130万平方米,增长220.2%。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8亿元,比上年增长7.9%。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78.1亿元,比上年增长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7亿元,比上年增长5.2%。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69.1亿元,比上年下降34.9%;零售业零售额5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住宿业零售额1.6亿元,比上年增长27.4%;餐饮业零售额18.3亿元,比上年增长0.9%。

从限上单位商品销售分类看,粮油食品类和烟酒类等日常消费类商品分别比上年下降1.6%和增长10.5%,新能源汽车类和通讯器材类等绿色升级类商品分别比上年增长100.1%和53.6%。

全区实际吸收外资100万美元;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7240.7万美元;境外投资额450万美元;对外投资合作营业额1200万美元;引进省外资金119.71亿元。

六、金融

截至2023年底,全区境内外上市公司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

全年专利授权量1342件,下降19.6%。全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25亿元。

年末普通高中1所,招生558人,下降4.1 %;在校学生1701人,下降0.4 %;毕业生547人,增长6 %。普通初中19所,招生8947人,增长0.7%;在校学生24377人,增长14.8 %;毕业生5722人,增长18.6%。普通小学47所,招生15346人,增长19.7%;在校学生75504人,增长7.3%;毕业生10093人,增长4.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幼儿园在园幼儿20621人,增长0.6%。专任教师8096人,增长34.1%。

八、文化和卫生

年末艺术表演团体12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6个(国有博物馆2个,非国有博物馆4个);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个,市级代表性项目30个,区级代表性项目101个,已认定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5人,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5人。

截至2023年末,全区卫生机构482个;拥有床位7322张。其中,医院27个,卫生院2个。卫生技术人员8736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4848人;注册护士3888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23人;妇幼卫生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23人。乡镇卫生院2个,卫生技术人员344人,床位185张。

九、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区禁燃区面积107平方公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17天;PM10年浓度73微克/立方米;PM2.5年浓度43微克/立方米。

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1%。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9.6%。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死亡2人,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40万元。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746.59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749.46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64.9元,增长8.8%。全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126.74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583.08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720.09元。

全年城镇居民累计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791户,954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799.46万元,其中,低保金764.53万元,各类补贴34.93万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结果,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1. 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 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3.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际吸收外资、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境外投资额、对外投资合作营业额、引进省外资金数据来自区商务局;境内外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数据来自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合同成交额数据来自区科学技术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市级工程研究中心数据来自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利授权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类学校招生、在校、毕业人数、专任教师人数数据来自区教育局;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据来自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技术人员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禁燃区面积、空气优良天数、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管城分局;生产安全事故数据来自区应急管理局;城镇低保数据来自区民政局;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