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2023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大力发展“三大经济”,坚定不移推进“五化”进程,深入实施系列三年行动,“三年上台阶”取得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09.19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2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9.75亿元,下降5.6%;第三产业增加值135.15亿元,增长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562元,三次产业比为16.4:19:64.6。

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9.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12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1.81亿元,下降4.9%;第三产业增加值46.42亿元,增长5.1%。

二、农业

2023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7.94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34.63亿元,增长9.7%;林业产值2.52亿元,下降8%;牧业产值8.65亿元,下降9%;渔业产值0.49亿元,增长3.4%;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1.66亿元,增长3.2%。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99800吨,比上年增加631吨,增长0.6%。其中,夏粮产量10185吨,下降1.4%;早稻产量2524吨,下降5.6%;秋粮产量87091吨,增长1.1%,分品种看,稻谷产量14439吨,下降9.6%;小麦产量2975吨,下降9%;玉米产量68408吨,增长2.4%;大豆产量4446吨,增长23.2%。

全年油料种植面积8.19万亩,比上年增长11.7%,油料产量1.71万吨,增长10.6%;甘蔗种植面积3.19万亩,增长14.6%,甘蔗产量12.69万吨,增长15.2%;蔬菜种植面积7.81万亩,增长1.2%,产量9.6万吨,增长2.9%;年末茶园面积26.9万亩,增加20亩,茶叶产量2.1万吨,增长3.1%;烤烟种植面积5.3万亩,增长2.7%,烤烟产量0.701万吨,增长0.1%;核桃产量2.86万吨,下降2.3%;澳洲坚果产量0.7万吨,增长43.3%;咖啡豆种植面积3.32万亩,与上年持平,咖啡豆产量0.203万吨,增长2%;园林水果面积8.25万亩,下降4.2%,水果产量(含果用瓜)1.008万吨,增长17.86%。

全年猪、牛、羊肉产量2.7万吨,比上年增长3.92%。其中,猪肉产量2.45万吨,增长4.01%;牛肉产量0.12万吨,增长2.83%;羊肉产量0.13万吨,增长3.18%;禽蛋产量327吨,增长19.78%,禽肉产量0.54万吨,增长0.6%;牛奶产量36吨,下降66.97%。年末生猪存栏16.67万头,下降5.32%,生猪出栏24.98万头,增长3.21%;牛存栏4.38万头,增长1.76%,牛出栏1.04万头,增长1.01%;羊存栏9.37万头,增长3.84%,羊出栏6.38万头,增长1.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6.21亿元,比上年下降2.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2.37亿元,同比下降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4.9%。规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增长3.2%,制造业下降5.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7%。

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增加值增速
指 标 2023年比2022年±%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9
非金属矿采选业 3.2
农副食品加工业 -12.9
食品制造业 35.9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6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8
家具制造业 0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1.2
医药制造业 -28.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9.5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1.6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5.3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3.8
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 标 单位 产量 2023年比2022年±%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558706 -27.0
发电量 万度 69377 1.4
高岭土 614920 3.0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2107 52.1
食糖 39793 8.5
食用油脂 1011 2.7
精制茶 3074 -22.4
万块 2781 -66.2
松香 1871 -0.8
饲料 32282 16.5
中成药 274 38.2
鲜冷藏肉 17693 -37.2
熟肉制品 1585 63.2
人造板 立方米 137094 -12.9
木质家具 17862 47.6
日用玻璃制品 9844 35.8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37.2亿元,比上年下降16.7%。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3.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0.7%。

四、服务业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51亿元,比上年下降21.3%,其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下降34.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8.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降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下降14.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47.4%。

五、贸易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73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48.56亿元,增长6.8%。限上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8.34亿元,增长7.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22亿元,下降53.2%。限上按消费类型统计,餐饮收入0.88亿元,增长41.3%;商品零售47.68亿元,增长6.3%。

民生类商品供给充足,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销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49%;家具类增长124%;饮料类增长35.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9.9%;中西药品类增长19.2%;中草药及中成药类增长15.1%。新兴消费需求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类增长115.8%;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43.2%。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活力增强,化妆品类增长188.6%,消费内循环逐步向好。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4%,其中:一产业投资增长18.6%,二产业投资增长134.8%,三产业投资下降18%。三次产业投资结构8:30.3:61.7,二产投资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6.7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6.8%,完成投资额占全区投资总额比重为38.3%。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75.5%,完成投资额占全区投资总额比重为48.8%。

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4.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占全区投资总额比重为20.9%,比上年降低12.7个百分点。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2.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6.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4%。

七、交通、邮电和电信业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65亿元,增长3.2%。年末公路里程4046公里,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86%。公路客运量46.9万人,下降41%,公路客运周转量4003.71万人公里,下降55.9%;航空旅客吞吐量19.66万人次,增长77.8%;航空货邮吞吐量896.52吨,增长76.9%。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累计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邮政行业业务收入1.42亿元,下降3.6%,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18亿元,下降6.2%;邮政寄递服务0.04亿元,下降17.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7.47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6万户。

八、财政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6.63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4亿元,增长5%。税收收入4.9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52.3%,非税收入4.5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47.7%。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完成1.87亿元,增长14.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92亿元,增长2.8%。其中,农林水支出4.03亿元,增长25.2%;卫生健康支出2.61亿元,下降9.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4亿元,增长10.2%;城乡社区支出3.95亿元,增长47.4%;交通运输支出1.72亿元,增长18.7%。

九、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金融业增加值13.5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5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0.42亿元,增长10.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53.41亿元,增长13.9%。其中,短期贷款81.09亿元,增长9.8%;中长期贷款264.22亿元,增长14.7%。

全年各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6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85亿元,增长7.6%;寿险、健康险公司保费收入7.8亿元,增长4.1%。

十、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29元,比上年增长5.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53元,增长5.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36元,增长7.5%。

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060元,比上年增长10.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299元,增长8.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589元,增长13.5%。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1.91万人,比上年增加0.36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52万人,增加0.4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6.39万人,减少0.06万人;发放基本养老金数5.5亿元,增加0.3亿元。

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9.25万人,比上年减少0.03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4万人,减少0.0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6.81万人,减少0.01万人。

年末社会组织单位数52个,比上年增加6个;每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17.6张,增加3.5张。

十一、教育

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60所,比上年增加1所。其中,幼儿园121所,小学107所,初中17所,普通高中7所;中等职业学校6所;高等院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全区共有在校学生9.13万人,其中,幼儿园1.22万人,小学3.03万人,初中1.89万人,普通高中1.3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0.54万人,特殊教育学生0.03万人,高等院校1.05万人。

全区共有专任教师6048人,其中:幼儿教师934人,小学教师1740人,初中教师1332人,高中教师1082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351人,特殊教育教师58人,高等院校教师551人。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5.06%,学龄儿童入学率99.76%,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7.36%,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98.96%,成人识字率100%,各类体育场地数量716个(含村级)。

十二、文化、卫生健康

年末全区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文化机构1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0个),图书馆11个(含村级)。公共图书馆藏书15.27万册,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0.41万册。

年末全区有卫生机构221个,比上年增加25个;卫生技术人员5492人,增长7.6%;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64万人,增长15.1%;实有床位4760张,增长2.1%。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1.2%,婴儿死亡率2.6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5.3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个,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5.0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6.99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2.87张。

十三、能耗、资源城市建设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消费量中,焦炭消费量0.31万吨,比上年增长14.3%;天然气消费量25.46万立方米,增长7.7%;电力消费量45111.66万千瓦时,增长7.61%(电力含糯扎渡和供电局电力消费量),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长9%。

全年水资源总量10.1亿立方米,供水总量0.9771亿立方米,水库41 座。年末森林面积17.61万公顷,自然保护区面积2.4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3.62%,自然湿地保护率80%。

建成区面积23.24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2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1%,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十四、人口与就业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6.99万人,比上年增长0.03%,其中城镇人口22.3万人,城镇化率60.29%,出生率7.57‰,死亡率6.49‰,自然增长率1.08‰。年末公安户籍人口户数10.52万户,户籍人口33.85万人。

2023年临翔区常住人口构成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区总人口 36.99 100
其中:城镇 22.3 60.29
      乡村 14.69 39.71
其中:男性 18.77 50.74
女性 18.22 49.26
其中:0-15岁 7.48 20.22
16-59岁 23.01 62.21
60岁以上 6.5 17.57
其中:65岁及以上 4.33 11.71

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098人,比上年减少613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593人,减少2807人;登记失业率3.46%。年末参加失业保险3.84万人,增加0.07万人。

注释: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年报统计数据以《临沧市临翔区领导干部工作手册》为准。

[2]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各行业增加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法人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指城镇和农村非农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5]限额以上批发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6]规模以上服务业是指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通过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取得的,调查户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除以家庭常住人口得到的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按常住地分,得到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计算公式为:

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其中: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财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支出

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8]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指住户在调查期间内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用于消费品的支出和用于服务性消费的支出,除以家庭常住人口得到的人均支出。根据用途不同,消费支出可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根据来源不同,消费支出可划分为现金消费支出、实物消费支出(含自产自用、来自单位、来自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按常住地分,得到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9]公报中财政、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保险、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水利、社会保障、城市建设、户籍人口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