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通过积极开展助企暖企行动,精准助企纾困解难,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扎实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等,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形势良好,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区经济逐步稳定恢复,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增长态势。
一、综合
根据市统计局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17.1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0.2%,增速较去年上升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较上年增长0.4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1.3亿元,同比下降11.5%,增速较上年下降6.4百分点,影响GDP下降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4.9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较上年增长7.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8:26.7:55.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拉动作用持续加大,但二产仍然是影响GDP的主动能。
年末全区共有8.90万户、户籍人口共28.30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2.38万人,乡村户籍人口15.92万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14.49万人,女性人口13.81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5:100。按民族构成分:汉族人口23.85万人,占总人口的84.26%,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4.45万人,占总人口的15.74%。其中:藏族1.99万人,回族0.57万人,土族1.06万人,蒙古族0.78万人,撒拉族、满族、壮族、东乡族、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共0.05万人。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3.8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9.73万人,城镇化率达59.17%。
全年出生人口1867人,死亡人口2677人,人口出生率为4.32‰,死亡率为7.0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迁入人口1716人,其中:省内迁入1156人,省外迁入560人。迁出人口2463人,其中迁往省内1964人,迁往省外499人。
二、种植业和畜牧业
种植业方面: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为545595亩,比上年同期的504848亩增加40747亩。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为286818亩,比上年同期的290159减少3341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为53504亩、玉米播种面积7415亩、豆类播种面积12141亩、马铃薯播种面积192884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为63764亩;药材种植面积为0亩;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10300亩。
畜牧业方面:年末,我区各类畜禽存栏总数为569345头(只),较上年同期的609489头(只)下降6.59%;各类畜禽出栏总数为387810头(只),较上年同期的340370头(只)增加13.94%;畜禽产品总产量20820042公斤,较上年同期的20856284公斤减少0.1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1%。分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值累计下降30.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累计下降55.8%;金属制品业产值累计下降3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产值累计下降26.3%;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累计下降48.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累计上升3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累计上升65.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累计上升12.9%。
全年全区建筑业产值6.3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2%。全年签订合同额138092万元,同比下降10.62%,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63564万元,本年新签合同额74528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8.4%,其中区属累计完成投资同比下降50.5%;在全社会投资完成额中,项目投资同比下降25.2%,占全社会投资额的54.4%;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同比下降62.4%,占全社会投资额的45.6%。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同比下降46.8%,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为88%。
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情况来看,全年投资项目库共有投资项目167项(包括房地产开发28家企业涉及项目35项,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单位、乡镇及企业40家,涉及项目132项),其中,续建项目107项(4月退库4项),本年累计新入库项目共64项。
从产业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73亿元,同比下降43.3%,第一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完成额的比重为5.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57亿元,同比下降53%,其全部为工业完成投资,第二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完成额的比重为13.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7.47亿元,同比下降47.9%,第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完成额的比重为81.3%。
五、服务业
全年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为36552.23万元,同比增长12.9%,其中:批发业增加值为2752.19万元,同比增长4.8%;零售业增加值为33800.03万元,同比增长13.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41159.56万元,同比增长17.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为15761.46万元,同比增长14%,其中:住宿业增加值为936.35万元,同比增长10.5%;餐饮业增加值为14825.11万元,同比增长14.3%。金融业增加值为66198.22万元,同比增长0.8%。房地产业增加值为48689.49万元,同比增长0.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为438325.83万元,同比增长6.6%,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为180144.80万元,同比增长14.3%;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为258181.03万元,同比增长1.7%。
六、贸易
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07亿元,同比增速为17.1%(全省增速为17.3%、全市增速为17%,增速六县区排名第二)同比增速较上年同期的-8%上升25.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总额为9855.1万元,同比增长48.3%;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882.8万元,同比增长16.25%
按照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实现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6.94亿元,同比增长18.5%;实现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1.13亿元,同比增长15.2%。按照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累计3.41亿元,同比增长20.5%;商品零售累计24.67亿元,同比增长16.7%。
七、财政金融
全区完成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3.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13%,其中:税收收入为2.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3%(其中,增值税为1.5亿元,同比增长43.8%;企业所得税0.63亿元,同比增长55.4%;个人所得税0.12亿元,同比下降46.2%;资源税0.01亿元,同比下降6.7%;城市维护建设税0.19亿元,同比增长2.8%;车船税0.21亿元,同比增长14.9%);非税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134.5%。
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3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70%。其中:教育支出同比下降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同比下降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下降2%;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长11%;农林水支出同比下降12%;住房保障支出同比下降27%;公共安全支出同比下降1%。
12月末,各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64.24亿元,较年初下降0.4%;人民币贷款余额99.8亿元,较年初下降0.26%,存贷比60.76%,存贷比较上年68.9%相比下降8.14个百分点。
八、居民收入和就业保障
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64元,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年同期的5.2%增长1.1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91元,同比增长4.2%,增速较上年同期的3.3%增长0.9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29元,同比增长7.9%,增速较上年同期的6.2%增长1.7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09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51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7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成培训城乡劳动力总数为6981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10.4万人(次),占年度劳务输出任务10.4万人(次)的100%,实现劳务收入5.1亿元。其中:就地转移4.8万人(次),省内跨区转移4.7万人(次),省外转移0.9万人(次)。
年末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7733人;全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24988人;全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9455人。
年末全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398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658人,享受特困供养人数971户,享受城市流浪救助16人次。
九、教育和卫生
全区幼儿园合计47所,其中:民办幼儿园24所;小学合计41所,其中:完全小学28所、教学点7个、九年一贯制初中6所;初中合计10所,其中初级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初中6所。在校中小学生及学前幼儿30780人,其中小学生15992人,初中生8586人,幼儿园6202人。2023年底,少数民族在校中小学生及学前幼儿6068人。教职工2754名。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455个,其中县直卫生部门5个、乡级医疗卫生机构21个,村级卫生室35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1个、民营医院9个、个体诊所45个。全区住院床位数1652张,其中县直卫生部门住院床位数479张,民营医院住院床位数374张,乡村级卫生院实际开放床位751张。
十、交通
年末全区共有营运性车辆992辆,其中:货运汽车815辆、客运汽车177辆。出租车372辆,公交车139辆。全年完成客运量536.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6887.8万人公里,完成货运运量806.9万吨,货运周转量42373.9万吨公里。
十一、文化体育事业
乐都区共有老年福利服务中心1个、区书法家协会2个、区文化馆1个、区社火歌舞队120个、体育公园2个、体育场馆2所、管乐队和民乐队12支、秦腔和眉户剧团4个。
文管所1所、农家书屋35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博物馆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354个。
广播电视转播台12个、“村村通”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0506个、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户户通55120套、调频广播转播台2座、有限电视用户65626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1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14%。
十二、资源环境
年平均气温为8.9℃,与上年平均值9.1℃相比偏低0.2℃。极端最高气温为34.3℃,极端最低气温-20.4℃,平均气压794.3百帕,年总降水量为290.3mm,与上年同期值301.3mm相比减少3.65%,全年降雨90天,全年日照2699.6小时,全年浮尘天气7日,年平均地温11.6℃,较上年同期的12.1℃偏低0.5℃。
年全区累计总用水量10227.4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7799.4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164.6万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087.5万立方米(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水452.8万立方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331.7万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1175.9万立方米
全区共实施人工造林266.67公顷,零星植树16808百株,成林抚育面积1100公顷。草原饲草产量267471.4吨(干重产量)。森林覆盖率41.0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2023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6%。
注释:
[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区域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资料来源:本公报中登记失业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和社会保险数据来自区就业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物价、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海东调查队;公路通车里程、公路客货运输量、周转量来自区交通运输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乐都支行;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气象数据来自区气象局;旅游数据、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图书、数据来自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卫生事业数据来自区卫健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于区社保局;低保数据来自区民政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区水务局;林业、环保数据来自区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环保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