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武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年”,着力扩内需、优结构、保民生,全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发展质效稳步提升,民生保障坚实有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  合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2.5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85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00.77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90.94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0:48.1:41.9调整为9.8:47.4:42.8。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490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20.34%。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851人,困难群体再就业253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54.7%、148.8%。

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全县户籍人口389779人,其中,女性190936人。年末常住人口34.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4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5.95%,比上年末提高0.91个百分点。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5家,其中,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3家,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4.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7%,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5.0%,分别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4个、18.7个百分点。新登记市场主体5018户,比上年增长3.7%,年末实有市场主体34805户,比上年增长4.0%。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分别实现产值可比增长4.4%、3.8%、10.5%、3.2%、4.0%和7.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03亿元,增长4.0%。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18亿元,增长7.4%。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坚决扛牢粮食生产责任,扎实做好主要农产品供应,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实现“三增”,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33.45万亩,增长0.13%;粮食总产量65.66万吨,增长1.7%;粮食平均单产491.99公斤/亩,增长1.6%,粮食单产再创新高。全县蔬菜(含食用菌)播种面积7.92万亩,增长1.4%,产量28.97万吨,增长2.5%。园林水果产量1.36万吨,增长3.8%。猪牛羊禽肉产量1.97万吨,比上年增长3.6%。禽蛋产量3.7万吨,增长4.8%;牛奶产量0.6万吨,增长15.4%。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38万公顷,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404。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4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库容达10万立方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210个,比上年增长1.9%。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33%。

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县累计培育家庭农场488家,比上年增长5.6%。农民专业合作社818家,比上年增长7.2%。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0个,农业技术推广人员80人。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市级10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5.5%,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5.9%。全年实现工业用电量6516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2%。工业效益持续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8.9%;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36.3%。

建筑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县资质内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2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全年实现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23.0%。

四、服务业

服务业运行稳步改善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0.94亿元,比上年增长4.5%,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为42.8%。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40.47亿元,增长6.1%,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4.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1家,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0%,较上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重点行业持续发挥引领作用,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行业回暖态势明显,实现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0.5和62.1个百分点。接触型服务业复苏较快,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营业收入增速在两位数以上,分别增长175.5%、24.6%;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6.6%、6.4%。

交通邮政电信业平稳发展。年末实有公路通车里程1869.8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6.2公里。年末公交营运车辆66辆,营运线路23条。年末营运出租汽车151辆。邮政业务总量1.9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其中,快递业务量19042.84万件,增长31.1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2.55万户,固定电话用户0.97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04万户。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项目112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2%。重点投资领域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0.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1.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6.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0.0%。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增长5.4%。

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加快回暖。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较上年同期提高11.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97%。基本生活类商品稳定增长,从限上企业市场销售看,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9.2%、10.2%;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42.0%、13.3%、8.3%,有效支撑消费市场恢复。

对外贸易承压运行。全县进出口总额23.5亿元,比上年下降16.3%。其中,出口20.8亿元,下降20.1%;进口2.7亿元,增长31.5%。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有所下降,全县实际使用外资415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5%。

、财政金融

财政保障坚实有力。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352万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税收收入70689万元,增长28.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1%,比上年提高11.1个百分点。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4471万元,其中,民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全年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分别增长33.1%、23.7%和8.3%,民生保障更加有效有力。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68.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比年初增加42.2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12.25亿元,增长14.5%,比年初增加39.42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6.84亿元,增长18.7%,比年初增加27.82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25.1%。信贷质量持续改善,年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19亿元,比年初减少0.17亿元;不良贷款率1.26%,比年初下降0.35个百分点。

、教育、文化体育和卫生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拥有普通中学10所,专任教师1762人,在校学生23468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专任教师336人,在校学生4900人。小学44所,专任教师1589人,在校学生29679人。幼儿园、托儿所102所。撤并乡镇小规模学校18处,为全县小学1至3年级教室安装护眼灯,教育教学环境不断改善。继续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农村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9.0%,比上年提高8.9个百分点。

文体事业繁荣稳定。全县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216661千册。电影院2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8个,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广泛开展“文化进万家”“黄河大集”“村村有好戏”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1263场,更新农家书屋出版物19440册,放映公益电影4370场次,组织体育赛事活动336场。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年末医疗卫生机构385所,比上年增长3%。其中,综合医院3所,中医综合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7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妇幼保健院1所,门诊部、诊所、医务室74个,村卫生室294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570,比上年下降3%。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065人,比上年增长4%。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986人,比上年增长5%。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达38%。

、城市建设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水平稳步提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能力有效提升,全县垃圾转运站16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管道燃气用户数达9.81万户,比上年增长13.4%。新增县城清洁取暖面积47万平方米,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4.15公顷,建成县城公园18个,城市生态环境更加优化。

坚决筑牢安全生产底线。全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1人,死亡人数比上年下降5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047,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为1.42(人/万车),死亡率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0.0051和0.6个百分点。

十、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57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9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82元,增长8.6%。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311元,增长7.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594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06元,增长9.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59,较上年同期缩小0.06。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年末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7018人、36259人、29313人和40685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10918人和306488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上年每人每月160元提高到168元;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最低标准和个人缴费最低标准分别提高到670元、380元,比上年均提高60元。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人数313771人。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0个,养老床位1017张。最低生活保障不断提高,全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7人,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至893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812人,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至714元。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影响,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一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二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三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城镇个体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

6.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