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决策部署,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顺利完成年度主要目标任务。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226.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第一产业增加值28.97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93.13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04.62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2.8:41.1:46.1。
二、农业
2023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52.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9%。
全年粮食总产量8.05万吨,比上年增产1.3%。其中:夏粮产量0.74万吨,增产2.8%;秋粮产量7.31万吨,增产1.1%。
油料产量1.69万吨,增产1.9%。蔬菜产量18.02万吨,增产7.3%,其中食用菌产量6.53万吨,增产10.8%。茶叶产量5775.2吨,增产18.5%。园林水果产量10万吨,增产13.8%,其中柑橘产量9.04万吨,增产12.7%。
生猪出栏28.76万头,增产7%。家禽出笼56.72万只,增产4.5%。水产品产量3147吨,增产16.8%。
中草药材种植10806.8亩,增32.4%。森林抚育面积120000亩。年末果园面积68575亩,增长2.2%。茶园面积52660亩,减少0.6%。
2023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4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9.97亿元,比上年增长32.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8.4%,其中轻工业产值增长3.5%,重工业产值增长22.6%。产值亿元以上企业42家,所创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9.6%。
四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增长13.0%。其中磷化工产值增长12.7%,机械制造产值增长11.6%,新型建材产值下降5.2%,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32.4%。
四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7.1%。其中磷化工产值占57.0%,机械制造产值占3.0%,新型建材产值占11.2%,农产品加工产值占15.9%。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74.8亿元,增长17.1%;产销率92.6%。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4.0亿元,增长17.2%;利润率11.7%。
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8.6万吨标准煤。
全县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5.5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比上年增长10.2%。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1.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5.5%。
亿元以上项目64个,占项目总个数的29.2%,完成投资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8.6%。
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5.1%;销售额增长5.8%。
五、贸易和出口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6.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4.26亿元。
2023年电子商务交易额93.5亿元,同比增长0.75%,网络销售额9.2亿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额1.8亿元。累计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共71期,培训3142人次。
外贸进出口总额22.18亿元,同比增长21.97%。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2023年末通车总里程2289.64公里,比上年增长1.3%,其中等级公路2278.38公里,与上年持平。公路运输周转量同比增长31.4%,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2761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3.6%,旅客周转量5374万人公里,同比下降28.7%。
邮电通信业务(包含移动、联通、电信和邮政)完成业务收入18844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527万元,电信业务收入4833万元。2023年末,全县共有固定电话用户1.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6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1万户。
全年接待各类游客508.49万人次,同比增长2.4%,旅游综合性收入46.94亿元,同比增长6.42%。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9.51亿元,比上年增长40.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9亿元,比上年增长25.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截止202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5.81亿元,比年初增长24.2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70.46亿元,比年初增长23.7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1.18亿元,比年初增长37.36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共有教育机构55个,在校学生17921人。其中小学17所,在校学生7517人,教职工572人;初中7所,在校学生3789人,教职工378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1924人,教职工196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1353人,教职工150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69人,教职工20人;幼儿园23所,在园幼儿3269人,教职工521人;教育行政和事业单位5个,教职工50人。
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5.03亿元,增速为2.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5.45%。
全县已组建院士工作站1个,专家工作站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3个、省级乡村振兴科创基地2个、国家级星创天地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2家,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4家,市级乡村振兴科创基地2个,市级星创天地4家,市级科技孵化器1个,县级工程技术中心31家。合计县级以上创新平台80个,其中市级以上51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3年末,全县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综合服务中心7个,村级服务中心117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0.14万册。有线电视用户26303户,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42%。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85个(含村卫生所),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急救中心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村卫生室102个,门诊部1个、诊所(卫生站、医务室)64个。全县卫生机构从业人员158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97人;注册护师584人。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84727人,比上年减少1594人。总人口中:城镇人口85259人,乡村人口99468人;男性人口95771人,比去年减少848人,女性人口88956人,比去年减少746人。
全年出生人口694人,出生率3.76‰;死亡人口1779人,死亡率9.6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7‰。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52元,比上年增长6.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28元,比上年增长8.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5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5386元,增长8.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9.9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919元,增长10.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9.8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403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3045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94人,新增返乡创业221人。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33134万元、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33045万元。全县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97.5%。城镇职工参保人数 52539人;企业在职参保人数 29842人;机关事业在职参保人数 4853人;失业保险参保 20025人;工伤保险参保 26938人;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100%。
注释:
①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2023年远安统计年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②公报中部分历史数据根据国家综合核算制度改革与年度核算结果进行了衔接,GDP与增加值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③部分“四上”企业数据因企业新进或退出的变动,增速按年末在库企业的同期数比对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