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00.7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72%,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7.6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3.52%,比上年末提高0.66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7.90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8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25万人。
市场主体活力不断释放。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58941户,其中企业25374户,个体工商户3350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4户。年末全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43626户,其中企业188838户,个体工商户25309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698户。
动能转换加速突破。全年“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2.6%,同比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1.1%。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8%,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2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0%,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04%。
种植业平稳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86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8140.87公顷,花生播种面积17364.8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6.56万吨,比上年提高2.5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8.84万吨,提高3.6%;花生产量8.69万吨,增长1.0%;园林水果产量11.06万吨,增长 6.3%。
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区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达到370个,省级以上产业强镇达到12个,青岛市级以上绿色园艺标准园达到31个,青岛市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达到26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场2个。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个,省级智能牧场5个,省级智慧畜牧业应用基地8个,省级种养结合样板基地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10个(含3个渔业国家地理标志)。农机总动力85万千瓦,比上年增加0.35万千瓦。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51%。
部分行业利润稳步增长。2023年,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868.7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利润总额214.1亿元,同比下降3.09%。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汽车制造业等18个行业利润总额实现增长。
建筑业恢复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46.45亿元,比上年增加6.7%。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2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99.5亿元,比上年增长7.1%;签订合同额1433.9亿元,下降2.6%。
邮政电信稳中有进。全年完成邮政业务量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72%,邮政函件16.81万件,增长85.34%,邮政快递业务量2686.33万件,增长18.21%,设农村邮政网点28个。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8.70亿元。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108.06万,增长19.83%。全区移动电话用户 257.33万户,增长4.44%。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开通,新建5G基站2946个,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1136个。
表3: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及增速
保障类住房供给有效增加。全年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00套,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070套(间)。年末全区正在享受租赁补贴家庭共1010户,全年发放租赁补贴1126.26万元。
表4:2023年主要商品进出口情况
表5:2023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增速
利用外资保稳促优。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6家,合同外资31.8亿美元。全区实际使用外资9.54亿美元。从产业结构看,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1.59 亿美元,占比16.66%;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3.72亿美元,占比39.02%。
对外合作稳步推进。全区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15人,较去年提高25.3%。
“一带一路”融合发展。全年全区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8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14.3%;中方实际投资额1.05亿美元,减少39.3%。
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全区存贷款余额达到8033.01亿元,同比增长13.35%。年末银行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80.41亿元,比年初增加376.56亿元,同比增长11.40%;各项贷款余额4352.60亿元(区外政策性贷款余额719.21亿元),较年初增加569.83亿元,同比增长15.06%。全年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60.9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产险保费收入18.5亿元,寿险保费收入42.4亿元。全年证券分支机构证券交易额3360.11亿元,同比增长16.95%。全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19家。累计中基协登记基金管理人48家、备案各类基金产品274支、基金认缴规模1095.38亿元。
2023年末全区共有医保住院(含参照住院管理)定点医疗机构58家,社区定点医疗机构167家,定点护理机构102家,定点零售药店1009家,定点门诊171家。57家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开通省内及跨省住院、普通门诊,省内门诊慢特病异地联网结算资质,其中,48家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开通跨省门诊慢特病异地联网结算资质;164家社区定点医疗机构开通省内及跨省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联网结算资质。
文化供给更加丰富。全年新建城市书房5处。年末全区共有影剧院31家,文化站23个,博物馆19个,公共图书馆3个,国有文艺院团1个;2023年,全区共有广播电台频率1个、40套节目,电视台频道2个、17套节目。全区共有档案馆1个。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新建体育公园、笼式多功能运动场等体育健身场所7处,更新新建体育场地设施96处。年末全区共有业余体校1所,学员102人。
[2]公报中数据含自贸区青岛片区。
[3]全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四新”经济指以国家统计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为基础,由山东省统计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统计监测制度》界定的具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特征的生产活动。
[5]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6]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7]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辖区内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不包括农户投资。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包括: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9] 邮政数据系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在西海岸新区的业务数据。
[10]数据来源:本公报中的就业数据由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供;林业数据系区自然资源局提供;水产品、海洋养殖、淡水养殖数据系区海洋发展局提供;农业机械数据系区农业农村局提供;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等数据系区城管局提供;财政数据系区财政局提供;金融数据系青岛西海岸新区金融稳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公路里程、道路交通运输数据系区交通运输局、区城管局提供;汽车保有量数据系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市公安局黄岛分局提供;安全生产数据系区应急管理局提供;社会保障数据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社会保障中心提供;医疗保险数据系区医保局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数据系区民政局提供;卫生数据系区卫健局提供;文化、旅游、星级酒店、景区、旅行社数据系区文旅局提供;通信数据、科技数据系区工信局提供;专利、示范企业数据系区市场监管局、区工商联提供;教育、体育数据系区教体局、区招才中心提供;外资、进出口、对外投资及劳务合作数据系区商务局提供;气候、环境质量数据系区气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提供;保障类住房系区住建局提供;邮政数据系黄岛区邮政提供;市场主体数据系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提供;广电数据系区广播电视台提供;粮食数据、畜牧数据、居民生活数据系国家统计局青岛西海岸新区调查队提供,其他数据系区统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