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决策部署,聚焦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深入推进“10+2”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经济运行保持平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根据初步核算,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18.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73亿元,增长 7.5%;第二产业增加值135.67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170.54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3.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1.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3.7%,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5.4%,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3.9%。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4.0∶42.5∶53.5。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为86905元,比上年增长6.6%。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00.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8%,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4.1∶44.2∶51.6。
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快报数10.69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占比较2022年度提升0.4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文化、环保、健康、高端装备、时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5%、-3.2%、-3.4%、43.1%、18.1%、-14.3%;高技术、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5%、2.5%、18.4%、8.5%,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7.5%、65.5%、22.2%、20.8%。十七大传统产业增加值61.06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1.0%,人工智能产业制造业增加值4.89亿元,增长18.2%,民营经济增加值70.36亿元,增长7.1%,占规上工业比重达81.8%。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8.60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1亿元,增长8.7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实现税收收入24.75亿元,增长16.5%,其中增值税12.68亿元,增长37.6%;企业所得税3.07亿元,下降2.2%,个人所得税0.85亿元,增长36.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83亿元,增长8.2%,民生支出合计54.9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400.67亿元,增长3.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1.95亿元,比上年增长58.1%。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4%。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2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农业产值11.16亿元,增长4.3%;林业产值1.80亿元,下降3.8%;牧业产值11.08亿元,增长13.2%;渔业产值2.69亿元,增长4.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6亿元,增长0.4%。
全年农粮食播种面积20313.33公顷,油料播种面积7734.98公顷,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5754.33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2.54万吨,增长1.8%;油料产量1.57万吨,增长2.2%;水果产量9.22万吨,增长17.3%;蔬菜产量15.84万吨,增长3.0%。水果种植面积2895.56公顷,总产量92151.91吨,其中柑橘种植面积2517.17公顷、83633.00吨,梨117.20公顷、4367.15吨;
全年生猪存栏数22.26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猪2.78万头;生猪出栏56.55万头,增长17.8%;家禽存栏550.01万只,出栏2014.94万只,增长8.7%。肉类产量8.51万吨,增长26.1%,其中猪肉产量5.24万吨,增长27.8%;禽肉产量为3.13万吨,增长25.9%;禽蛋产量0.59万吨,下降1.3%;水产品总量2.38万吨,增长3.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305家,其中: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5亿元至10亿元的企业13家,1亿元以上至5亿元的企业67家;大型企业3家、中型企业21家、小型企业250家、微型企业31家。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8.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97亿元,同比增长4.6%。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92.23亿元,增长2.2%,其中:重工业225.23亿元,增长6.3%;轻工业167.00亿元,下降2.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0.5%,私营企业下降0.7%;外商投资企业下降5.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0.2%。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86.33亿元,增长3.5%,产销率98.5%,比上年增长1.2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14.49亿元,下降13.0%。浙江恒达新材料股份有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这是龙游县连续3年成功上市的第3家企业,也是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化工行业实现产值8.07亿元,下降40.5%;机械行业54.73亿元,增长17.9%;黑色金属冶压业2.61亿元,增长9.1%;造纸及纸制品业129.53亿元,增长4.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37.45亿元,下降4.5%;建材行业33.30亿元,下降14.6%;有色金属冶压业8.38亿元,增长1.1%;家具制造业2.37亿元,下降34.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5.72亿元,下降1.7%;农副食品加工业12.15亿元,增长48.7%;纺织业24.41亿元,下降7.7%;食品制造业3.32亿元,增长20.3%;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7.47亿元,增长79.5%。
“3+3”产业体系中,3大传统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63.02亿元,增长5.6%,其中特种纸产业130.60亿元,增长4.5%;食品饮料产业24.07亿元,增长20.1%;高档家具制造业8.36亿元,下降11.4%。3大新兴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9.85亿元,增长1.6%,其中高端装备制造34.41亿元,增长0.1%;数字智能制造23.35亿元,增长20.0%;战略新材料32.08亿元,下降7.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0.67亿元,增长3.2%,利税总额28.87亿元,下降11.0%,其中利润总额17.21亿元,下降10.1%,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3%,较上一年度增长1.0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化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0.05亿元,下降109.8%;建材行业4.09亿元,下降22.5%;机械行业3.75亿元,增长35.5%;造纸和纸制品业3.17亿元,增长144.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37亿元,增长26.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89亿元,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分别实现利润总额14.99、4.50和1.12亿元,分别增长0.3%、10.5%和-2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研究)开发费用13.30亿元,增长3.3%。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36.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其中工业用电量25.63亿千瓦时,增长2.6%。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7.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全县在库建筑业企业107家,其中:具有一级资质企业4家,二级资质企业17家。全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80.82亿元,增长14.3%,其中省内建筑业总产值79.15亿元,增长14.8%,建筑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6家,较上一年度新增1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国有投资增长28.6%,占44.7%;非国有投资下降3.7%,占55.3%,其中民间投资下降3.3%,占53.6%。“千项万亿”投资结构中,民间项目投资、交通能源水利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0.2%、28.3%、27.1%和108%。工业投资、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公共服务投资分别增长9.6%、31.5%、8.3%和-1.3%。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9.01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住宅投资24.37亿元,下降9.8%。商品房销售面积28.59万平方米,增长71.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5.65万平方米,增长81.3%,商业营业用房销售2.10万平方米,下降8.9%。商品房销售额23.67亿元,增长21.4%,其中住宅销售额22.19亿元,增长24.4%,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1.45亿元,下降12.6%。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75亿元,比上年增长5.1%;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81亿元,增长13.6%。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社零总额14.38亿元,乡村零售额1.44亿元,分别增长5.4%和145.8%。按行业分类统计,批发业零售额0.91亿元,增长10.4%;零售业零售额12.51亿元,增长11.4%;住宿业零售额0.82亿元,增长48.1%;餐饮业零售额1.58亿元,增长18.2%。
限上贸易四大行业中,实现限上批发业销售额387.04亿元,增长53.6%,限上零售业销售额14.43亿元,增长17.4%,限上住宿业营业额1.60亿元,增长2.8%,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80亿元,下降28.9%。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4.52亿元,其中,出口53.71亿元,进口20.8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4%、-1.6%和77.6%,进出口总额、出口及进口占全市的份额分别为:10.4%、11.8%和8.0%,占比较同期分别下滑0.4、1.8和-2.5个百分点。
全县有出口实绩的企业182家,比上年增加25家,其中当年新启动出口业务企业37家。出口额在100万元以上企业134家,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9家,较上年增加7家。
对美国和欧盟(不含英国)分别出口13.0亿元和5.6亿元,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RCEP国家分别出口24.5亿元和13.6亿元,分别增长13.6%和5.3%。
全年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数7家,合同利用外资为366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07万美元,增长8272.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507.73公里,减少4.0%;公路旅客运输量数据未出;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数据未出;货物周转量380037万吨公里,增长4.5%;港口吞吐量440.34万吨,增长24.8%;快递业务量2622.3万件,增长7.8 %;快递收入16180.1万元,增长17 %。以交通先导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320国道龙游会泽里至下章段、综合客运枢纽、衢江沿江公路贯通等项目建成投用,龙游获评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深化山海协作,累计承接省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项目120个、到位资金41.8亿元。
全年旅游总收入24.79亿元,增长19.76%,接待游客数200.11万人次,增长3.63%。大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戴拉、云上、邦芒、谷川联行等服务业项目顺利落地,龙游石窟·龙游瀫5A景区创建全面启动,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盛大开街、入选省级历史文化街区,8090青年创造季、亚太汽车拉力赛、“凤翔洲”龙游马拉松、水脉艺术节等特色文旅活动有效集聚商气人气,总部经济、赛事经济、夜间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持续壮大。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完成金融业增加值19.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4%,其中货币金融业增加值17.94亿元,增长16.1%、保险业增加值1.32亿元,增长6.2%。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13.6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0%,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608.67亿元,增长21.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72.95亿元,增长22.5%,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672.78亿元,增长22.5%。年末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372.83亿元,增长17.0%;住户本外币贷款余额263.61亿元,增长6.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现有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5654人;普通初中9所,在校生908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3528人;小学28所,在校生18856人。全县拥有幼儿园28所,在园幼儿8406人。
全县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为99.20%,其中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65.72%。
全县普通高中专任教师549人,初中专任教师843人,小学专任教师1440人,幼儿园专任教师608人
全县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45家。全县专利授权量122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69件,同比增长14.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0.35件。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总户数17.01万户,户籍总人口39.22万人,平均每户人口数2.31人,户籍总人口数比2021年减少2461人,增长率为-0.6%。其中男性人口19.74万人、女性人口19.49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3%和49.7%,性别比为101.3(女=100)。总人口中乡村人口26.32万人,占总人数的67.1%;城镇人口12.9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32.9%。全年出生人口1822人(公安口径,下同),比上年减少1人,出生率为4.63‰,较上年增长0.03‰;死亡人口3341人,比上年增加526人,死亡率为8.51‰,较上年增长0.07‰;全年自然减少人口1518人,自然增长率为-3.88‰,较上年下降0.05‰。根据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的5‰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36.72万人,较2022年末常住人口无变化。其中城镇人口为20.09万人,较上一年度增加489余人,乡村人口为16.63万人,较上一年度减少489余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城镇化率)为54.7%,与2022年相比,提升1.3个百分点。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118元,比上年增长7.3%。按常住地分,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3490元和34646元,增长6.2和8.1%。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407元,比上年增长8.3%。按常住地分,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36726元和19239元,增长6.3%和10.8%。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稳步缩小,2023年缩小至1.83,较2022年度缩小0.04。
2023年我县基本医疗保险户籍人口应保人数389431人,实际参保人数389413人,参保率达99.99%。,参保率较上年无明显变化。
2023年全县各类养老机构有15家,床位数2067张,年末在院人数970人,2023年末特困人员有336人,其中集中供养276人,分散供养60人。年末全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分别为285人和9094人,其中城镇低保资金支出296.21万元,同比增长6.5%,农村低保资金支出9616.44万元,增长9.2%。
2023年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60家,其中医院21家、卫生院 (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家。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968张。卫生技术人员2695人,其中,执业医师910人,执业助理医师154人,注册护士1176人。2023年我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8403例,报告发病率为2090.30/10万。
十一、资源、环境和社会公共安全
初步测算,2023年全县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7%,其中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4%。
建立环境质量预测、分析、通报机制,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1+6+N”入企帮扶机制和“1+1+N+M”露天秸秆禁烧管控机制,加强颗粒物和臭氧联合管控。龙游瀫东湖区域EOD项目成功入选全省第一批EOD试点,可获得21.6亿元贷款支持。完成龙游经济开发区省级标杆园区创建申报,持续加强水污染治理。谋划两项水生态修复项目成功进入中央资金项目储备库,可申请资金近9000万元。持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建成各类“无废细胞”20个,成功申报2个省级百优“无废细胞”。捷马化工地块的风险评估报告已完成备案,风险管控工作将于2024年启动。电镀行业转型升级现已完成10家企业和1家电镀污水处理厂现场评估。
2023年环境空气PM2.5浓度均值31μg/m3,空气优良率达93.7%,较上年提升4.7%,连续四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衢江出境水水质和国控地表水断面达标率100%,均达到II类水标准,比功能区要求提高一个等级,其中出境水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标较去年下降54.5%和28%,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得分89.28,全省排名29,较去年上升4个名次。在三四季度获得绿色生态桥头堡考核五星,成功申报省级减污降碳试点县,创成浙江省三星级全域“无废城市”。
开展“绿剑2023”、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零点行动”等专项执法,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81起,下达处罚决定书案件64起。其中办理轻微违法行为免于处罚12起、五类配套办法案件16件、有奖举报4起,处罚金额超680万元,不予处罚案件数、五类配套案件数、有奖举报案件数和处罚金额四项指标全市第一。
23年度我县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9起、亡人11人,事故起数较去年同比上升28.6%、死亡人数较去年同比上升83.33%,未发生自然灾害亡人事故。其中工矿商贸事故0起,死亡0人,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5起,死亡8人,无重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十二、城市建设
龙游县总面积1143.3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68平方公里。全年供水总量1527.37万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547.8万立方米,用水普及率100%。污水处理厂2座,污水处理率为97.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区绿地率40.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5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