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越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2023年以来,越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系统谋划、实干争先,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向前推进,向“首位立区、幸福越城”的战略目标坚定前行。

 

一、  合

 

经全市统一初步核算,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68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745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结构为1.3:42.7:56.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161097元,比上年增长7.7%。

图:2013-2023年越城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注:生产总值2021年起按新区划调整(十七个镇街)口径公布。

全区财政总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亿元,增长4.5%;税收收入78亿元,增长8.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8亿元,增长8.9%。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全区粮食播种面积21.8万亩,粮食总产量9.4万吨。蔬菜产量24.3万吨,增长5.0%。水果产量4.5万吨,增长4.5%。生牛奶产量2.7万吨,增长27.1%。渔业产量4.5万吨,增长5.1%。年末生猪存栏4.2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0.5万头。

聚焦落实“双强”行动,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提升改造,全年完成建设6199亩,新开工建设2097亩;建成绍兴首个粮食生产“万亩联盟”,推动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新增未来农村1家、数字农业工厂1家;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全年培育科技示范150户,完成建设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2个、区级农业科技试验项目8个。

聚焦乡村品质建设,全年共创4个省级、5个市级以及22个区级未来乡村;确定2条市级和美乡村精品线路、4条区级和美乡村精品线路,共涉及12个精品村。

聚焦实现“共富”目标,新创建市级低收入农户产业帮促基地1个;全区167个行政村实现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全覆盖。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规上工业企业711家,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增加值排名前五位的行业分别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18.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3.1%),医药制造业 (11.5%),纺织业(7.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6.6%)。实现规上工业利润40亿元,下降23.7%,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分别增长435.9%、136.7%、76.3%。

大力实施制造业“1515”行动,成功夺取全省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做精做优“腾笼换鸟”文章,收储腾退企业18家,实施“二次开发”项目51个,新增投资44亿元,有效盘活土地1529亩。大力支持企业“长高长壮”,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雄鹰企业1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家、“小升规”64家,芯联集成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带动全区上市企业总市值首次突破千亿。

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4%。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19.4%和8.7%,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2.5%、57.7%和64.3%,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1.9、10.9和2.4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44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978亿元,比上年增长8.3%。

 

四、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3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亿元,增长4.3%,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213亿元。

限上批发业787家,销售额1852亿元,增长27.3%;限上零售业204家,销售额276亿元,增长5.5%;限上住宿业49家,营业额13亿元,增长31.0%;限上餐饮业87家,营业额23亿元,增长29.6%。规模以上服务业224家,营业收入240亿元,增长2.6%。

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107亿元,比上年增长32.1%,进出口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为860和247亿元,分别增长20.1%和102.5%。组织1700余家企业参加50场境内外展会,全球“抢单”超5亿美元,绍兴综保区提前实现“百亿百强”目标,荣获全省十佳外贸强县(市、区)。

在全省率先设立香港、德国、日本等3个驻外商务联络处,与23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在外投资企业增至46家。全区实际使用外资1976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8%,实到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个。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9%。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23.1%,增长37.9%,拉动全部投资增长7.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76.9%,增长3.6%,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0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21.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3.4%,民间项目投资增长27.2%,能源交通和水利投资下降1.3%。全年23个省“千项万亿”项目、12个省重点建设项目、6个省市县长项目100%开工。

全区完成房地产投资457亿元,比上年增长2.3%。商品房销售额378亿元,下降15.1%;销售面积198万平方米,下降10.6%。

 

六、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年末共有小学54所,在校学生66145人,专任教师3415人;初中22所,在校学生25604人,专任教师2062人;幼儿园124所,在校学生30370人,专任教师2445人;特殊教育1所,在校学生341人,专任教师60人。

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提升,完成两湖幼儿园、鹤池苑幼儿园四季园区等幼儿园建设,新增学位1800个。完成中小学新建、扩建工程,新增学位4290个。改造卫生间300间,更新电脑1500台、多媒体300套,提档升级公办幼儿园卫生间1284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过渡校区首批师生入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区外名师5名、招聘教师144名。

创新质效加速提升,全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54家,关键技术攻关数、科技项目申报数全市第一。全年专利授权量533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813件。全社会R&D经费投入比重首次突破3.0大关(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87.3%;规模以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7.3% 。

 

七、文化、体育和卫生

 

年末有“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90个、城市书房17家、文化驿站4个。全年开展文艺赋美常态化活动18432场、群众文化惠民演出进基层120场,送书下乡88334册次、送展览讲座下乡240场、文化走亲22场。

新建14个基层体育场地设施,6公里环浙步道及90公里健身步道,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8平方米。完成“水乡孩子会游泳”培训1552人,办好“迎亚运”群众体育赛事(活动)300场,大型线上健身赛事2场,承办第二届中国国际象棋冠军赛、长三角城市空竹邀请赛暨长三角城市空竹联盟成立仪式等品牌赛事(活动)。向省队输送优秀运动员16人。获得市运会赛前金牌154.45枚,总分3226.125,均列全市第2。

年末有执业医师(助理)2320人,护士2215人,家庭医生签约率60.72%。千人托位数4.34个,比上年增加0.93个。全年城乡居民同质同标免费健康体检23.73万人,完成率150.19%。0-3岁儿童发育筛查率93.04%。结直肠癌筛查任务完成率238.96%、慢阻肺103.40%、老年痴呆106.06%、前列腺癌101.45%、肺癌筛查(CT)103.41%。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根据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3.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6万人。城镇化率84.3%,比上年提高0.61个百分点。全区年末户籍人口82.43万人,其中男性40.04万人,女性42.39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8.6%和51.4%。全区人口出生率4.20‰、死亡率9.03‰,人口自然增长率-4.82‰。

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40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596元,增长5.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66元,增长7.3%。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3,保持全市最好、全省优秀。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2629元,增长7.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增长7.2%、9.7%。

全年民生事业投入7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1%、历年最高,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开展职业培训5.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2%。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720430人,比上年末增长1.3%。累计帮扶重点群体2.44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06个。累计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1387万元,惠及1.82万人次;发放失业金16313万元,涉及8.75万人次;发放失业补助金686万元,涉及0.78万人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00套,改造老旧小区30个。

 

九、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

 

建立健全三级田长制、林长制组织体系,形成守护自然、保护资源工作合力。绍兴鉴湖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当年启动、当年创成”。

精准实施大气治理,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53,PM2.5浓度30微克/立方米,AQI优良率87.4%;37个县控及以上断面Ⅰ至Ⅲ类水占比100%;安全地块利用率保持100%。

创新推行“马路办公”“古城大扫除”机制,示范打造“最清洁”单元44个、“席地而坐”示范区域29个,城市管理、垃圾分类保持全市第一、全省优秀,获评“中国城市精细化管理创新典范”和“2023美丽中国最美城区”。

全年事故数、亡人数较前三年平均分别下降47%、52%,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实现平安建设“十八连冠”。

 

 

说明:

1、本公报所列2023年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越城区统计年鉴》数为准。

2、本公报越城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绝对额以实辖口径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以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法人工业企业。

4、限额以上批发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法人单位。

5、限额以上零售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法人单位。

6、限额以上住宿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法人单位。

7、限额以上餐饮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法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