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应对多重风险挑战,全县经济总量持续扩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一、综合

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7.74 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7 亿元,比上年增长6.0 %;第二产业增加值10.52 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第三产业增加值26.95 亿元,比上年增长6.2 %。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结构为21.52:22.04:56.45。第一二三产业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8.4%、24.1%和57.5%,分别拉动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3、1.7和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962元,比上年增长9.4%。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4.1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6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2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27‰;死亡人口0.3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10.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2‰。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10.9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3.2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7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县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32.09%,比上年末提高2.03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032人,其中,失业再就业75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5%。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1.2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输转6.2万人。

      二、农业

全县粮食种植面积 56.42万亩,比上年增长0.12%;油料种植面积 6.62万亩,比上年增长4.69%;蔬菜种植面积5.55万亩,比上年增长4.09%。全年粮食总产量16.56万 吨,比上年增长2.83%,其中,夏粮产量5.8万吨,比上年增长4.74%;秋粮产量10.56 万吨,比上年增长1.83%。蔬菜产量4.94万吨,比上年增长8.66%。特色产业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中药材产量2.57万吨,比上年增长10.56%;核桃产量0.4万吨,比上年增长18.25%;花椒产量0.1万吨,比上年增长18.96%。

全年全县肉类总产量0.97万吨,比上年增长19.8%。年末牛存栏0.89万头,比上年增长3.85%;猪存栏5.86万头,比上年下降1.6%;羊存栏2.59万只,比上年增长18.44%;家禽存栏64.93万只,比上年增长5.82%。牛出栏0.26万头,比上年增长4.75%;猪出栏11.48万头,比上年增长10.42%;羊出栏2.54万只,比上年增长30.02%;家禽出栏21.01万只,比上年增长11.6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6%,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1%。分门类看,制造业比上年增长7%;采矿业比上年增长 12.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9.8%。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营业收入12.1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9亿元,比上年增长3.9%;制造业完成2.7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利润总额2.1亿元,比上年增长2.7%;制造业完成利润总额967.5万元,比上年增长43.1%。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5%。年末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4个。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1.6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9.4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5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8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7.05%。分领域看,基础投资同比增长35.1%,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 37.68%,项目投资同比增长40.36%。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2%,

      五、交通和邮电

境内公路331条,其中普通国道1条、高速1条,普通省道7条、县道10条、乡道30条、村道282条。通车总里程2072.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6公里、二级公路60.8公里、三级公路198.7公里、四级公路1722.6公里、等外公路24.4公里。全年全县营运客车完成公路客运量为10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19.7%;客运周转量为10300.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33.8%;全年全县营运货车完成公路货运量为189.8万吨,比上年增长7.3%;货物周转量54198.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6.6%;全县营运车辆完成公路运输总周转量55228.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8.3%。全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441.86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1037.18万元、移动业务总量13888.15万元、联通业务总量1739万元、邮政业务总量3777.53万元。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8亿元,比上年增11.1 %。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3亿元,比上年增11.7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0.4亿元,比上年增长9.4%;餐饮收入1.28 亿元,比上年增长27.4%。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比上年增长51.5 %,烟酒类比上年增长149.8 %,汽车类比上年增长60.4%。全县外贸出口总额完成 540万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81亿元,比上年下降10.7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亿元,比上年增长6.10 %。完成税收收入1.45亿元,比上年下降1.36 %,其中:增值税0.57亿元,比上年增长5.56%;企业所得税0.17亿元,比上年增长 13.33%;个人所得税0.05 亿元,比上年下降61.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95亿元,比上年增长 6.5%。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5.5亿元,较年初增加20.03亿元,增长12.9%;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4.17亿元,较年初增加12.15亿元,增长16.9%。贷存比47.96%。

全年全县保险业累计实现保险保费收入17870万元,同比增长14.7%;赔付支出5330万元,同比增长1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245万元、同比下降0.8%,赔付支出4833万元、同比增长14.3%;人身险保费收入9625万元、同比增长32.7%,赔付支出497万元、同比增长96.4%。

八、教育、文化和旅游

年末学校总数437所(含教学点115个),教职工4937人。其中,专任教师4837人。在校学生数74702人,其中:小学在校生34409人、初中生18130人、高中生7841人、中等职业学校2423人、幼儿园1189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初中入学率100%。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分别为100%、100%、94.11%。全县普通高中招生2647人,比上年增长2.2%;初中招生6140人,比上年下降0.52%;小学招生5305人,比上年增长5.89%。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423人,比上年下降6.41 %。

年末全县共有国有文艺院团1个,全年演出200场,观众达8万人次;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达10万余册;全县共有博物馆(纪念馆)2 个,其中:博物馆1个,纪念馆1 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截至2023年底,博物馆纪念馆藏品数量2398 件/套,其中文物藏品数量 1975件/套,一级文物14 件/套,二级文物63 件/套,三级文物192件/套。全县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8.08 %和98.88%。全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80.11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676.8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6 亿元,比上年增长 617.7%。

     九、卫生

年末全县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414个。其中,县级以上综合医院 1  个、中医院  1 个、妇幼保健机构  1 个、疾控机构  1 个、中心血站  0 个、乡镇卫生院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个、村卫生室 384个、健康教育所1个。拥有病床位 1597  张,共有卫生人员155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89人、其他人员263人。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助理)医师  434 人、注册护士 521 人、药师(士)53 人、技师(士) 60人、其他 238人。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98.2元,同比增长6.6%,其中,工资性收入18443.6元,同比增长7.6%;经营净收入4113.8元,同比增长4.3%;财产净收入1476.1元,同比增长7.6%;转移净收入6764.7元,同比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89.2元,同比增长8.4%,其中,工资性收入2890元,同比增长9.5%;经营净收入2387.2元,同比增长2.9%;财产净收入19.5元,同比增长11%;转移净收入4892.4元,同比增长10.6%。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3.02,比去年同期缩小0.05。

年末全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15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2792人,城乡居民月人均领取养老金144.1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313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17926人,最生活保障对象3.19万人,发放低保金1.43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97万人,发放低保金1.26亿元。

      十一、水利、环境保护与应急管理

全年总用水量1067.47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量530.2万立方米、农业用水量514.63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19.54万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用水量 3.1万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15.51立方米/每人(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现有环境监测站1个。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地表水、饮用水达标率均达到100%;城区区域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7.81分贝 ,夜间52.17分贝。交通干线昼间65.4分贝,夜间59.8分贝。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3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0.45万元,同比事故起数和受伤人数持平,死亡人数下降25%,直接经济损失上升44%。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西和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23》为准。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地区生产总值相关指标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经国家、省统计部门修订后的2018年数据为基数计算。

5.本公报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数据均为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

6.交通、邮电、旅游、招商、外经、环保、安监、财政、金融、保险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