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全县上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拼经济、抓发展”的要求,在应对挑战中改革创新,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奋进,积极因素不断累积,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67759万元,同比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76947万元,较上年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08894万元,较上年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81918万元,较上年增长4.6%,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实现81200万元,同比增长5.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实现67236万元,同比增长7.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实现16124万元,同比增长10.4%;金融业增加值实现168804万元,同比增长9.3%;房地产业增加值实现275834万元,同比增长6.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实现858516万元,同比增长2.8%。三次产业占比为20.12:28.21:51.67。
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全年全县10项省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4项重点监测民生项目、6项市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8项县定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圆满落实或超额完成。经评估认定,全年建设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3所;完成9个农村学校提质改造;开工建设城镇老旧小区15个;完成农村改厕2800座;实现普通门诊异地结算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全覆盖;农村适龄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17000人;完成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550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600元/月提高到650元/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4620元每年提高到5000元每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到80元;实施13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39户;农村公路提质改造80.02公里,农村公路安防设施完成建设45.66公里,普通国省道安防精细化提升15公里;新增蓄水能力76万方;完成4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规范化建设
二、农业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1073953.6万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农业总产值682411.9万元,增长5.6%,林业总产值28386.6万元,增长10.3%,牧业总产值302774.7万元,下降1.9%,渔业总产值33244.5万元,增长6.9%,服务业总产值27135.8万元,增长8.3%。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2.55千公顷,增长0.28%,粮食总产量52.86万吨,增长1.58%。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6078.3公顷,成灾面积1653.9公顷,绝收517公顷。
表1 2023年隆回县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2023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万吨 | 52.86 | 1.58 |
油料 | 吨 | 21894.03 | 9.9 |
烤烟 | 吨 | 4284 | 3.52 |
茶叶 | 吨 | 289.07 | 4.8 |
水果 | 吨 | 75376 | 4.9 |
蔬菜 | 吨 | 643757 | 3.93 |
畜牧生产保持平稳。全县生猪存栏49.78万头,能繁母猪存栏4.76万头,生猪出栏81.58万头;肉牛存栏6.37万头,肉牛出栏2.64万头;肉羊存栏7.02万头,肉羊出栏10.97万头;家禽存栏369.43万只,家禽出栏577.77万只。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创建省级示范社及重点支持合作社7家,省级示范农场7家。成功申报市级示范合作社1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5家。全县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5家,市级龙头企业52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总体向好。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87.21亿元,同比增长10.3%(核减基数)。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全县年末规模工业企业达2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46.36亿元,同比增长11.98%;完成销售产值244.24亿元,同比增长15.4%。
规模工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44.23亿元,同比增长13.31%;利润总额11.18亿元,同比增长17.07%;利税总额17.41亿元,同比增长15.52%。
表2 2023年隆回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2023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中成药 | 吨 | 955 | 77.5 |
精制药 | 吨 | 621 | 53.7 |
服装 | 万件 | 385 | 17.4 |
鞋 | 万双 | 2738.9 | -11.5 |
充电桩 | 个 | 2388 | 1810.4 |
建筑业增势向上。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67275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全县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27家,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52051万元,同比增长6.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艰难前行。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6.2%。第一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为2.6%,第二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为41.6%,第三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为55.8%。在总计中:国有企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为14.8%;民间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为78.3%。
项目建设推进缓慢。全县开工建设投资项目176个,其中本年新开项目105个,完成投资额同比下降10%。全年开工建设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67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39个,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3.1%。
房地产业销售升温。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2.49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商品房销售面积53.8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2%。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保持稳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0482.2万元,同比增长6.5%。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实现597461.4万元,同比增长8.2%;限额以下零售额实现1223020.8万元,同比增长5.6%。限额以上零售额中,从区域看:城镇地区实现563044.1万元,同比增长8.3%,乡村地区实现34417.3万元,同比增长6.2%;从行业看:批发业实现50627.3万元,同比增长6.4%;零售业实现327145.8万元,同比增长7.5%;住宿业实现23121.2万元,同比下降6.4%;餐饮业实现24621.6万元,同比增长15.7%。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实际使用内资86.5亿元,同比增长18.4%,利用外资172.5万美元。全年累计签约招商项目30个,签约总金额106.1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投资总额103.46亿元。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1家。
外经外贸有序推进。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2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总额13.2亿元。
六、邮电和旅游
邮电事业平稳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5016.44万元,同比增长4.1%,函件1.83万件,报刊期发数432.68万份,报刊流转额1401.42万元,集邮9.89万枚。
旅游事业势头强劲。全年共接待游客813.26万人次,旅游收入90.26亿元。举办第二届邵阳旅游发展大会,打造瑶王古寨非遗展厅和崇木凼“一户一场景”建设。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183620万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5202万元,同比增长8.76%,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4%,其中:税收收入87740万元,同比增长11.87%,非税收入37462万元,同比增长2.11%,上划中央财政收入46824万元,同比增长28.19%,上划省级财政收入11594万元,同比增长237.62%。
公共财政支出(一般预算支出)715512万元,同比增长3.39 %,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13663万元,较上年增长7.02%;教育支出172233万元,较上年增长1.9%;医疗卫生支出53055万元,较上年下降48.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3866万元,较上年增长23.55%。
金融信贷运行健康。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74.63亿元,比年初增加52.5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99.74亿元,比年初增加53.93亿元。各种本外币贷款余额336.28亿元,比年初增加59.40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24.66亿元,较年初增加43.63亿元。
保险业良好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0808.2万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7892.5万元,健康险保费收入3181.1万元,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930.7万元,财产险保费收入4070.7万元。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23365.0万元,其中:寿险给付5466.5万元,健康险赔款和给付1627.87万元,意外伤害险赔款和给付587.4万元,财产险赔款和给付2570.9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县各类学校单位数629所,其中:职业中学3所,普通中学75所,普通小学258所,幼儿园293所。在校学生208046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9080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87457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8791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数23590人。
科技创新赋能发展。全年专利授权总数49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4件。全年成功申报科技特派员项目2个,组织申报市级科普示范基地2个,省级科普项目2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年末拥有文化站25 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14.3万册,文化馆1个,共有县级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15座,有线电视用户26.5万户,乡及乡级以上农村有线广播站数 25个,农村有线广播入户率92%。完成花瑶呜哇山歌传习基地设备添置和呜哇山庄传习基地升级改造。完成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梅山油龙习俗、花瑶山歌、隆回农民画已通过评审进入公示。
卫生事业稳定发展。全年全县卫生经费18.28亿元,较上年下降16.3%。全县卫生机构881个(含村卫生室),其中专科疾病防治、妇幼保健、疾控中心各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633张。卫生技术人员6332人,其中医生2481人,护师、护士3102人。
体育事业成绩喜人。全县体育事业经费投入289万元,拥有体育场地1595个,其中体育馆11座,运动场1455个,游泳馆13个,各种训练房83个。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15次,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人数41.08万人,其中:女性27.21万人。全年获得全国比赛奖牌2枚,省级比赛奖牌20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负增长。2023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28.07万人,常住人口98.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1‰,死亡率为8.59‰,自然增长率为-2.28‰。城市化率44.93%。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50元,同比增长7.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777元,较上年增长4.5%。城镇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206元,同比增长4.2%。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14台,电脑80台,空调72台,移动电话260 部,冰箱102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87元,比上年增长9.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029元,比上年增长6.5%。年末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00台,移动电话195部,冰箱88台,空调9台。
社会保障体系取得实效。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3.1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3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6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8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7.02万人。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年内城镇新增就业5074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33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64 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6679人,建设就业帮扶车间135个,吸纳就业7790人。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共开发护林员、保洁员、村协管员、光伏发电管护员、公路养护员、质量安全监督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5089个。
社会福利持续加强。享受救济的城乡困难户人次数28594人次,城镇低保人数2309人,农村低保人数26285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335.1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与应急管理
资源相对稳定。土地总面积2867.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7449.31公顷,园地6260.91公顷,林地169732.81公顷,草地249.28公顷,湿地162.8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1536.46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507.63公顷,水域面积7398.82公顷。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平均气温18.5℃,年降水量900.2毫米,年极端最高气温37.5℃,年极端最低气温-4℃。空气质量达标率94.8%,地表水质达标率100%。
安全生产事故下降。全县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2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070人。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凡与本公报不一致的部门统计数据,以本公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