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油市2022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决策部署,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保持经济增长,提升发展质量,推进创新驱动,为江油“挺近全国百强、再创县域辉煌”、奋力谱写现代化新篇章提供有力保障。

综  合

经济总量突破600亿元大关。经绵阳市统计局审定,2022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601.31亿元,可比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0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80.55亿元,增长4.5%;其中工业增加值230.79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258.68亿元,增长3.3%。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3:46.7:43。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3.7%、47.5%和38.8%,分别拉动GDP增长0.5、1.9和1.5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持续发展。我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60.83亿元,增长1.9%,占GDP比重为60%。民营经济增加值中第一产业7.44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184.29亿元,下降0.3%;第三产业169.09亿元,增长4%。其中: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39.91亿元,增长0.9%。

 

基本单位有序增长。2022年末,全市共有基本单位9931个,比上年增加816户,增长8.9%。其中,法人单位8984个,较上年增加793户,增长9.7%,企业法人单位7301户,比上年增加742户,增长11.3%。“四上”企业法人497户,比上年增加42户。分专业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7户,资质内建筑业企业63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95户,房地产企业54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48户。

百强县争创工作进入冲刺阶段。2022年度,江油市全国县域经济排位从2021年的119位提升至106位。夯实力量、集中攻坚,从部门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召开推进江油市争创全国百强县工作联席会议7次,形成《江油市争创全国百强县任务清单》和《补充清单》。向省政府争取到省级百强县培育资金2960万元,抽水蓄能发电站、绵阳第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站(江油市)等重大项目进入省级专项规划,江油特冶新材料产业纳入四川省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十四五”发展指南;推动绵阳印发《江油市争创全国百强县工作实施方案》,给予江油主导产业培育、重大项目实施、重大平台建设、财金支持、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23条高含金量的绵阳配套政策。省发改委将江油市纳入全省2023年两个重点培育支持县,全力支持江油争创全国百强。积极借智借力,强化赛迪合作,通过更深入合作方式,激发江油经济发展活力,赛迪顾问发布2022投资竞争力百强县榜单,江油位列第90位。

农  业

农村经济总体平稳。2022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04.27亿元,增长4.4%;实现增加值70.66亿元,增长4.3%。全年粮食总播面69.7万亩,粮食总产量28.6万吨;其中大春粮食产量24.1万吨,小春粮食产量4.5万吨。生猪出栏63.07万头,家禽出栏1271万只;猪肉产量4.46万吨,禽蛋产量2.43万吨。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1.02万亩,田间机耕道路8200公里,配套改造渠系1.7万公里,新改建提灌站1480座,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8万亩,整治撂荒地4948亩。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2.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以上。PM2.5平均浓度为31.9微克每立方米; PM10平均浓度为55.1微克每立方米;臭氧平均浓度141.6微克每立方米,上升11.5%;二氧化硫平均浓度6.1微克每立方米,改善33%;二氧化氮平均浓度23.3微克每立方米,改善7.2%;一氧化碳平均浓度0.9毫克每立方米,改善10%。优良天数341天,优良天数率为93.4%,增加0.5%,重污染天持续清零。

脱贫回头看及乡村振兴有序推进。2022年,对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回头看”工作进行全面督导。全市排查4610人,排查行政村182个,走访农户74247户,做到全市脱贫户、监测户及行政村全覆盖,涉及核查内容全覆盖。全年共使用防止致贫返贫预警基金24.52万元,惠及16户54人。审批拨付2022年春季雨露计划补助资金79.95万元,惠及533名学生。申报“天府乡村”公益品牌商家两家,消费帮扶产品销售金额约1.8亿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做到“应贷尽贷,应代偿尽代偿”,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280.23万元,贷款余额1635.48万元。共贴息42.4万元,小额信贷分险基金代偿本金及利息4.76万元。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22年,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达到237户,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655.86亿元、增长4.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1%。先进材料、清洁能源、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产值分别增长12.5%、59.4%、11.6%和15.3%。食品医药和轻纺、化工等其他类下降11%和37.9%。绵阳市级军民融合企业37户、省级军民融合企业35户,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2亿元,增长21.3%。

产品产量全面增长。粗钢产量26.45万吨、钢材56.89万吨、锻件16.09万吨、水泥531.58万吨、碳酸钙2458.02万吨、酱油2.39万吨,锻件和碳酸钙产量分别增长5.3%和37%,粗钢、钢材、水泥和酱油产量分别下降6.2%、9.4%、10.1%和13%。

工业能耗及效益。综合能耗增长34.8%,发电量增长78.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632.95亿元,增长3.2%,产销率96.5%。其中:轻工业下降29.5%,重工业增长11.4%。规模工业企业亏损15户,亏损面6.3%。实现营业收入577.7亿元,增长6.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9.63亿元,下降5.8%,利润率3.6%。

 

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22年,全市资质内总专包建筑企业63户,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6.67亿元,增长9%。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727.8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41.74万平方米,销售面积92.96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增长。2022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投资总量占绵阳的比重为11.4%。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4.3%,第二产业增长10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1.2%。按投资构成分,工业投资增长109.3%,技改投资增长88.1%,民间投资下降6.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65.2%,建安工程投资下降1.3%。

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022年,我市新增入库投资项目236个,计划总投资174.89亿元;在库投资项目396个,库余投资额80亿元。融通锂电池项目、惠科铜箔项目取得节能审查批复,江油市第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完成省级节能验收。国能江油2×700MW9H级燃气-蒸汽联合发电机组工程、川西北气矿中坝须二气藏储气库、元坝—德阳输气管道工程、鸿飞城区第二储配站等重大能源项目有序推荐。

 

商贸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略有下降。2022年,全市实现社消零总额221.6亿元,下降2.2%。其中:238户限上批零住餐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37亿元,增长4.5%,限上占比13.3%。城镇实现零售额110.35亿元,下降2.2%;乡村实现零售额111.25亿元,下降2.3%。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收入1190.1万元。

多举措促消费稳经济。开展以“绵品出川”活动“借台唱戏”,持续开展“城市形象推广、产业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销”活动,厦门、东莞、苏州三场活动累计参展企业31家次,签约意向合同43个,签约金额28.7亿元,销售产品3100万元,持续完善《推进江油肥肠百亿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江油肥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组织我市240余家重点限上零售、餐饮、住宿、重点商业综合体、A级景区和重点景区参与发放“悦享江油·游购诗城”江油专属消费券4500万元,撬动消费超1亿元。

进出口总额及到位资金。2022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3520万元,其中:进口总额563万元,出口总额42956万元。全年引进5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5个、签约金额259.8亿元,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90亿元,实现利用外资1675.5万美元。

 

着力推进“李白故里”文旅品牌。2022年,我市顺利完成天府旅游名县复核验收。积极申报天府旅游名牌,青莲镇诗仙村被评为四川省第三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华强方特(绵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集体。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扎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入实施李白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全年累计开展李白文化宣传普及活动20余场,开设李白文化大讲堂4次,举办专题展览9场,展出展品近1000件。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建设稳步推进。2022年,我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319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87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8公里)。年末,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115辆,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为100%。

通讯业务收入稳定发展。全年实现电信业务收入6.86亿元,增长7.2%。2023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2.35万户,增长9.3%;移动电话用户112.67万户,增长8%;互联网用户36.33万户,增长9.1%。

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平稳运行。2022年,我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0.05亿元,增长2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53亿元,增长16.2%。

 

保险业略有下降。2022年,我市各类保险保费收入13.61亿元,下降5.7%。其中人身保险9.06亿元;财产保险4.55亿元。

存贷款余额平稳增长。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10.4亿元,增长8.1%。个人存款余额611.25亿元,增长13.1%。各项贷款余额456.43亿元,增长12.2%。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工作扎实推进。2022年,新增绵阳科技型中小企业64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总数达到135户,转化重点科技成果15项,技术合同交易认定登记额3.62亿元。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21-2022学年,全市有各类学校164所,在校学生9.12万人,专任教师4590人。其中幼儿园102所,在园(班)幼儿2.05万人;小学42所,在校学生3.64万人,专任教师2222人。初中14所,在校学生1.79万人,专任教师1244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1.22万人,专任教师879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4426人,专任教师22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17人,专任教师21人。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上线率稳中有升,“低进高出”成效卓越,考入清华、北大5人,香港中文大学1人,空军航空大学1人。高中教育连续17年荣获绵阳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特等奖。

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2年末,全市有剧场1个,公园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AAAA景区5个,国家级AAA景区1个,图书馆1个,藏书29.3万册,博物馆3个,文物保护点及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94个,全市有电影院8个,广播综合覆盖率100%,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城乡公共卫生事业有序推进。2022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86个,其中:医院22个、乡镇卫生院2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7个、诊所226个、村卫生站390个、其他医疗卫生机构6个,共有医院病床位7764张;卫生机构从业人员6761人,其中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558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519人,注册护师、护士2771人。全年医院门诊人次600.72万人次。

守牢防控底线,优化发展环境。面对疫情,排查“入川即检”183万余人,核酸即采即检132万余人次;全年隔离管控重点人群2.37万余人次,医疗机构、隔离场所院“零感染”;多轮全域全员、区域全员及重筛高效开展,累计采检约2642.1万余人次;先后派出20批次1153名采样人员、5批次37名检测人员逆行出征,支援海南、成都、遂宁、阿坝州等地,圆满完成外援防控任务。累计接种疫苗179.75万剂次。着力提升核酸采检、转运隔离、流调溯源、医疗救治等防控能力成功处置“T7客列”、双河“06.10”混采阳性、“10·03”疫情等突发事件。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省十四运会,江油籍运动健儿勇夺10金4银7铜优异成绩;江油校园女足发展模式写入《中国女子足球改革发展方案(2022-2035)》,我市作为省内唯一县级代表参加全国校园足球工作(视频)会,并作了经验交流,涌现出女子足球国家队队员张琳艳、万佳瑶,U17女子足球国家队员王粒橙,U16女子足球国家队队员缑丽君;女子钢架雪车国家队运动员黎禹汐(参加2022北京冬奥会,绵阳参加冬奥第一人)。代表绵阳在省十四运会上斩获10金4银7铜优异成绩。

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户籍人口:2022年末,据公安人口年报显示,全市户籍总人口84.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0.7万人,城镇人口33.7万人;男性人口42.7万人,女性人口41.7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2.4:100。计生人口年报显示,全市出生人口3993人,死亡人口8046人,人口出生率5.5‰,死亡率1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5.6‰。

常住人口: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3.0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58%,较上年提升1.54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稳步增收。2022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5152元,增加1766元,增长5.3%,人均消费支出22919元,增长3.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3544元,增加1970元,增长4.7%,人均消费支出26078元,增长3.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4151元,增加1486元,增长6.6%,人均消费支出18778元,增长4.2%。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2022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6.4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19万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0.4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4万人,失业险参保人数5.8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9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166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37人;脱贫人口就业1.32万人;1158家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金额1574万元,惠及企业职工3.1万人;三项社保费缓缴95家企业3332万元;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减征1.29亿元,惠及企业2873家。安置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1479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48万人。

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22年末,全市拥有各种养老机构34家,床位4867张。社会福利院1家,床位数550张,社区服务设施71个。2022年完成2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提高到700元/人;农村低保月保障标准提高到500元/人;城市特困供养标准提高到月人均910元;农村特困供养标准提高到月人均650元。向全市低保、特困对象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111.94万元。向城乡低保、特困、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价格临时补贴84.42万元。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2011-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增长速度及三次产业结构为依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订后的数据;2019及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及三次产业结构为最终核实数,2022年为快年报数据。

3.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2015-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了修订。

4.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包括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5.公园5个(西山公园、太白公园、让水河湿地公园、体育主题公园和明月岛公园);国家级AAAA景区5个(李白纪念馆、窦圌山、佛爷洞、大康爱情谷、李白故居);国家级AAA景区1个(中国酱文化博览园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窦圌山—佛爷洞、乾元山、李白故居);博物馆3个(江油市博物馆、江油市李白纪念馆、王右木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37个(国家级3处:云岩寺、老君山古硝洞遗址、青林口古建筑群,省级11处:太白故居、红军胜利纪念碑、河西普照寺、大水洞遗址、文胜普照寺、王右木故居、蜚英塔、牛雪樵德政坊、南雁塔、阴平遗址、川陕省重华县苏维埃旧址,市级5处,县级18处)。

6.2022年增加及减少的学校:新增小学1所(江油市汇丰路小学),新增幼儿园3所(江油市建南幼儿园、江油市涪滨幼儿园、江油市远太城幼儿园)。减少中职教育学校1所(江油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减少小学4所(江油市贯山小学、江油市武都镇阳亭中心小学校、江油市文胜中心小学校、江油市义新小学);减少幼儿园4所(江油市新安镇希望幼儿园、江油市二郎庙镇小精灵幼儿园、江油市云集私立全华幼儿园、江油市星宝贝幼儿园)。

7.公报中各项指标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江油统计年鉴-2022》为准。

8.公报中林业、农业、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财政、保险、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脱贫攻坚、人口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决策部署,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保持经济增长,提升发展质量,推进创新驱动,为江油“挺近全国百强、再创县域辉煌”、奋力谱写现代化新篇章提供有力保障。

综  合

经济总量突破600亿元大关。经绵阳市统计局审定,2022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601.31亿元,可比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0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80.55亿元,增长4.5%;其中工业增加值230.79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258.68亿元,增长3.3%。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3:46.7:43。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3.7%、47.5%和38.8%,分别拉动GDP增长0.5、1.9和1.5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持续发展。我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60.83亿元,增长1.9%,占GDP比重为60%。民营经济增加值中第一产业7.44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184.29亿元,下降0.3%;第三产业169.09亿元,增长4%。其中: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39.91亿元,增长0.9%。

 

基本单位有序增长。2022年末,全市共有基本单位9931个,比上年增加816户,增长8.9%。其中,法人单位8984个,较上年增加793户,增长9.7%,企业法人单位7301户,比上年增加742户,增长11.3%。“四上”企业法人497户,比上年增加42户。分专业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7户,资质内建筑业企业63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95户,房地产企业54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48户。

百强县争创工作进入冲刺阶段。2022年度,江油市全国县域经济排位从2021年的119位提升至106位。夯实力量、集中攻坚,从部门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召开推进江油市争创全国百强县工作联席会议7次,形成《江油市争创全国百强县任务清单》和《补充清单》。向省政府争取到省级百强县培育资金2960万元,抽水蓄能发电站、绵阳第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站(江油市)等重大项目进入省级专项规划,江油特冶新材料产业纳入四川省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十四五”发展指南;推动绵阳印发《江油市争创全国百强县工作实施方案》,给予江油主导产业培育、重大项目实施、重大平台建设、财金支持、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23条高含金量的绵阳配套政策。省发改委将江油市纳入全省2023年两个重点培育支持县,全力支持江油争创全国百强。积极借智借力,强化赛迪合作,通过更深入合作方式,激发江油经济发展活力,赛迪顾问发布2022投资竞争力百强县榜单,江油位列第90位。

农  业

农村经济总体平稳。2022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04.27亿元,增长4.4%;实现增加值70.66亿元,增长4.3%。全年粮食总播面69.7万亩,粮食总产量28.6万吨;其中大春粮食产量24.1万吨,小春粮食产量4.5万吨。生猪出栏63.07万头,家禽出栏1271万只;猪肉产量4.46万吨,禽蛋产量2.43万吨。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1.02万亩,田间机耕道路8200公里,配套改造渠系1.7万公里,新改建提灌站1480座,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8万亩,整治撂荒地4948亩。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2.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以上。PM2.5平均浓度为31.9微克每立方米; PM10平均浓度为55.1微克每立方米;臭氧平均浓度141.6微克每立方米,上升11.5%;二氧化硫平均浓度6.1微克每立方米,改善33%;二氧化氮平均浓度23.3微克每立方米,改善7.2%;一氧化碳平均浓度0.9毫克每立方米,改善10%。优良天数341天,优良天数率为93.4%,增加0.5%,重污染天持续清零。

脱贫回头看及乡村振兴有序推进。2022年,对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回头看”工作进行全面督导。全市排查4610人,排查行政村182个,走访农户74247户,做到全市脱贫户、监测户及行政村全覆盖,涉及核查内容全覆盖。全年共使用防止致贫返贫预警基金24.52万元,惠及16户54人。审批拨付2022年春季雨露计划补助资金79.95万元,惠及533名学生。申报“天府乡村”公益品牌商家两家,消费帮扶产品销售金额约1.8亿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做到“应贷尽贷,应代偿尽代偿”,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280.23万元,贷款余额1635.48万元。共贴息42.4万元,小额信贷分险基金代偿本金及利息4.76万元。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22年,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达到237户,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655.86亿元、增长4.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1%。先进材料、清洁能源、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产值分别增长12.5%、59.4%、11.6%和15.3%。食品医药和轻纺、化工等其他类下降11%和37.9%。绵阳市级军民融合企业37户、省级军民融合企业35户,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2亿元,增长21.3%。

产品产量全面增长。粗钢产量26.45万吨、钢材56.89万吨、锻件16.09万吨、水泥531.58万吨、碳酸钙2458.02万吨、酱油2.39万吨,锻件和碳酸钙产量分别增长5.3%和37%,粗钢、钢材、水泥和酱油产量分别下降6.2%、9.4%、10.1%和13%。

工业能耗及效益。综合能耗增长34.8%,发电量增长78.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632.95亿元,增长3.2%,产销率96.5%。其中:轻工业下降29.5%,重工业增长11.4%。规模工业企业亏损15户,亏损面6.3%。实现营业收入577.7亿元,增长6.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9.63亿元,下降5.8%,利润率3.6%。

 

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22年,全市资质内总专包建筑企业63户,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6.67亿元,增长9%。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727.8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41.74万平方米,销售面积92.96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增长。2022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投资总量占绵阳的比重为11.4%。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4.3%,第二产业增长10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1.2%。按投资构成分,工业投资增长109.3%,技改投资增长88.1%,民间投资下降6.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65.2%,建安工程投资下降1.3%。

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022年,我市新增入库投资项目236个,计划总投资174.89亿元;在库投资项目396个,库余投资额80亿元。融通锂电池项目、惠科铜箔项目取得节能审查批复,江油市第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完成省级节能验收。国能江油2×700MW9H级燃气-蒸汽联合发电机组工程、川西北气矿中坝须二气藏储气库、元坝—德阳输气管道工程、鸿飞城区第二储配站等重大能源项目有序推荐。

 

商贸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略有下降。2022年,全市实现社消零总额221.6亿元,下降2.2%。其中:238户限上批零住餐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37亿元,增长4.5%,限上占比13.3%。城镇实现零售额110.35亿元,下降2.2%;乡村实现零售额111.25亿元,下降2.3%。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收入1190.1万元。

多举措促消费稳经济。开展以“绵品出川”活动“借台唱戏”,持续开展“城市形象推广、产业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销”活动,厦门、东莞、苏州三场活动累计参展企业31家次,签约意向合同43个,签约金额28.7亿元,销售产品3100万元,持续完善《推进江油肥肠百亿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江油肥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组织我市240余家重点限上零售、餐饮、住宿、重点商业综合体、A级景区和重点景区参与发放“悦享江油·游购诗城”江油专属消费券4500万元,撬动消费超1亿元。

进出口总额及到位资金。2022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3520万元,其中:进口总额563万元,出口总额42956万元。全年引进5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5个、签约金额259.8亿元,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90亿元,实现利用外资1675.5万美元。

 

着力推进“李白故里”文旅品牌。2022年,我市顺利完成天府旅游名县复核验收。积极申报天府旅游名牌,青莲镇诗仙村被评为四川省第三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华强方特(绵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集体。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扎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入实施李白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全年累计开展李白文化宣传普及活动20余场,开设李白文化大讲堂4次,举办专题展览9场,展出展品近1000件。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建设稳步推进。2022年,我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319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87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8公里)。年末,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115辆,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为100%。

通讯业务收入稳定发展。全年实现电信业务收入6.86亿元,增长7.2%。2023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2.35万户,增长9.3%;移动电话用户112.67万户,增长8%;互联网用户36.33万户,增长9.1%。

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平稳运行。2022年,我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0.05亿元,增长2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53亿元,增长16.2%。

 

保险业略有下降。2022年,我市各类保险保费收入13.61亿元,下降5.7%。其中人身保险9.06亿元;财产保险4.55亿元。

存贷款余额平稳增长。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10.4亿元,增长8.1%。个人存款余额611.25亿元,增长13.1%。各项贷款余额456.43亿元,增长12.2%。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工作扎实推进。2022年,新增绵阳科技型中小企业64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总数达到135户,转化重点科技成果15项,技术合同交易认定登记额3.62亿元。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21-2022学年,全市有各类学校164所,在校学生9.12万人,专任教师4590人。其中幼儿园102所,在园(班)幼儿2.05万人;小学42所,在校学生3.64万人,专任教师2222人。初中14所,在校学生1.79万人,专任教师1244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1.22万人,专任教师879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4426人,专任教师22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17人,专任教师21人。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上线率稳中有升,“低进高出”成效卓越,考入清华、北大5人,香港中文大学1人,空军航空大学1人。高中教育连续17年荣获绵阳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特等奖。

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2年末,全市有剧场1个,公园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AAAA景区5个,国家级AAA景区1个,图书馆1个,藏书29.3万册,博物馆3个,文物保护点及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94个,全市有电影院8个,广播综合覆盖率100%,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城乡公共卫生事业有序推进。2022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86个,其中:医院22个、乡镇卫生院2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7个、诊所226个、村卫生站390个、其他医疗卫生机构6个,共有医院病床位7764张;卫生机构从业人员6761人,其中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558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519人,注册护师、护士2771人。全年医院门诊人次600.72万人次。

守牢防控底线,优化发展环境。面对疫情,排查“入川即检”183万余人,核酸即采即检132万余人次;全年隔离管控重点人群2.37万余人次,医疗机构、隔离场所院“零感染”;多轮全域全员、区域全员及重筛高效开展,累计采检约2642.1万余人次;先后派出20批次1153名采样人员、5批次37名检测人员逆行出征,支援海南、成都、遂宁、阿坝州等地,圆满完成外援防控任务。累计接种疫苗179.75万剂次。着力提升核酸采检、转运隔离、流调溯源、医疗救治等防控能力成功处置“T7客列”、双河“06.10”混采阳性、“10·03”疫情等突发事件。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省十四运会,江油籍运动健儿勇夺10金4银7铜优异成绩;江油校园女足发展模式写入《中国女子足球改革发展方案(2022-2035)》,我市作为省内唯一县级代表参加全国校园足球工作(视频)会,并作了经验交流,涌现出女子足球国家队队员张琳艳、万佳瑶,U17女子足球国家队员王粒橙,U16女子足球国家队队员缑丽君;女子钢架雪车国家队运动员黎禹汐(参加2022北京冬奥会,绵阳参加冬奥第一人)。代表绵阳在省十四运会上斩获10金4银7铜优异成绩。

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户籍人口:2022年末,据公安人口年报显示,全市户籍总人口84.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0.7万人,城镇人口33.7万人;男性人口42.7万人,女性人口41.7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2.4:100。计生人口年报显示,全市出生人口3993人,死亡人口8046人,人口出生率5.5‰,死亡率1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5.6‰。

常住人口: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3.0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58%,较上年提升1.54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稳步增收。2022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5152元,增加1766元,增长5.3%,人均消费支出22919元,增长3.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3544元,增加1970元,增长4.7%,人均消费支出26078元,增长3.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4151元,增加1486元,增长6.6%,人均消费支出18778元,增长4.2%。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2022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6.4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19万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0.4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4万人,失业险参保人数5.8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9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166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37人;脱贫人口就业1.32万人;1158家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金额1574万元,惠及企业职工3.1万人;三项社保费缓缴95家企业3332万元;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减征1.29亿元,惠及企业2873家。安置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1479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48万人。

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22年末,全市拥有各种养老机构34家,床位4867张。社会福利院1家,床位数550张,社区服务设施71个。2022年完成2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提高到700元/人;农村低保月保障标准提高到500元/人;城市特困供养标准提高到月人均910元;农村特困供养标准提高到月人均650元。向全市低保、特困对象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111.94万元。向城乡低保、特困、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价格临时补贴84.42万元。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2011-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增长速度及三次产业结构为依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订后的数据;2019及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及三次产业结构为最终核实数,2022年为快年报数据。

3.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2015-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了修订。

4.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包括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5.公园5个(西山公园、太白公园、让水河湿地公园、体育主题公园和明月岛公园);国家级AAAA景区5个(李白纪念馆、窦圌山、佛爷洞、大康爱情谷、李白故居);国家级AAA景区1个(中国酱文化博览园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窦圌山—佛爷洞、乾元山、李白故居);博物馆3个(江油市博物馆、江油市李白纪念馆、王右木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37个(国家级3处:云岩寺、老君山古硝洞遗址、青林口古建筑群,省级11处:太白故居、红军胜利纪念碑、河西普照寺、大水洞遗址、文胜普照寺、王右木故居、蜚英塔、牛雪樵德政坊、南雁塔、阴平遗址、川陕省重华县苏维埃旧址,市级5处,县级18处)。

6.2022年增加及减少的学校:新增小学1所(江油市汇丰路小学),新增幼儿园3所(江油市建南幼儿园、江油市涪滨幼儿园、江油市远太城幼儿园)。减少中职教育学校1所(江油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减少小学4所(江油市贯山小学、江油市武都镇阳亭中心小学校、江油市文胜中心小学校、江油市义新小学);减少幼儿园4所(江油市新安镇希望幼儿园、江油市二郎庙镇小精灵幼儿园、江油市云集私立全华幼儿园、江油市星宝贝幼儿园)。

7.公报中各项指标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江油统计年鉴-2022》为准。

8.公报中林业、农业、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财政、保险、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脱贫攻坚、人口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