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紫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严峻的经济发展环境,紫阳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措施落地见效,全县经济承压前行,全年经济总量稳定在百亿大关,投资、消费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8.78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02亿元,增长3.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4%;第二产业增加值42.32亿元,下降6.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9%;第三产业增加值46.45亿元,增长2.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7%。

人均生产总值42140元,比上年下降0.4%。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1.0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6.1%,占比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8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农业增加值15.59亿元,增长2.9%;林业增加值0.36亿元,增长9.4%;牧业增加值3.38亿元,增长3.5%;渔业增加值0.7亿元,增长3.5%。

全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5.7万亩,同比下降0.8%;其中,夏粮24万亩,下降1.0%;秋粮31.7万亩,下降0.7%。全年油料种植面积8.9万亩,增长0.9%,产量1.1万吨,增长2.3%。

 202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9.6 -8.2
  其中:夏粮 万吨 4.4 持平
油料 万吨 1.1 2.3
其中:油菜籽 万吨 0.91 3.1
蔬菜 万吨 26.8 4.4
园林水果 8242 5.3
茶叶 10011 5.1
中药材 8406 5.0

蔬菜保供稳定,全年蔬菜及食用菌种产量26.8万吨,增长4.4%;特色产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5.9万亩,增长1.2%,茶叶产量10011吨,增长5.1%。

全县森林覆盖率64.5%。全县林地保有量277.6万亩,森林面积217.1万亩,森林蓄积量526.6万立方米。

全年肉类总产量2.22万吨,比上年增长1.3%。禽蛋产量5300.4吨,增长1.16%。全年生猪出栏24.1万头,增长1.2%,羊出栏5.1万只,增长0.8%。家禽出栏77.8万只,增长0.01%。年末生猪存栏16.5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0%;牛存栏5866头,增长0.02%;羊存栏6.5万只,下降1.87%;家禽存栏60.1万只,增长0.02%。全年水产品产量6625吨,比上年增长6.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6.01亿元,比上年下降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5.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59.7%,制造业下降3.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67.8%。支柱行业产值“三升三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0.3%;食品制造业增长8.8%;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163.8%;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下降5.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6.4%;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33.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89.71亿元,比上年下降13.3%;营业利润12.42亿元,下降17.6%。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3亿元,比上年增长 0.1%。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 7.49亿元,比上年下降11.5%,签订合同额10.34亿元,增长20.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08万平方米,下降16.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9.1 %;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4.3%,其中工业投资下降14.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1%。全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5%,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4.6%,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79.9%,文化产业投资下降 12.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2.08亿元,比上年下降79.9%。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 20.19万平方米,下降25.1%。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00 %。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393平方米。

五、交通和邮电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12万吨,比上年增长6.0%;货物运输周转量4470万吨公里,增长5.0%。旅客运输总量138.62万人,增长5.0%;旅客运输周转量6998万人公里,增长4.0%。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6.36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7.65万户。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7 亿元,比上年增长4.6%。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31.51亿元,增长4.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55亿元,增长4.7%。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38.33亿元,增长4.8%;餐饮收入7.74亿元,增长3.2%。在限额以上企业16类商品零售额中,6类增长,8类下降。其中,煤炭及制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中西药品类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0.3%、27.2%、21.3%;受疫情影响,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36.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26.2%,化妆品类下降7.6%。

七、 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值0.22亿元,同比下降19.9%。

八、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6.44亿元,同比增长10.4%,比年初增加14.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0.31亿元,同比增长15.5%,比年初增加8.10亿元。

全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0.79亿元,比上年下降2.0%。其中,财产险0.24亿元,增长3.9%;人身险0.32亿元,下降1.5%,累计赔付支出0.49亿元,比上年下降12.5%。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0.16亿元,下降6.1%;人身险赔付支出0.18亿元,增长7.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招生244人,在校生1172人。

全县共有幼儿园33所,入园幼儿2261人,在园幼儿7581人;小学34所,招生2760人,在校生19043人;初中16所,招生3510人,在校生10449人;普通高中2所,招生1905人,在校生6064人。

年末全县认定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8家。

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5项,合同成交金额4554.5万元。其中,技术服务合同25项,成交金额4554.5万元。

全年共获授权专利68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48件,外观设计专利15件。

十、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县文旅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全县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藏量241千册,全年总流通9.5万人次。

全县卫生健康机构227 个(包括村卫生室205个)。其中,医院2所,卫生院 17个。全县共有床位1428张。其中,医院病床510张,卫生院病床880张。

全县共有卫生人员210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48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480人,注册护士538人。

十一、人口

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5.73万人,比上年减少0.16万人。出生率7.34‰;死亡率9.42‰;自然增长率-2.08‰。城镇人11.86万人,占46.07%;乡村人口13.87万人,占53.93%。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46元,比上年增加1157元,增长6.3%。其中,工资性收入5478元,增长7.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8.2%;经营净收入5575元,增长13.9%,占28.7%;财产净收入786元,下降15.0%,占4.0%;转移净收入7607元,增长3.0%,占39.1%。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946元,比上年减少115元,减少0.7 %。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07元,比上年增加1355元,增长4.6%。其中,工资性收入7397元,增长5.5%;经营净收入9316元,增长8.6%;财产净收入2373元,增长4.2%;转移净收入11822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219元,比上年增加1004元,增长5.0%。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97元,比上年增加   831元,增长6.9%。其中,工资性收入4365元,增长14.6%;经营净收入3405元,增长12.5%;转移净收入5163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890元,比上年增加830元,增长7.5%。

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2,较上年缩小0.05。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18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80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369人,登记失业人员实有数355人。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1.5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3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0.82人;年末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52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22万人。

全县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0个,床位3316张,收养人数1960人。止年末,全县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0004人,其中城镇748人,农村19256人;全县城乡特困供养人数5496人,全年发放特困供养金5572万元;全年城乡临时救助9307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946万元。

指标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英文缩写统称为GDP。

六大高耗能行业指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高技术制造业指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固定资产投资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调查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调查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高技术产业投资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等六大类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九大类高技术服务业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个人包括城乡居民和入境人员,社会集团包括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

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指截止每年12月31日,由科技部认定的,且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在有效期(自发证日起三年)内的高新技术企业。

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比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用于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支出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既包括现金消费支出,也包括实物消费支出。消费支出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历史数据进行了统一修订,2016-2018年生产总值为修订后数据。

3、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4、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户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城镇项目投资、非农户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5、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森林覆盖率、营造林面积数据来自县林业局;水产品产量、科技成果、技术合同数据来自县农业农村局;公路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文化系统数据来自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进出口数据来自县经贸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紫阳县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县金融办;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局;城镇就业、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医疗保障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县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