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蒲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蒲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面对高温干旱、缺点保供、疫情袭扰等多重困难挑战交织,蒲江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勇毅前行,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保持增长,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一、综合

根据成都市区(市)县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蒲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3.8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0.3亿元,下降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1992元,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为13:34.9:52.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3.2%、102.9%和-36.1%,拉动经济增长0.6、1.7和-0.6个百分点。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118.4亿元,下降0.6%;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6%;民营经济中工业增加值完成46.5亿元,增长6%。

图1:2018-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2018-202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二、农业

202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28.8亿元,增长4.8%,林业产值0.04亿元,下降6.8%;牧业产值13.9亿元,增长3.0%;渔业产值1.4亿元,增长3.5%。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69万亩,产量4.79万吨,产量下降1.03%;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01万亩,产量0.95万吨,下降29.5%;蔬菜及实用菌播种面积11.03万亩,产量21.21万吨,下降0.63%;园林水果种植面积28.38万亩,产量43.88万吨,增长4.3%;茶叶种植面积5.07万亩,产量0.91万吨,下降0.3%。全年生猪出栏39.02万头,增长0.1%;家禽出栏377.77万只,增长3.8%;肉类总产量3.65万吨,增长3.11%。

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全县共有中、小型水库18座,蓄水量2792.8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16.71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57.3亿元元,增长5.8%,对GDP的贡献率达86.1%,拉动我县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7.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103户,实现增加值增长6.4%;实现营业收入82.4亿元,增长1.5%;实现利润2.3亿元,下降50.3%;实现利税8.9亿元,下降15.4%;入库税金7.2亿元,增长36.4%。

全县在统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2户,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6.6亿元,同比增长3.8%。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6%,其中,工业技改投资下降21.9%;民间投资下降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8%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一、二、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9.1%、32.9%、5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2.6%。商品房销售面积45.1万平方米,下降37.4%。

图3:2018-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五、交通和邮电业

2022年,交通互联互通深入实施,城市路网体系更加完善,全县公路总里程1726.5公里,等级公路1664.8公里,高等级公路61.7公里,其中国道55.3公里,省道19.4公里,县道246公里,乡道424.1公里,村道920公里。公路密度2.95公里/平方公里。我县共有出租车70辆、公交车22辆。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7亿元;移动电话用户达31.7万户。

六、贸易旅游

2022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亿元,下降3.9%。其中,城镇零售额30.5亿元,下降7.5%;农村零售额15.5亿元,增长4.2%;商品零售29.9亿元,增长2.7%;餐饮收入16.1亿元,下降14.1%。

全县文旅市场健康发展,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8.1亿元。全县公共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各1个,文化站8个。全县旅游市场热点、网红打卡点频现,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接待能力不断提高。全县A级景区4个,星级饭店3个,共有床位21560个,全年接待游客857.3万人,旅游收入55.7亿元。

图4:2018-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七、金融财政

202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0亿元,增长11.9%,其中住户存款235.6万元,增长18.5%;各项贷款余额176.2亿元,增长18.6%。

2022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2亿元,下降1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8亿元,增长8.5%。其中,税收收入6.6亿元,下降21%;非税收入7.2亿元,增长65.2%。地方财政支出60.8亿元,增长44.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8.8亿元,增长40.2%;教育支出完成5.2亿元,增长21.3%;科学技术支出完成0.3亿元,增长5.1%。

图5:2018-2022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八、招商引资

2022年外贸进出总额9.8亿元,其中,出口额9.4亿元,进口总额0.4亿元。全年全县共引进重大项目8个,实际到位内资78.32亿元,实际到位外资5.32亿元。

九、科技、教育、卫生

2022年全县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产学研联合实验室4家,市级科普示范基地3个,有效高新技术企业37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9家,全年全县有效发明专利累计量达239件,完成9.29件/万人。

2022年教育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全县有普通中小学校24所,专任教师1806人,在校学生总数23570人。其中,单设小学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单设初中2所,普通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小学在校生12634人,初中在校生5909人,高中在校生3419,特殊学校在校学生5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552人;小学专任教师844人,初中专任教师522人,高中专任教师298人,特殊学校专任教师15人,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97人。

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数163个,有床位2652张,技术人员2188人。

十、社会事业

落实稳就业保就业部署,不断提高民生质量,促进经济与社会、城镇与乡村同发展共繁荣。2022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6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026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新增人数3005人,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创业人数9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控制在4%以内。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县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参保人数分别达9.65万人、8.08万人、4.21万人、3.2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10.63万人,参保覆盖率维持在95%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73万人,参保率达98%以上。

十一、生态环境

2022年全县森林面积58.3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7.08%。县域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0。全年,我县PM10、PM2.5浓度分别为45微克/立方米、30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同期PM10上升2.3%,PM2.5上升3.4%。单位GDP能耗下降1.5%。

十二、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18元,增长4.4%;其中:工资性收入25581元,增长4.8%;经营净收入7125元,增长6.5%;财产性收入3895元,增长1.6%;转移性净收入7717元,增长2.8%。人均消费性支出24408元,其中食品支出6023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1.57平方米。
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04元,增长6.6%;其中:工资性收入14046元,增长4.8%;经营净收入10825元,增长8%;财产性收入2708元,增长8.8%;转移性净收入2625元,增长8.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597元,其中食品支出4182元。农村人均住房面积65.51平方米。

图6:2018-2022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十三、人口

2022年全县有2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62个行政村、31个社区。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109898户,总人口265421人,其中城镇人口106623人,占40.2%,乡村人口158798人,占59.8%;男性132010人,占49.7%;男女性别比为98.9(以女性人口为100)。全年出生1875人,死亡3115人,人口自然减少1240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5.74万人,城镇化率达48.48%。

注:1.本公报所列各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实际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生产总值、各行业总产值、增加值的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除常住人口数据采用统计人口年报外,其他人口数据均采用公安年报户籍人口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