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77.78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03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65.71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35.04亿元,增长3.9%。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0:36.7:48.3调整为16.1:34.7:49.2。与去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7%、47.2%和41.1%。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68亿元,增长3.4%。其中:农业总产值66.54亿元,增长3.5%;林业总产值9.07亿元,增长3.4%;牧业总产值39.73亿元,增长3.2%;渔业总产值4.87亿元,增长3.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6.47亿元,增长9.6%。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2.08万亩,增长0.26%。油料种植面积27.92万亩,增长2.3%。蔬菜种植面积37.18万亩,增长0.98%。

全年粮食产量42.5万吨,下降2.6%。油料产量3.2万吨,增产12.1%。其中油菜籽产量2.83万吨,增产14.2%。茶叶产量339吨,减产5.0%。水果产量10.62万吨,增产0.9%。蔬菜产量122.5万吨,增产1.0%。猪、牛、羊肉总产量6.65万吨,增产5.2%。禽蛋产量1.73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存栏生猪51.76万头,增长1.2%;出栏生猪86.59万头,增长2.0%;出栏牛1.62万头,增长9.4%;出栏羊8.2万只,增长3.7%。

全年中小河流(铁水网岭段)综合治理11公里,修建城南防洪保护圈堤防2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5.63平方公里,完成病险水库加固13座。

年末全县共有国家级及省级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13家。全县休闲农业经济收入1.56亿元,增长3.6%。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18.98万千瓦,增长2.7%。农用排灌电动机和柴油机分别为9204和7876台。化肥施用量2.60万吨,下降0.9%。

三、工业与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31.50亿元,增长5.3%。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7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6.74亿元,增长7.7%。分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增长16.1%,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长5.6%。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101.41亿元,增长8.8%;采矿业增加值6.61亿元,下降22.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18.72亿元,增长8.1%。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11.23亿元,增长1.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22.20亿元,增长3.9%;医药制造业增加值13.18亿元,增长5.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22.77亿元,增长33.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0.80亿元,增长34.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4.17亿元,下降21.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4.50亿元,增长24.8%。

全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86亿元,增长10.5%,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4.6%,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企业142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3.29亿元,增长24.9%,占GDP比重为17.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原煤2.62万吨,下降77.0%;水泥144.6万吨,下降17.2%;饲料62.1万吨,增长6.7%;中成药882.6吨,增长18.4%;火电42.89亿千瓦时,下降8.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91.9亿元,增长8.7%;利润总额15.86亿元,增长90.6%;研发(R&D)经费投入4.86亿元,增长38.9%。

年末全县资质等级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共40家,实现总产值50.90亿元,增长13.9%,增加值34.21亿元,增长11.1%。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67.14亿元,增长7.8%。其中:民间投资181.77亿元,增长23.3%,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8.0%,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产业投资176.05亿元,增长14.3%,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5.9%,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7.91亿元,下降13.4%;第二产业投资140.89亿元,增长33.5%;第三产业投资108.34亿元,下降4.0%。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56.33亿元,下降9.0%;非国有投资210.81亿元,增长19.0%。从投资方向看,工业投资140.89亿元,增长33.5%,其中制造业投资100.51亿元,增长25.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2.37亿元,下降45.5%。民生工程投资35.59亿元,增长25.4%。生态环境投资18.54亿元,增长29.6%。基础设施投资38.64亿元,下降2.9%。

全县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131个,投资额增长13.8%;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增长11.2%。

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29家,完成房地产投资16.51亿元,下降41.8%;本年房屋新开工面积1.16万平方米,下降97.3%;房屋竣工面积0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34.07万平方米,下降25.4%;商品房销售额14.10亿元,下降25.3%。

五、贸    易

全年全县批发业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86.67亿元,增长13.4%,其中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74.29亿元,增长18.6%;全县零售业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17.02亿元,增长7.0%,其中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43.01亿元,增长6.3%;全县住宿业企业实现营业额4.12亿元,增长9.0%,其中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实现营业额1.34亿元,增长13.9%;餐饮业企业实现营业额12.86亿元,增长8.8%,其中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实现营业额1.01亿元,增长34.3%。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80亿元,增长2.7%。其中:批发业23.51亿元,增长2.6%;零售业127.61亿元,增长2.9%;住宿业7.01亿元,增长1.3%;餐饮业17.66亿元,增长1.8%。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2.05亿元,增长2.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3.74亿元,增长6.17%。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160.59亿元,增长2.71%,餐饮消费额15.21亿元,增长2.01%。分限额类别看,限额以上60.73亿元,增长8.6%,限额以下115.07亿元,下降1.73%。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万美元,增长8.0%;实际利用内资122.85亿元,增长14.3%。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货运量为1989.84万吨,增长7.5%;货物周转量为188.20亿吨公里,增长7.2%;客运量达到2753.55万人,增长7.6%;客运周转量为22.46亿人公里,增长7.3%。全县行政村客运(公交)班线通达率100%。

邮政业务总量1.06亿元,增长13.27%。

全县AAAA级景区1个,AAA级景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拥有星级宾馆1家,旅行社3家。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亿元,增长0.9%。按性质分,税收收入16.16亿元,增长6.6%,占比79.7%;非税收入4.11亿元,下降16.5%。按级次分,上划中央收入5.95亿元,下降2.4%;上划省级收入0.74亿元,下降52.7%;地方收入(县级收入)13.58亿元,增长9.4%。地方收入中:税收收入9.47亿元,增长26.4%,占比69.7%;非税收入4.11亿元,下降16.5%,占比30.3%。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83亿元,增长3.8%。其中民生支出34.44亿元,下降7.4%。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00.74亿元,增长13.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50.46亿元,增长15.3%;非金融企业存款21.73亿元,下降12.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34.96亿元,增长18.2%。其中:住户贷款126.71亿元,增长8.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08.24元,增长32.3%。年末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为58.6%。

全县共有保险机构20家,各项保险保费收入7.23亿元,增长13.0%。其中:财产险保费3.3亿元,增长15.0%;寿险保费3.93亿元,增长11.4%。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3亿元,增长18.7%。其中:财产险赔款1.91亿元,增长4.1%;寿险给付1.09亿元,增长57.7%。

八、教育与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8所。教职工 5616人,其中专任教师5421人。在校中小学生86622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3920人、初中在校学生25903人、小学在校学生46799人。职高在校学生数3733人。幼儿园达到145所。

全县共有科技机构2家,地方财政的科学技术支出63889万元。专利授权数241件,其中发明授权数20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共有公共文化场馆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97个,农家书屋304个,乡村大舞台103个,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80.77万平方米,人均公共文体设施面积2.867平方米。全县共有单项体育协会19个,体育指导站(点)45 个,体育场地面积达106.8万平方米。

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498个,实有床4880张,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为7.79张,卫生技术人员3916人。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65‰,孕产妇死亡率为33.2人/10万,“五苗”全程接种率达 99.8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4840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户籍总人口为789297人。其中:女性390820人,男性398477人。人口出生率5.25‰,死亡率10.42‰,自然增长率下降5.17‰。常住人口62.44万人,城镇化率58.12%。

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68元,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52元,增长5.1%,其中:工资性收入16163元、经营净收入12883元、财产净收入5219元、转移净收入1508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34元,增长6.2%,其中:工资性收入12190元、家庭经营净收入14608元、财产净收入594元、转移净收入8042元。全县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576元,增长5.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811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306元,增长6.7%。全县人均住房面积达98.3平方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4.4%。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3745人,已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571011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为95.7%。

全县截止12月份救助城镇低保对象1409户、2481人,全年共发放城镇低保资金1324万元;救助农村低保对象7348户、16480人,全年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4988万元。截止12月份全县共有特困供养3356户、3370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560户、561人,发放生活费732万。分散供养对象2796户、2809人,发放生活费1889万元;共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临时物价补贴34073户、136万元。扶助独生子女伤残对象379人,发放资金363.84万元;扶助独生子女死亡对象541人,发放资金519.36万元。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811人,失业再就业3555人,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473人。

十一、环境保护、社会综合治理

全年县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为329天,优良率为90.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84.8%,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918.34公顷,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4.55%。完成造林面积1.6万亩,其中迹地更新0.7万亩,荒山造林0.9万亩。

全县电力消费量13.08亿千瓦时,增长7.6%。其中:工业用电量5.02亿千瓦时,下降0.6%。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下降6.6%。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3.3%。

全年审结各类刑事案件409件、民商事案件8371件。全年道路交通事故报警数9182起,死亡60人;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1起;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10人。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攸县统计年鉴2022》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造林面积数据来自林业局;水利建设数据来自水利局,农业机械数据来自农机局;农药施用量、化肥施用量等数据来自农业局;进出口数据和外资数据来自商务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攸县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县内各保险机构;电信数据来自县内电信机构;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卫健局;科技数据来自科工信局;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旅游数据、文化和体育数据来自文旅广体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公安局;审结案件数据来自攸县人民法院;居民生活数据来自调查队,福利救济、(村)居委会数据来自民政局;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局;城镇建成区数据来自城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应急局;其他数据来自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