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县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把握“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全力以赴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明显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8542万元,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945万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58918万元,下降8.4%;第三产业增加值456679万元,增长7.6%。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6%、31.6%、55.8%,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3866元,增长2.4%。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8465.6万元,增长3.2%,其中农业实现产值99802.2万元,增长2.5%;林业实现产值5248.1万元,增长0.1%;牧业实现产值77260.1万元,增长4.1%;渔业实现产值3207.7万元,增长1.8%;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实现产值2947.5万元,增长9.4%。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3.4千公顷,产量192925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47千公顷,其中谷物播种面积14.8千公顷;玉米播种面积3.8千公顷;豆类播种面积1.95千公顷;薯类播种面积1.52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94600吨,其中谷物产量83266吨;豆类产量3625吨。全年猪肉产量11800吨,牛肉产量1400吨,羊肉产量1000吨,禽肉产量1000吨,禽蛋产量1100吨。全年出栏肉猪16.12万头;羊出栏6.34万只;牛出栏1.05万头;出栏家禽78.42万羽。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域成功获批创建国家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入园企业增至62家,建成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实现总产值15.9亿元,全年完成投资2.7亿元,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园目录,被认定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荣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年末农民专业合作社780个,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4家,州级以上龙头企业34家,家庭农场461户,规模养殖大户52户。万亩特色产业标准园区3个,猕猴桃品改和培管面积4000亩,农业机械总动力24.3万千瓦,较上年增长2.6%,农村土地流转11.7万亩,全年化肥施用量8203.3吨。
截至年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25.5万人,全年共开工各类水利工程263处,投入资金5636.5万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30100立方米,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4平方公里,综合治理河道2000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4790万元,下降1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42.1%,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28%;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下降41.3%。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下降42.7%。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硫酸产量102066吨,下降33.7%;电解锌产量56877吨,下降35.9%;电解锰产量48332吨,下降44.8%。
产业开发区全年完成投资11.8亿元,增长23.3%,入园企业共71家,实现生产总值12.6亿元,技工贸总收入54.7亿元。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为55641万元,增长19.4%。房屋施工面积78.7万平方米,下降9.0%,其中新开工面积110522平方米,下降58.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3万平方米,增长4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增长9.7%,非国有投资增长29.1%,民间投资增长28.8%。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增长45.9%,其中工业技改投资下降57.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0.3%;民生投资增长36.2%;生态投资下降12.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6%。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9.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5.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7668万元,下降3.2%。商品房销售面积104713平方米,下降41.3%;商品房销售额41527万元,下降46.4%。
五、消费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464.5万元,增长2.1%。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9110.9 万元,增长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9353.6万元,增长2.0%。按行业统计,批发业零售额10246.7万元,增长12.4%;零售业零售额96531.6万元,下降2.9%;住宿业零售额4816.7万元,增长9.7%;餐饮业零售额36869.5万元,增长13.5%。
六、招商引资和旅游
全年实际引进境内省外资金24.6亿元,增长39%,实现进出口总额1463万元,增长37%,实际利用外资15.8万美元。新引进项目50个,其中投资过亿项目22个,新引进外资企业1家。
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413.0万人次,增长3.8%;旅游总收入34.5亿元。全县共有A级以上景区(点)3个,十八洞景区田园综合体、溶洞等项目抓紧实施,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质工程加速推进;边城茶峒景区成功实现开园,刘邓大军指挥所、沈从文旅居地等旅游业态建成开放,成功举办花垣县首届旅游发展大会,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苗河大峡谷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建成开放,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七、交通、邮电
全年旅客运输量142.7万人,旅客周转量6322.6万人公里;货物运输量106.5万吨,货物周转量7512.8万吨公里。年末通车里程1330.7公里,其中国公路66.8公里;省公路112.9公里;县公路188.6公里;乡公路371公里;专用公路97.2公里;村公路493.7公里。全县拥有载货汽车223辆,载客汽车235辆。全年完成农村公路硬化37.6公里,98%的农户入户路实现硬化,全县公路列养率和覆盖率达均为100%。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4630.9万元(2020年不变价),电信业务总量26174.4万元(2020年不变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8592万元,下降4.1%,其中税收收入25540万元,下降2.7%,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3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1184万元,增长9.6%,其中民生支出224927万元,增长10.4%,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67.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4641万元,增长10.0%;教育支出61992万元,增长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682万元,增长9.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5252万元,增长61%;节能环保支出12011万元,下降13.6%。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30.5亿元,增长3.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5.9亿元,增长9.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35.7亿元,增长17.3%,其中住户贷款余额60.3亿元,增长23.5%。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1103.9万元,下降2.0%,其中产险11144.2万元,下降8.1%;寿险9959.7万元,增长1.9%;健康险5514.4万元;意外伤害险574.1万元。全年保险总赔付6465.6万元,下降25.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2280人;普通高中学校3所,在校生5599人;初中学校21所,在校生13730人;普通小学22所,在校生2427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特殊教育在校生133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3.3%。民办学校3所,在校生3843人。全年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407.2万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241.7万元,资助中职学生2417人次;落实中职免学费资金394.3万元,资助中职学生3286人。顺利实施5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和83所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整合,教育乡村振兴、教育科研和“双减”改革先进经验在全省推介。
全年科技经费支出总额3686.6万元,增长49.35%,拥有科技孵化器1个。全县授权专利60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2个。广播电视台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1%,有线电视用户6200户(不含电信、移动、联动用户)。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个。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82个,其中医院3个,妇幼保健院(站、所)19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3个,乡镇卫生院21个,村卫生室211个。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00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91人;注册护士850人。医院拥有床位734张,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544张。深入实施“健康花”行动,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域内住院率达89.9%。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278948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396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1.6%。
全县共有体育馆2座,运动场1个、各种训练房(综合房及专项训练房)6个、游泳池3个,全年共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项次。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22.92千公顷,基本农田18.81千公顷,批准建设用地10.4公顷,建设占用耕地3.9公顷。全县已发现矿种23种,其中金属矿4种,非金属矿19种,实施地质勘查项目1个。
年末活立木蓄积达316.2万平方米,全年完成造林253.3公顷,森林覆盖率57.72%。完成荒地造林面积53.3公顷,实有封山育林面积4380公顷;拥有自然保护区4个,面积2.8万公顷。
全面推进矿业整治整合,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矿业深度整合取得实质性成效。铅锌“6矿、7厂、6库”和5家电解锰企业关闭退出,锰矿山企业整合为1家,大脑坡新铅锌矿项目抓紧推进。矿山累计覆土复绿达13000余亩、公路绿化15.7公里,尾矿库和矿坪种植蚕桑8000余亩;完成猫儿乡洞里村、蜂塘村7.3公里道路“白改黑”;涉矿村饮用水全部达标,矿区严格管控类耕地全部退出水稻种植,农产品超标风险整体可控;涉锰企业外排水的重金属、氨氮浓度分别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32座尾矿库环境安全隐患全部整改销号;54项“夏季攻势”任务全面完成;56个“利剑行动”环境风险隐患全部实现风险降级,获评全省优秀县;19项古苗河国家湿地公园周边环境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办结33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年末全县国省控断面水质优于Ⅲ类水质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达到Ⅱ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改善幅度排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1位。新建成污水处理厂4座、城乡污水管网30公里,8个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实现全覆盖,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7%,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5平方米。
全年发生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6起,死亡6人,事故死亡人数较上年下降14%。其中道路交通事故3起,死亡3人;文化旅游事故1起,死亡1人;移动基站建设事故1起,死亡1人;市场装修事故1起,死亡1人。全县亿元GDP事故死亡人数0.07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人口304500人,其中男性156989人,女性147511人。常住人口241147人,城镇化率43.64%,较去年提高0.79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18元,增长6.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07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31元,增长6.9%。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037元,增长5.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534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083元,增长6.5%。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74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失业人员再就业896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20854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登记参保169735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27372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5022人;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284人。
全年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4530人次,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093.1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180414人次,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5194.5万元。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290张,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200人。新改建公办养老机构1所,新增床位200张;拥有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1个;新建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14所,新增床位70张。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633万元,筹集福彩公益金400.9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98万元。
注:本公报部分为初步数据,最终以2022年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