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宜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宜 城 市 统 计 局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的考验,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2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465.63亿元,可比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6.13亿元,可比增长4.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95.57亿元,可比增长10.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93.93亿元,可比增长2.7%。三次产业结构由2021年核实后的16.0:40.7:43.3调整为16.3:42.0:41.7。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1%、2.0%、-0.3%、6.9%、1.5%、3.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9270元,比去年增长13.7%。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3%,衣着价格上涨2.3%,居住价格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8%,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5.4%,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2%,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3%。
图1 2018-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1.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2.61千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0.7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4.19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6.07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64.65万吨,下降0.7%;油料产量6.76万吨,下降3.2%;棉花产量5030.3吨,增长5.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1.6万吨,增长0.9%。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06万吨,增长3.6%;禽蛋产量 4.72万吨,下降8.3%;水产品产量3.35万吨,增长4.4%。全年生猪出栏83.5万头,比上年增长4.2%;牛出栏2.69万头,增长5.8%;羊出栏6.08万只,增长9.4%;家禽出笼916.25万只,增长1.8%。
表1:2022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 | 单位 | 产量 |
粮食总产 | 万吨 | 64.65 |
棉花 | 吨 | 5030.3 |
油料 | 万吨 | 6.76 |
#油菜籽 | 万吨 | 3.95 |
花生 | 万吨 | 2.66 |
蔬菜及食用菌 | 万吨 | 31.60 |
猪肉 | 万吨 | 6.38 |
牛肉 | 吨 | 4000 |
羊肉 | 吨 | 1100 |
禽肉 | 万吨 | 1.17 |
禽蛋 | 万吨 | 4.72 |
水产品 | 万吨 | 3.35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5%。从三大门类看,规上采矿业增加值下降50.2%,制造业增长1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1%。从行业大类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1.4%,纺织业增长10.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7.3%。从产品产量看,啤酒、布、磷肥、人造板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18.0%、101.1%、6.9%、5.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为629.43亿元,同比增长13.1%,产品销售率为94.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86.78亿元,同比增长11.9%;实现利润总额38.22亿元,同比增长0.1%。
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其中,工业用电量8.9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3%。全市天燃气供气总量4820万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气量为2796万立方米。
表2 202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 |
大米 | 万吨 | 206 | 17.1 |
饲料 | 万吨 | 31.87 | -24.4 |
啤酒 | 千升 | 65873 | 118.0 |
磷肥 | 万吨 | 50.64 | 6.9 |
棉纱 | 万吨 | 9.29 | -24.2 |
水泥 | 万吨 | 276.1 | -6.0 |
服装 | 万件 | 274.39 | 3.3 |
硫酸 | 万吨 | 18.57 | 40.1 |
全市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法人企业34家,实现总产值69.56亿元,比上年增长3.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2.3%。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1.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9.6%。按投资主体划分,民间投资下降0.3%。按投资领域划分,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6.3%,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0%。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3.7%。商品房销售面积34万平方米,下降16.5%;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5.18亿元,下降26.0%。
全市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84个,比上年增长20.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额增长14.6%。
五、国内贸易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32亿元,增长3.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3.18亿元,增长20.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实现零售额107.8亿元,增长5.0%;乡村实现零售额46.52亿元,增长0.5%。
图2 2018-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六、对外经济
全市出口累计完成36.43亿元,同比增长36.0%。实际利用外资12525万美元,同比增长16.1%。
图3 2018-2022年外贸出口与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4134.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043.17公里,等级公路占比达97.8%,高速公路里程达91.4公里。全市公路货运量233.36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24.63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99.08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0.76亿人公里。年末实有出租汽车141辆,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9.69万辆,比去年增长4.4%。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4.14亿元,比去年增长8.1%;全市拥有固定电话用户2.73万户,增长2.2%;拥有移动电话用户45.19万户,增长5.6%;年末计算机宽带互联网用户17.20万户,增长8.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8.49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2亿元,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可比增长22.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9.59亿元,可比增长23.3%,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4.2%。
全年财政支出49.87亿元,同比下降2.5%,其中: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增长1.6%、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增长20.4%、城乡社区支出增长73.3%、教育支出增长1.5%、卫生健康支出下降12.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22.9%。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02.28亿元,同比增长10.6%,较年初增加38.5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392.6亿元,较年初增加52.4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93.48亿元,同比增长15.6%,较年初增加39.58亿元。其中,住户贷款89.17亿元,较年初增加12.46亿元。
全市保险机构数共有20家,实现保费收入7.40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95亿元,增长35.3%;人身险保费收入4.45亿元,下降4.9%。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支出2.53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75亿元,增长35.3%;人身险赔付支出0.78亿元,下降15.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51所,在校学生70067人。其中,普通小学49所,在校学生29262人;普通中学23所,在校学生23835人;幼儿园78所,在园儿童1407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22人。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99%,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6%,高考上省线3046人,上线率99.6%。
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共有87家,实现增加值80.4亿元,同比增长8.8%。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年末全市拥有文化站10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达195.6千册。开展文化惠民品牌活动,全年送戏103场,送流动图书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12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280场,“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活动14 次。
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人数300万人次,比去年同比增长20.3%,全年国内旅游收入12.5亿元,比去年同比增长20.1%。
2022年,在赛艇世界杯首站赛中,市运动员摘得男子四人单桨铜牌。在省运会、省青少年攀岩锦标赛、省社会体育俱乐部十项百场联赛游泳比赛等各项大型赛事中,市参赛队取得12金18银18铜的好成绩。
全市共投入卫生经费 82025万元,卫生机构318 个,其中,医院30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站1个,卫生监督局1个,乡镇卫生院10个,其他卫生机构(含门诊部、所、村卫生室、防保站)275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619张;卫生机构人员428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507人,执业(助理)医师1322人,注册护士1853个。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2.8人,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7.7张。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5.2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59万人,农村人口31.63万人。今年全市共出生2960人,出生率4.65‰,出生人口性别比(以女孩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06.13。全年死亡人口为4032人,死亡率为8.05‰,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5‰。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96元,同比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22元,同比增长9.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69,比上年缩小0.03。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124元,同比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926元,同比增长7.8%。
图4 2018-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
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2.75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3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5.86万人,其中,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11.1万人。年末全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2048人,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051人,最低生活保障8460元/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997人,最低生活保障6480元/年。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0541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7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4%。
全年办理婚姻登记3171对,其中,结婚登记办理2398对,离婚登记办理773对。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00天,优良天数所占比例为82.2%;PM2.5浓度值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升高7.7%;PM10浓度值为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2个国考和1个省考地表水断面水质100%达到省定目标,5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0%。
全市各类安全事故损失额716.66万元,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10人。
注:
1.本公报2022年数据为统计快报数。图中2018—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了修订;2020—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年报核实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资料来源:本公报中粮食、畜禽、城乡居民收支等数据来自湖北省统计局宜城经济社会调查队;水产品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外贸、外资等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宜城市中心支行;保费数据来自宜城银保监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 文化站、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等数据来自市文化和旅游局;卫生机构、床位等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失业保险等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等数据来自襄阳市生态环境局宜城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