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特别是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榆社县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揽全局,严格落实省、市、县稳增长各项部署,出台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扎实做好稳增长、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等各项工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38529万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218万元,增长5.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4.9%;第二产业增加值162883万元,增长5.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37.1%;第三产业增加值210428万元,增长5.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8.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382元,比上年增长5.9%。
图1 2018—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产量57992.5吨,比上年增加1162.1吨,增长2.0%。蔬菜种植面积1024.6公顷,增加116.1公顷。蔬菜产量63543.4吨,增长12.1%。果园面积348.7公顷,园林水果产量3010.3吨,增长5.7%,其中苹果产量259.9吨,增长10.3%;红枣产量151.5吨,增长0.3%。食用坚果产量3007.9吨,增长1.3%。其中核桃产量2747.1 吨,增长1.5%。
表1 2022年全县主要农林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57992.5 | 2.0 |
其中:玉米 | 42873.0 | 3.4 |
谷子 | 6038.4 | -0.1 |
豆类 | 1048.3 | 3.6 |
薯类 | 5826.5 | -0.4 |
蔬菜 | 63543.4 | 12.1 |
园林水果 | 3010.3 | 5.7 |
其中:苹果 | 259.9 | 10.3 |
红枣 | 151.5 | 0.3 |
食用坚果 | 3007.9 | 1.3 |
其中:核桃 | 2747.1 | 1.5 |
全年全县猪牛羊禽肉产量7201.6吨,比上年增长4.7%。其中,猪肉产量4211.2吨,增长4.5%;牛肉产量747.2吨,增长4.6%;羊肉产量769.7吨,增长6.3%;禽肉产量1473.6吨,增长4.5%。禽蛋产量4009.9吨,增长2.2%。牛奶产量37.8吨,增长68.9%。年末生猪存栏53681头,增长6.0%;生猪出栏55362头,增长1.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6.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1.0%;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4.3%。
表2 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指标 | 比上年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 | 6.0 |
其中:轻工业 | 8.7 |
重工业 | 5.2 |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31.4 |
股份制企业 | 6.1 |
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1.3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33.3 |
医药制造业 | 11.0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11.3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9.0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9.2 |
食品制造业 | -30.4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1.0 |
表3 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烧碱 | 吨 | 397466 | 2.6 |
聚氯乙烯 | 吨 | 493276 | 3.7 |
涂料 | 吨 | 8742 | 9.7 |
塑料制品 | 吨 | 3656 | -1.5 |
药用空心胶囊 | 万粒 | 3716868.7 | 1.0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132369.2 | -50.4 |
中成药 | 吨 | 1068 | -12.3 |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86899万元,增长0.09%。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530620万元,增长5.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55310万元,增长-37.7%;医药制造业产值81198万元,增长10.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产值8629万元,增长-17.3%;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2268万元,增长1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3937万元,增长11.4%。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16902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5%。年末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12家,其中,二级企业1家,三级企业11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21873.9万元,增长33.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5672万平方米,增长1.9%;竣工面积20061万平方米,增长8.3倍。
四、能源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为132369.2万千瓦时。全社会用电总量151585.9万千瓦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841.5万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0.6%;第二产业用电134195.4万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88.5%,其中规上工业企业用电125519.3万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8479.6万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5.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8069.5万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5.3%。
五、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679.4万元,比上年增长-8.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6325万元,增长-1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354.4万元,增长1.3%。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12983.9万元,增长-8.6%;餐饮收入3695.5万元,增长-15%。
2022年全年全县进出口总额13254万元,比上年增长43.7%。其中,出口额13149万元,增长42.7%。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313071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26776万元,占全县投资比重8.6%;第二产业投资191621万元,占全县投资比重61.2%;第三产业投资94674万元,占全县投资比重30.2%。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37616万元,占全县投资比重44%。民间投资175455万元,占全县投资比重56%,增长22.6%。
表4 2022年全县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行业 | 投资额(万元) |
总计 | 313071 |
农林牧渔业 | 26776 |
采矿业 | 1923 |
制造业 | 132143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57555 |
批发和零售业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3688 |
住宿和餐饮业 |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
金融业 | |
房地产业 | 10467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40618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2414 |
教育 | 1700 |
卫生、社会工作 | 5657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30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全年全县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8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38个,完成投资265308万元。
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10467万元,占全县投资比重3.3%。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100万元,同比增长0.07%,其中,税收收入15500万元,同比增长7.3%。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2076万元,同比增长8.8%,在民生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同比增长0.4%,教育支出同比增长8.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4.3%,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长25.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同比增长10.5%。
图2 2018—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增速
202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01741万元,较年初增加81630万元,增长10.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05686万元,较年初增加89437万元,增长14.5%。各项贷款余额322086万元,较年初增加20133万元,增长6.7%。
表5 202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
指标 | 年末数(万元) | 比年初增减(±) |
各项存款余额 | 901741 | 81630 |
其中:住户存款 | 705686 | 89437 |
广义政府存款 | 119879 | 3849 |
各项贷款余额 | 322086 | 20133 |
其中:住户贷款 | 134553 | 25104 |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 187534 | -4972 |
八、交通和邮电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为939.27公里,与去年持平。
年末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24114辆,增长5.5%,其中私人汽车22219辆,增长5.1%。本年新注册汽车1250辆,增长-10.5%。年末轿车保有量14986辆,增长4.2%,其中私人轿车14706辆,增长4.1%。
表6 2022年公路客货运输情况
指标 | 单位 | 运输量 |
客运量 | 万人 | 1.2 |
旅客周转量 | 万人公里 | 148 |
货运量 | 万吨 | 131 |
货物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24425 |
全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713.5万元,同比增长7.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241.1万元,同比增长1.1%;电信业务总量7472.4万元,同比增长8.5%。全县固定电话用户9404户,移动电话用户116698户,国际互联网用户39804户。2022年末全县设有邮局12处,其中设在农村的居所9处,邮政汽车11辆。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04988件,国内普通包裹业务701件,国内标准快递业务81508件,快递包裹673197件。
九、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
2022年全县共有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553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生1099人;初级中学5所,在校生4445人;小学15所,在校生7501人;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幼儿园44所(其中民办园11所,地方企业办园1所),在园幼儿3204人。
表7 2022年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情况
指标 | 招生 | 在校生 | 毕业生 |
普通中学 | 850 | 2553 | 799 |
初级中学 | 1553 | 4445 | 1511 |
职业中学 | 336 | 1099 | 439 |
小 学 | 1032 | 7501 | 1542 |
全年全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件。
2022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1个,文化馆8个(含乡镇7个),图书馆8个(含乡镇7个),乡镇文化站7个,艺术表演场所200个(含乡镇农村169个)。
2022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24个。其中,二级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乡镇卫生院9所(中心卫生院3所,一般卫生院6所),村卫生室176所,社区卫生服务站9所,民营医院2所,个体诊所24所。全县卫生机构拥有床位599张,卫生技术人员646人(含村医185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2022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11245人,比上年末减少389人。全年出生人口584人,人口出生率为5.24‰,死亡人口973人,死亡率8.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9‰。城镇化率为47.07%,比上年提高0.47个百分点。
表8 2022年人口及其构成
指标 | 年末数(人) | 比重(%) |
全县常住人口 | 111245 | 100 |
其中:城镇 | 52362 | 47.1 |
乡村 | 58883 | 52.9 |
其中:男性 | 58336 | 52.4 |
女性 | 52909 | 47.6 |
2022年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490元,同比增长6.5%。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738元,同比增长6.0%;人均消费性支出15458元,同比增长0.7%。
图3 2018—2022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速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18元,同比增长7.0%;人均消费性支出7381元,同比增长6.1%。
图4 2018—2022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速
2022年末,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127人,其中职工10166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78人;农保人数8471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4192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6791人,其中职工16802人,城乡居民109989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2404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3802人。
全年全县向城乡8832位居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金共计3760.0万元,比2021年增加377.8万元,增长10.1%。其中,城镇发放生活补助金148.9万元,比2021年增加4.8万元;农村发放生活补助金3611.1万元,比2021年增加373.0万元。
2022年末,全县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2个,床位269张,收养人员141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9.2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6.76万亩,占全部造林面积的73.0%。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6.33平方公里。
全年全县用水总量2052.96万m³。其中,农业用水量1065.55万m³,工业用水量262.57万m³,生活用水量429.84万m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295万m³。
全年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日照偏少,年降水量483.4mm,比历年平均值相比较偏少27.0mm。年平均气温9.5℃,比历年平均值高0.4℃,四季气温较历年平均值均偏高。全年日照时数为2260.2小时,与历年平均值相比偏少95.5小时。
全年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84;SO2浓度为11μg/m³;PM2.5浓度为27μg/m³;优良天数为308天,优良率84.6%。
2022年1-12月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为100%,关园则断面、浊漳河大道桥断面和南河底断面水质达地表水达Ⅲ类标准,河峪断面和西马断面水质达地表水达Ⅱ类标准。
全年全县安全生产事故死亡0人。全县万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
公报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地区生产总值为季报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及增加值为12月份月报数据。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5.本公报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本公报中社会保障数据、社会低保、救济和福利数据来自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民用汽车保有量来自公安局交警大队车辆管理所;公路通车里程数据来自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总量数据来自邮政集团公司山西榆社分公司;通信数据来自各通信公司榆社分公司;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榆社支行;教育数据来自教育体育局;专利数据来自综合行政执法局;艺术表演团体、文化站、文化馆数据来自文化和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局;造林面积数据来自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水资源数据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数据来自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环境质量数据来自晋中市生态环境局榆社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