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格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普格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不折不扣确保稳增长政策落地落实,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促跨越,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

一、综  合

地区生产总值。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普格县全年实现(GDP)37.38亿元,比上年增长7.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30.4:17.9:51.7,调整为26.1:20.3:53.6。其中:第一产业(不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 实现增加值9.75亿元,比上年增长3.9%,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拉动GDP增长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05亿元,比上年增长5.8%,拉动GDP增长2.9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1.67亿元,比上年下降5.2%,占GDP的比重3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7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78亿元,下降24.9%;第三产业增加值5.93亿元,增长2.5%。

居民消费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0.2%。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1.5%,衣着类下降2.8%,医疗保健类下降0.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5%,居住类下降3.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0%。

二、农业

2022年末全县耕地面积47.48万亩。

种植业。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5.1万亩,比上年增长4.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8万亩;全年粮食产量7.98万吨,减少1.5%;经济作物中,烟叶播种面积4.4万亩,产量9.56万担,减少1%;蔬菜产量 4.58 万吨,增长4 %,水果产量4483吨,增长 28.7%。

畜牧业。全年生猪出栏11.11万头,比上年增长6.5%,牛出栏0.99万头,增长1.2%;羊出栏13.95万只,下降4.2%;家禽出栏 36.4 万只,同比增长3.4%。全年肉类总产量1.17万吨,增长14%。养蚕1.52万张,比上年同期增加33.8%,产茧1.09万担,增长14.8%,蚕茧收购产值0.23亿元。

渔业。全年水产品产量161吨,比上年增加1.9%。

农田水利。年末累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660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028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1.1万千瓦小时。

生态环境。全年完成草原生态修复8000亩,完成营造林面积11000亩,其中完成封山育林10000亩,干旱河谷治理1000亩。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35.37%,森林火灾损失控制在0.8‰以下,森林病虫害防治率1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202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82亿元,比上年增长28.3%,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2.44亿元,增长28.9%,营业收入13.87亿元,增长25.8%,实现利润总额3.39亿元,增长13.7%,利税总额3.79亿元,增长13.8%。出口味精3.04万吨,增长0.8%,实现出口交货值3.31亿元,增长18.5%。主要产品产量中,味精5.03万吨,增长5.8%,发电量17.25亿度,增长46.3%。产品销售率90.01%,比上年增长0.4个百分点。

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增加值0.77亿元,比上年增长71.1%。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5个,完成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1.95亿元,增长26.5%。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全县在库项目79个,其中续建项目25个,本年入库项目54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6.4%。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7.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00.6%。按构成分,建安工程增长82.1%,设备工器具购置下降39.3%,其他费用下降8.0%。在投资构成中,技改投资增长34.9%,工业性投资下降28.0%,民间投资增长224.7%。

五、国内贸易及旅游

消费品市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5亿元(含石油报刊),比上年增长2.7%。

从城乡市场看,城镇市场零售额8.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乡村市场零售额3.10亿元,增长2.1%。

从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增长3.2%、1.5%、5.5%、1.6%。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四大行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7%、67.1%、5.1%、24.1%。

旅游市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7万人次,增长3.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9%。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449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4.2%;完成客运周转量105万人公里,下降86.5%。年末全县公路里程115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128公里,通公共交通的村(社区)89个。

邮电通讯业。全年邮政主营业务收入1337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62万户,增长18.5%,移动电话用户数15.11万户,增长27%,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9万户,增长31.8%。

七、财政和金融业

地方财政收支。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1.61亿元,增长7.7%,其中税收收入1.1亿元,增长7.6%,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23.14亿元,增长2.2%。

金融业。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17亿元,增长12.6%,占各项存款余额比重的74%;年末贷款余额28.33亿元,增长19.5%,其中农业贷款17.37亿元,下降11.5%。

八、教育

教育。2022年末有小学48所,普通中学5所(其中3所初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公、民办学前教育机构152个,其中公办21个、民办17个、一村一幼(含幼教点114个)。小学在校生35137人,比上年增长1.8%;中学在校生12901人,增长3.8%;高中在校生3431人,比上年增长8.3%。小学专任教师1390人,初级中学专任教师745人、高中专任教师219人。

九、文化、卫生

文化。年末拥有流动图书车1辆,公共图书馆1个,全馆藏书9万册。

卫生。年末拥有医疗机构数20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7个,乡镇卫生院13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949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060人,执业(助理)医师330人。

十、人口与计划生育

据凉山州统计局统计口径核定全县常住人口18.2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32万人,城镇化率18.23%,比上年增加0.55%。据公安人口统计,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2.35万人,比上年增加1.1%。总人口中城镇人口2.75万人,下降1.9%,乡村人口19.6万人,增加1.3%;其中:汉族2.78万人,下降1.3%,彝族19.46万人,增长1.5%,其他少数民族人口0.12万人,下降1.8%。彝族占总人口比重为87.0%,汉族占12.4%,其他民族占0.5%。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21元,比上年增长7.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96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工资性收入23805元,增长5.4%;经营净收入6836元,增长4.0%;财产净收入1527元,增长6.4%;转移净收入2129元,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637元,增长3.3%。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增长2.3%,居住消费支出增长0.5%,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7.3%,交通通信支出增长5.3%,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3.0%,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10.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7.3%,较去年下降0.3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96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工资性收入4127元,增长7.8%;经营净收入6405元,增长9.5%;财产净收入219元,增长10.4%;转移净收入4246元,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326元,增长5.1%。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增长3.2%,居住消费支出增长11.2%,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3.5%,交通通信支出增长5.1%,教育文化娱乐增长5.1%,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3.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2.5%,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2022年末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9890人,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6579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91327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200人,参加失业保险9300人,参加医疗保险186981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11783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75198人(普通城乡居民参保79055人,重点人群参保96143人)。

社会福利与救助。全年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7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32930人,城镇特困人员救助19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352人。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居民消费价格数据来源于凉山州2022年统计公报。

4.普格县常住人口及城乡人口数据根据凉山州统计局返还数据。

5.公报中农业、林业、交通运输、邮政、财政、金融、教育、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