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清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勠力同心,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克服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疫情防控、洪涝灾害等超预期因素带来的多重冲击,不折不扣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 合
经市统计局统一核算,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为717.85亿元,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38亿元,增长6.8%,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6.2%;第二产业增加值311.24亿元,下降0.5%,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9.9%;第三产业增加值376.23亿元,增长1.9%,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93.7%。三次产业结构为4.2:43.4:5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591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9455美元),增长0.9%。
2022年末清城区常住人口112.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6.2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5.22%,比上年末提高1.44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9599人,出生率8.51‰;死亡人口5612人,死亡率4.97‰;自然增长人口398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5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1.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0.69万人,女性40.8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368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0.9%,衣着类上涨0.4%,居住类下降0.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3.2%,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9%,医疗保健类上涨1.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3%。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2.3%。
二、农 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74亿元,增长9.1%。其中,农业产值17.12亿元,增长5.2%;林业产值3.47亿元,增长76.0%;牧业产值23.95亿元,增长3.9%;渔业产值6.60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61亿元,增长38.5%。
全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23.69万亩,增长0.2%。其中,谷物播种面积23.00万亩,与上年持平。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4.19万亩,增长10.9%。经济作物中,甘蔗种植面积0.04万亩,下降45.8%;油料作物种植面积5.62万亩,增长5.2%;中草药材种植面积0.16万亩,增长2.0%;其他作物中,蔬菜(含菜用瓜)种植面积15.64万亩,增长6.3%。
全年粮食产量6.92万吨,增长0.2%,谷物产量6.79万吨,与上年持平;甘蔗产量0.33万吨,下降45.4%;油料作物产量1.33万吨,增长5.5%;蔬菜产量28.84万吨,增长5.3%。
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6.52万吨,增长0.1%。其中,猪肉产量1.64万吨,下降3.9%;牛肉产量0.02万吨,增长4.5%;禽肉产量4.83万吨,增长1.5%。禽蛋产量1.25万吨,增长5.1%。
年末生猪存栏10.11万头,增长66.3%;生猪出栏19.72万头,增长1.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2.16亿元,增长4.9%。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4.43亿元,增长37.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68.53亿元,增长7.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47.18亿元,下降6.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企业增加值76.73亿元,下降0.7%;重工业企业增加值245.44亿元,增长6.7%。大中型企业增加值196.87亿元,增长6.3%;民营企业增加值216.87亿元,增长6.2%。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9.17亿元,增长2.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8%,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8.2%,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54.4%,石油化工产业增长11.2%,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1.1%,新材料制造业下降12.7%,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下降16.6%。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33.69亿元,下降3.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5%。其中,医药制造业下降16.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5.7%。
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116.36亿元,增长15.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6.1%。其中,纺织服装业下降30.6%,食品饮料业下降0.3%,家具制造业增长12.1%,建筑材料业下降6.5%,金属制品业增长1.64倍,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下降15.8%。
支柱产业中,有色金属行业完成增加值61.89亿元,下降4.0%;陶瓷业完成增加值32.17亿元,下降0.3%。
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9%,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6.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16.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14.9%,我区没有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 标 | 单位 | 全年产量 | 增长 % |
饲料 | 吨 | 809135.1 | 0.2 |
饮料酒 | 千升 | 956.3 | -6.3 |
服装 | 万件 | 224.2 | -39.7 |
轻革 | 平方米 | 1272634.3 | 88.7 |
人造板 | 立方米 | 228389.0 | -15.9 |
家具 | 件 | 2089621.0 | 46.2 |
纸制品 | 吨 | 261079.9 | 1.9 |
化学试剂 | 吨 | 60588.5 | -22.4 |
塑料制品 | 吨 | 411440.8 | -9.1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4275863.4 | -33.9 |
瓷质砖 | 万平方米 | 18166.7 | -3.8 |
钢材 | 吨 | 3222701.2 | 24.6 |
铜材 | 吨 | 300063.8 | 8.5 |
铝材 | 吨 | 531414.3 | -8.6 |
电力电缆 | 千米 | 418050.1 | -9.8 |
自来水生产量 | 万立方米 | 1375.0 | -3.5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6.3%,下降1.4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77次;成本费用利润率3.22%,比上年减少0.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64813元/人年,增长8.9%;产品销售率97.37%,提高0.2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1612.01亿元,增长8.4%;实现利润总额50.26亿元,下降15.2%。亏损企业亏损总额7.85亿元,下降3.3%。亏损企业亏损面27.25%。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0.79元,比上年增加2.07元。
年末全区共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分包建筑业企业106家,比上年增加12家;其中,全区共有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7家,二级资质建筑业企业36家,三级资质建筑业企业60家,其他级别资质建筑业企业3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3.57亿元,下降3.8%。累计签订合同额202.5亿元,增长2.8%,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01.90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利润总额2.22亿元,下降29.7%。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下降8.9%,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0%,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8.0%。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21亿元,下降3.1%,利润总额12.15亿元,增长21.4%。分行业营业收入看,道路运输业下降23.6%,邮政业增长11.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517.8%,研究和实验发展增长14.8%,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7.4%,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下降39.7%,水利管理业下降28.3%,卫生增长18.9%。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3.55亿元,下降7.7%。
五、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3.8%,第二产业投资下降4.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0%。工业投资下降4.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1.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9.3%,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9.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12.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254.9%。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下降6.7%,先进制造业投资下降12.6%,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9.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74.99亿元,下降20.4%。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133.21亿元,下降22.4%;办公楼投资2.24亿元,下降8.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84亿元,下降7.4%;其他投资27.70亿元,下降16.1%。商品房销售面积260.06万平方米,下降18.4%,其中住宅205.26万平方米,下降17.7%。商品房销售额177.08亿元,下降28.2%,其中住宅151.93亿元,下降27.6%。商品房待售面积382.93万平方米,增长12.8%,其中住宅116.99万平方米,增长15.2%。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43亿元,增长0.8%。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59.57亿元,增长4.6%;批发业企业零售额61.30亿元,增长14.8%;零售业企业零售额82.65亿元,下降0.7%;住宿业企业零售额1.29亿元,下降20.5%;餐饮业企业零售额1.00亿元,下降8.4%。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35.1%,烟酒类下降21.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7.4%,化妆品类下降15.5%,金银珠宝类下降17.7%,日用品类下降12.6%,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22.2%,书报杂志类下降7.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6%,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20.5%,中西药品类增长9.3%,通讯器材类下降33.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6.0%,汽车类下降2.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零售额下降14.7%。
七、对外经济
清城区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97.64亿元,下降0.8%。其中出口98.22亿元,增长6.1%;进口199.41亿元,下降3.9%。进出口差额(进口减出口)101.19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52亿元,下降34.0%。
八、财政和金融业
清城区(含高新区、广清园)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19亿元,下降2.3%;其中税收收入15.11亿元,下降12.8%。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21亿元,下降13.2%。
清城区(不含高新区、广清园)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7亿元,下降1.7%;其中税收收入11.12亿元,下降15.8%。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59亿元,下降10.6%。其中,教育支出16.01亿元,增长2.9%;科学技术支出0.18亿元,下降56.7%;卫生健康支出5.84亿元,增长5.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60亿元,增长30.6%;节能环保支出0.48亿元,下降19.1%,城乡社区支出1.39亿元,下降68.1%。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58.5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98.5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77%;本外币贷款余额1520.8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3%。
九、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福利业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39元,增长3.7%。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42元,增长2.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24元,增长4.7%。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含离退休)17.28万人,下降4.4%;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24万人,增长4.0%;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8.85万人,下降1.5%;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6.64万人,下降4.0%;参加工伤保险14.31万人,增长11.5%;参加失业保险13.02万人,增长4.5%;参加生育保险16.70万人,下降1.5%。
全区拥有各类养老机构17间,其中,区福利院1间、镇(街)敬老院6间、公建民营1间、民办9间。全区正在运营的居民养老服务中心(站)共16个,其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运营的中心3个,共有各类可供养老床位2389张,收住老人900名。
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9347万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约612万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各类学校(不含市属、特殊学校,含公、民办学校、幼儿园,下同)共有342所。其中,普通中学40所,小学66所,幼儿园221所,教学点15间。在校学生225995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613人,初中在校学生50229人,小学在校学生122826人,幼儿园(含学前班)在园幼儿51327人。全区共有专任教师13401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399(不含高中)人,小学专任教师6373人,幼儿园专任教师3514人。
拥有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1个,清远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3个。全年专利授权量2967件,下降16.6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04件,增长49.63%。全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4件,同比降低33.33%。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共有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8个,县级以上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为67.60万册,其中纸制藏书为35.58万册,电子图书为32.02万册。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1.32万人次,同比下降26.6%;旅游总收入32.65亿元,同比下降19.4%。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含民营机构及村卫生室)682个,其中,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 29个,乡镇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个,村卫生室165个,门诊部及诊所474个,妇幼保健机构(包括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急救中心(站)0个。全区拥有医疗床位2640张,增长5.0%,其中卫生院床位370张。全区卫生机构拥有在岗职工5758人,增长4.0%,其中执业医师1620人,执业助理医师687人,注册护士2411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技术人员45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657人。
全年成功举办各类体育活动12次,参加运动员超过3万人。在省级以上运动会获得金牌13枚。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94.72万吨标准煤,下降2.7%。全社会用电量110.95亿千瓦时,增长0.9%,其中工业用电71.99亿千瓦时,下降3.4%;第三产业用电23.11亿千瓦时,增长15.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3.82亿千瓦时,增长6.4%。
从市环保考核评价点总体情况看,清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6天,其中优的天数190天,良的天数126天,轻度污染天数44天,中度污染天数5天,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86.6%。全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6μg/m³、17μg/m³、35μg/m³、22μg/m³,臭氧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数平均为167μg/m³,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平均为1.0mg/m³。
全年完成营造林工程13320亩,其中人工造林1842亩,退化修复5128亩,封山育林6350亩;完成中幼林抚育38303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4.4%。
全区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6起,死亡40人,受伤11人,直接经济损失3809.4万元。发生工商贸业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8人,受伤8人,直接经济损失2480万元。发生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22起,死亡22人,受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5.8万元。
注:1、本公报中2022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量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金融、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数据来自部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