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81.2亿元,下降0.5%;第三产业增加值176.6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为6.0:47.6:46.4。
全县新增就业人员905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2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4.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5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21.0亿元,增长4.1%;林业产值0.6亿元;牧业产值17.6亿元;渔业产值0.1亿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3亿元,增长8.6%。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0万吨,其中,猪肉产量3.5万吨,牛肉产量0.1万吨,羊肉产量0.1万吨,禽肉产量0.3万吨。禽蛋产量1.0万吨,牛奶产量14.0万吨。年末生猪存栏38.1万头,全年生猪出栏49.0万头。
全年花卉苗木面积865亩。
全年主要木材、竹材产品产量3393立方米。
全县各类经济林总计20125亩。其中,水果实有种植面积9600亩,干果2950亩,森林药材500亩,木本油料7075亩。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9.0%。
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1.8%,股份制企业下降7.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41.2%,其他企业下降17.8%。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8%,制造业下降12.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25.4亿元,增长6.9 %。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2.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7.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1%;民间投资下降23.2%,工业投资增长47.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5亿元,下降21.6%。商品房销售面积35.8万平方米,下降12.0%;商品房销售额17.6亿元,下降26.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6万平方米。
全年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85个。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1亿元,增长1.4%。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6.0亿元,增长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0亿元,增长3.6%。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21.9亿元,增长3.1%;零售业实现销售额51.2亿元,增长3.2%;住宿业实现营业额2.5亿元,下降9.3%;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2.4亿元,下降5.6%。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8.4%,烟酒类增长59.4%,金银珠宝类增长384.8%,日用品类增长68.7%,五金、电料类增长62079.0%,中西药品类增长34.4%,中草药及中成药类增长61.7%,家具类增长72.6%,通讯器材类增长46.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2.1%。
年末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352.8公里(不含国、省干线),其中高速公里总里程44.0公里。
全年公路货物运输总量403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119452万吨公里;公路旅客运输总量89万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2952万人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98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17亿元,电信业务总量3.81亿元。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1亿元,增长10.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4.1亿元,下降3.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63.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2亿元,下降3.8%,其中民生支出25.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70.9%。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5.9亿元,增长8.9%;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2.9亿元,增长8.7%。
全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53.3元,增长4.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05.8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13.2元,增长6.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778。
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8万人,其中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新制度参保登记220家单位,参保职工人数18222人,含在职职工12545人,退休职工5677人。全县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8317人。
全年全县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807.7万元,共保障城市低保人员1223人,农村低保人员11216人;发放临时救助金69.3万元,救助困难家庭424户。全年接受社会捐赠2232.3万元。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5所,其中乡镇敬老院12所,民办养老服务机构2所,养老康复中心1所。
全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5548人,在校生14341人,毕业生3616人;初中招生10297人,在校生28722人,毕业生10005人;小学招生7317人,在校生52243人,毕业生9979人。特殊教育招生34人,在校生191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9465人。基础教育学校教职工共计9115人,其中专任教师7909人。全年共安排“两免一补”经费979.1万元,共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2958人次。
全县有线电视实际用户9276户,融媒体中心广播、电台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5%,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3%;“云上宝丰”注册用户13.0万人。年末实有综合档案馆1个,企、事业立档单位96个,新增档案9812册。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4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个,农村医疗点31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位3100张。卫生技术人员3221人,其中执业医师1641人,注册护士和护师1580人。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85.9万吨标准煤,增长13.1%。全社会用电量12971.7万千瓦时,较去年减少7.4%,其中工业用电量5630.0万千瓦时,减少31.1%。初步核算,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0.4%。
全年全县实际完成造林面积187.0公顷,建成公园面积
236.2公顷,绿地面积884.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0%。全年新增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0.5千公顷,湿地保护面积167.3公顷,湿地保护率达89.5%。
全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9天,达标率71%。PM10平均浓度为79微克每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为49微克每立方米。地表水水质总体优良,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比例达95%。
全年全县水利工程总供水量339.17万立方米,增长2.72%。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9.3%,较去年减少0.2个百分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4]公报中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和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