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戮力同心、艰苦奋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主要经济指标难中有进、稳中向好,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阿图什建设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2.48亿元,下降4.1%;第三产业增加值50.74亿元,增长3.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4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2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3%。
全市土地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距离乌鲁木齐市铁路里程1430公里,公路里程1455公里,市辖4乡3镇、3个街道。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1.9%。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6%,衣着类价格上涨1.4%,居住类价格上涨3.0%,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4%,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6.3%,教育文化和娱乐下降0.1%,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0.6%。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农业产值13.67亿元,增长12.41%;林业产值0.12亿元,增长0.62%;畜牧业产值8.03亿元,下降10.32%;渔业产值0.04亿元,增长39.5%;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35亿元,增长3.5%。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6.5万亩,比上年增加6.3万亩,增长15.67%。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1.51万亩,增加5.38万亩,增长20.58%;油料种植面积0.15万亩,增长98倍;蔬菜种植面积1.31万亩,增长36.45%;瓜果类种植面积0.3万亩,增长50%;其他作物种植面积4.09万亩,增长43.01%。
全年粮食产量9.97万吨,比上年增长2.78%。棉花亩产为136.06公斤,增长6.79%;油料产量299吨,增长182倍;蔬菜2.49万吨,增长6.86%;瓜果类0.78万吨,增长52.94%。
年末实有林果面积12.96万亩,比上年下降5.4%,产量10.65万吨,比上年增长18.72%。其中,葡萄面积3.91万亩,产量8.25万吨;杏面积1.55万亩,产量0.79万吨;核桃面积4.85万亩,产量0.36万吨;无花果面积0.48万亩,产量0.35万吨。
年末牲畜存栏69.67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4.45%;牲畜出栏36.04万头(只),下降7.54%。全年水产品产量311吨,增长41.3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8.7%(现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下降10.5%(可比价);规模以下工业增长3.1%(可比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1.3%。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产值3.1亿元,增长72.7%(现价);重工业产值18.89亿元,下降17.4%(现价)。按行业大类分:采矿业6.1亿元,下降20.75%;制造业13.83亿元,下降5.45%(现价);热力燃气、水、电的生产和供应业2.06亿元,下降12.24%(现价)。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1.98亿元,比上年增下降21.2%;完成利润总额2.4亿元,下降51.9%。
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建筑企业19家,完成总产值15.96亿元,增长6.76%。共签订合同额32.67亿元,增长22.23%。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92亿元,比上年下降4.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89亿元,增长3.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98亿元,下降13.2%;金融业增加值2.94亿元,增长2.1%;其他服务业增加值40.54亿元,增长4.3%。
电信业发展迅速,网络建设日益完善,整体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固定电话年末用户1.98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24.9万户,互联网用户8.7万户。
五、国内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4亿元,比上年下降6.8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4亿元,下降5.7%;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亿元,下降11.75%。按消费类型统计,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26.3亿元,增长1.89%;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3.5亿元,下降5.76%。
全年共执行招商引资项目41个,实际引进区外到位资金33.18亿元,比上年增加134.16%。其中,新开工项目34个,实际到位资金30.26亿元;续建项目7个,实际到位资金2.92亿元。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6.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78.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4.2%。分行业看,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73.4%;工业投资增长165.1%;教育业投资增长289.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24.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下降39.8%。
年末房地产开发企业17家,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6亿元,增长142%。其中,住宅投资6.99亿元。房屋施工面积63.3万平方米,增长39.5%;商品房销售面积8.54万平方米,下降15%;商品房销售额4.25亿元,下降9.19%。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5亿元,增长0.2%。其中,税收收入2.95亿元,下降8.1%;非税收入1.9亿元,增长16.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62亿元,下降2.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83亿元,增长6.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2亿元,下降13.4%;农林水支出11.86亿元,增长8.6%;教育支出11.81亿元,增长10.3%。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202.5亿元,增长17.5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2.93亿元,增长13.5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4.35亿元,增长30.14%。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20元,比上年增长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10元,增长6.5%。
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8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01人。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和设施11个,拥有床位数1012张,收养救助人数236人。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29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9个。
全年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6500万元,保障性住房施工面积1.52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竣工面积1.52万平方米。实有城市道路面积265.46万平方米。排水管道总长度76.78公里。供水综合生产能力3.2万立方米/日;供水总量1100万立方米。污水集中处理率100%。垃圾填埋场1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绿地面积346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34.54公顷。供气总量(天然气)10348.49万立方米。其中,家庭用量3096.74万立方米,用气人口11.85万人。
九、教育
普通高中8所,全年招生3499人;在校生9975人,比上年增长1.6%;毕业生3081人,下降6.5%。
初中6所,全年招生5175人,比上年增长3.7%;在校生14883人,增长6%;毕业生4716人,增长8.1%。
普通小学68所,全年招生8450人,比上年增长3.3%;在校生43131人,增长7.3%;毕业生6053人,增长10%。
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年招生11人,比上年下降15.4%;在校生115人,与去年持平;毕业生25人,增长108.3%。
幼儿园94所,全年招生3489人,比上年下降39.4%,在校生16717人,下降22.8%;毕业生7478人,下降11.2%。
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6.88%;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升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净入学率89.2%;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升学率100%。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辖区艺术表演团体2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体育场馆2个,文化馆1个,影剧院1个。拥有电视频道2个,广播频率1个,短波广播发射机4台。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广播电视农村直播卫星用户7076户。有线电视入户数35792户,在用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5792户。
全年全市接待游客140.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4亿元,增长16.6%。
年末市本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11家,民营医院8家,个体诊所11家,门诊部5家。卫生技术人员992人,执业(助理)医师347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114家,乡村医生300人。全市核定床位数1230张。
十一、环境和应急管理
持续推进南北山、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等工程,扎实推进生态林工程,造林5524亩,育种育苗787.6亩,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得到巩固。
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强重大全面水资源论证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河(湖)长制全面落实,全市主要河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0.6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0.59%。其中,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为27.72万吨标准煤,下降1.39%。
全年未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