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县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三次产业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县生产总值210.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增幅比全国、全省、全市分别高0.8、0.3、0.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4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75.0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101.5亿元,增长2.7%。三次产业比为16.3:35.6:48.1。
1.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畜牧业平稳增长。全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亿元,增长8.2%。全年粮食产量21.7万吨,同比增长3%。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7万吨,比上年增长8.3%,其中猪肉、牛肉、羊肉产量分别增长4.9%、19.5%、10.9%;禽蛋产量1.2万吨,增长7.2%。年末生猪存栏28.1万头,增长25.5%;全年生猪出栏42.4万头,增长4.1%。
2.工业生产较快增长,新兴产业加快恢复。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高于全市5.8个百分点,增速列七县市第1位。其中,12月份增长21.4%,比11月份加快4.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分别列七县市第3位、第2位。全年全县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比前三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增速列七县市第1位。
全年全县工业用电量2.9亿千瓦时,增长2.0%,列七县市第5位。
3.投资规模持续扩大,重点领域表现突出。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3%,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列七县市第2位。其中,建安工程投资增长11.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2%。分规模看,全县在库亿元以上投资项目60个,比前三季度增加12个;累计完成投资额43.93亿元,比前三季度增加5.08亿元。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12.9%,技改投资增长19.4%,增幅在七县市均列第2位;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27.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4.2%,民间投资增长9.1%;房地产投资18.2亿元,增长6%。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4.5万平方米,下降43.1%;商品房销售额11.9亿元,下降45.4%。
4.市场销售保持增长,限上零售额占比提升。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6亿元,同比增长3.2%,高于全市1.4个百分点,在七县市位次跃居第3位。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2%。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增长3.1%,占社消零比重96.2%;餐饮收入增长4.8%,占社消零比重3.8%。全年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9.2亿元,增长8.6%,高于全市3.4个百分点;限上部分占社消零比重为16.8%,与上年相比提升1.4个百分点。
5.服务业保持恢复,居民服务业发展较快。全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7%,比前三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比全市低0.5个百分点。1-11月份,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完成2.4亿元,同比下降2.1%,其中6家营利性企业营业收入1.5亿元,增长0.6%。
全县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包括省平台重点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增长1%,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增长19.5%,增长最快。
6.财政收入逐月回升、金融存贷款增幅上涨。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增长4.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7亿元,增长7.5%。其中,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城乡社区事务、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分别增长228%、76%、37%、33.1%。截至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17.4亿元,增长11.3%;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29.0亿元,增长17.6%;贷款占存款比重为72.1%。全年全县实现直接融资额4.46亿元(前三季度也为4.46亿元,最终数据以市金融考核认定为准)。
7.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27元,同比增长6.6%,比全市高0.3个百分点,列七县市第1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94元,增长5.4%,比全市高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67元,增长7%,比全市高0.2个百分点,分别列七县市第1位和第2位。
2022年我县新增“四上”企业52家(包括本年月度入规和上年年度入规),其中:工业21家、商贸业16家、建筑业13家、房地产业2家。新增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0个;500-5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7个。
总的来看,在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作用下,全年全县经济顶住了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各项指标持续恢复,主要指标增长快于全市,在全市靠前,成绩来之不易。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实体经济困难仍然较多,经济恢复基础还不牢固,全县经济体量还比较小,经济增长支撑不够强。
二、经济运行中需关注的问题
1.部分行业对GDP贡献率不高。全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7%,对GDP贡献率为16.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3%,对GDP贡献率为49.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7%,比全市低0.5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为34.1%。与前三季度相比,一产和三产贡献率分别下降6.8和1.5个百分点,二产贡献率上涨8.3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县GDP增速13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为-17.5%。另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零售业、住宿业增加值增速也低于全县GDP增速,对GDP增长拉动作用不明显。
2.经济稳增长支撑不足。从工业看,今年全县经济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业经济强势恢复,但我县重点企业基数较高、年底新增入规企业不多,山区乡镇工业企业发展存在天然的不足,受多重因素影响,明年工业持续高位增长难度不小;从商贸服务业看,全县限上商贸(包括大个体)99家、规上服务业15家,年底新增规模单位数虽创历史新高,但从总量上来看,在全市仍然不占优势。批发业对GDP拉动作用较明显,但我县住宿业体量太小,限上单位数仅2家,零售业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GDP增速,对GDP拉动作用不强。另外,我县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仅为16.8%,限下部分商贸企业查询数较多,需要引起重视。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对GDP贡献率达30.9%,贡献率最高,但从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增势较弱,分别下降10.9%、23.2%;从建筑房地产业看,疫情放开对建筑房地产行业复苏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市场前期可能还处于观望状态,恢复基础还不牢固。另外,我县建筑房地产企业体量小,建筑业总产值24.16亿元,居全市末位,房地产投资18.25亿元,仅比岳西和大观区投资额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