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2021年,全县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灭火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内生动能逐步恢复,经济呈现稳健复苏态势,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60081万元,同比增长7.0%,比去年增加0.6个百分点,增速全州排第9位,安宁河县(市)排第4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46570万元,同比增长6.7%,增速全州排第11位,安宁河县(市)排第5位,拉动GDP增长2.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38090万元,增长8.5%,增速全州排第8位,安宁河县(市)排第4位,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5421万元,增长6.3%,增速全州排第9位,安宁河县(市)排第2位,拉动GDP增长2.7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39635元,比上年增长7.2%。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8.5%、32.3%、39.2%。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8.7︰27.7︰43.6。

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459498万元,同比增长6.1%,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3.4%。

二、农    业

2021年,全县各级党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大农业投入,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建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和效益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呈现增产、增收的喜人局面。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现价)达到457524万元,比去年增加25692万元,增长5.95%。其中:农业产值290911万元,比去年增加35210万元,增长13.8%;林业产值8551万元,比去年增加374万元,增长4.6%;畜牧业产值139632万元,比去年下降11506万元,下降7.6%;渔业产值7795万元,比去年增加3800万元,增长9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635万元,比去年增加817万元,增加8.32%。

现代农业加速提升,种植业稳步发展。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8545公顷,比上年增加522公顷;粮食总产104038吨,比上年增加3076吨,同比增长3%;其它主要农作物产量如下:油料产量766吨,同比增长0.9%。糖类产量1912吨,与上年持平。蔬菜瓜果产量310493吨,同比增长5.9%。

加强森林管护、林地保护、森林草原防火等工作,巩固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森林覆盖率71.6%。

畜牧业发展加快。全年出栏生猪27.51万头,同比增长13.2%;羊出栏14.03万只,同比下降4.9%;牛出栏1.3万头,同比增长0.62%;家禽出栏119.6万只,同比增长0.4%。全年肉类总产量26437吨,同比增长12.4%,其中猪肉产量16517吨,同比增长16.6%;羊肉产量2362吨,同比下降3.7%;牛肉产量1667吨,同比下降0.6%;家禽肉产量2453吨,同比下降2.25%;牛奶产量129吨,同比下降3.9%。

渔业生产情况。全年水产品产量3850吨,同比下降16.3%。

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8200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4.8万千瓦,同比下降10.5%;农村用电量为14500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5.9%;全年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973吨,地膜覆盖面积1148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1年国际国内整体工业品市场价格下调。2021年我县全社会全部工业总产值63061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83273万元,同比增长26.6%。

在规模以上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水力发电量99534万千瓦小时,同比下降11.2%;风力发电量76154万千瓦小时,同比下降3.8%;风机叶片生产181套,风机主机生产212台。

我县2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89912万元,同比增长20.0%;工业产品产销率96.9%,同比下降8.5%;实现工业增加值109714万元,工业增加值不变价增速4.0%;全年利税总额52698万元,同比增长68.3%,其中利润总额44171万元,同比增长130.0%。

2021年我县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全社会建筑业生产完成增加值26054万元,同比增长3.1%,总量位居全州第5位,增速全州第9位。全县21户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09亿元,同比增长10.0%。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我县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和吸纳民间投资成效显著,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年末全县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达到23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7267万元,同比增长16.8%,完成州下达660000万元目标任务。其中:工业性投资完成32926万元,同比下降36.7%;无工业技改投资完成额;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362.1%;第二产业同比下降35.9%;第三产业同比下降6.9%。基本建设投资同比增长7.4%。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9.1%,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58.8%。

从房地产开发看,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5.4%,商品房施工面积6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5%,商品房销售面积2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1%。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把项目引进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全力招大引强、招商选资,省级平台签约40亿元,国内省外到位资金28.55亿元,国内州外到位资金 41.5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在国家扩大内需、提升消费的政策效应下,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但因受疫情影响,全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4189万元,比上年增长13.3%

批发零售业。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89871万元,比上年增长12.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2574万元,比上年增长15.0%。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市场零售额232205万元,农村市场零售额12107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8%和13.3%。

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全年出口总额(包括转口贸易)5190万元人民币。

2021年旅游业发展有所上升。旅游总收入达17.5亿元,同比增长3.8%;旅游总人次达476.2万人次,同比增长2.6%。

六、交通、运输、邮电

坚持铁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通村通社路一体建设,完成1565公里路网规划采集编制、275条30户以上聚居点通组路规划入库,德会高速、成昆铁路扩能工程顺利推进,圆满完成G108线大中修、预防性养护及S219线改造,完成德雅路、茨大路、三大路、德南路、德阿路等农村公路安保292.3公里及5个乡镇客运(养护)站新改建项目,全域实施乡村客运“金通工程”,全县通乡通村公路通达、通畅、通车率均达100%。

全年全县公路运输总周转量10539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9.8%。

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全县电信业务总量219952万元,增长速度27.6%,邮政业务总量2806万元,同比增长26.5%。年末国际互联网上网用户数1.6万户,和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固定电话用户2.8万户,和去年相比基本持平,移动电话用户19.7万户,和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74.5%。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2890万元,同比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557万元,同比增长1.3%。

金融业平稳运行。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1546401万元,比上年增长15.3%。

保险事业稳定发展,保费收入持续增加,受益群体不断扩大。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25457万元,比上年增长7.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普通中学数5个,小学校数61个,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230人,小学专任教师1085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3075人,小学在校学生22807人。

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累计投入20.8亿元,教育信息化建设有力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教学综合评定居全州第四。学前教育入园率超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普高教育逐年突破,职业教育特色凸显,学前学普、控辍保学成效显著,营养餐、寄宿制补助、“三免一补”等普惠政策全面落实。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深化院校院地院企合作,“双创”工作扎实推进,入孵中小微企业40家;金锋橡胶、中水恒岳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确认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海花沟大地公园阳光康养度假区等项目落地德昌。

九、文化和卫生

加强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文化惠民进一步深入。开展送文化下乡、全民阅读等活动,出版《德昌傈僳族志》及德昌地情资料《繁星点点》等刊物。全力建设“凤凰古镇”、打造“凤凰古城”、拓展“凤凰新区”,城市“三化”工程竣工投用,地标性建筑凤凰阁建成投用,凤凰嘴公园成为城市新“绿肺”,“凤舞水秀”喷泉成为网红打卡地。

卫健水平稳步提升。常态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建成县级防疫应急物资储备库、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核酸检测实验室,疫情防控始终保持“零确诊、低风险”状态。加快构建健康服务体系,建成紧密型医共体2个,成功创建三级乙等医院2所,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县域内就诊率稳步提升。完成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启动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全面实施三孩生育政策,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成功率全面达标,母婴传播率为“零”。

医疗卫生机构186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575床,执业(助理)医师数520人。

十、环境保护

持续打好“三大”保卫战,全面完成大气、水总量减排任务,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站点42个,划定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实现 “双降”; 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推进,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6%、林木绿化率达73.03%,成功创建姑姑山、黑龙海子两个省级森林公园;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编制完成“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划定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河道管理范围,完成黑龙潭湖泊健康评价、长江十年禁渔退捕安置及小水电清理,完成中央、省四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反馈问题整改。

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21年,工业万元GDP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3.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增长2.89%。

十一、人  口

据2021年公安人口统计年报,全县年末总户数73958户,户籍人口220389人,城镇人口6137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71652人,占总人口的33.0%;傈僳族人口为7295人,占总人口的3.3%。

据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末常住人口2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3万人,城镇化率42.98%。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据人口出生统计,人口出生率13.2‰,自然增长率6.0‰,符合政策生育率98.5%。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呈稳步增长势头,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09元,比上年增长9.38%。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41元,比上年增长7.95%。其中,工资性收入22070元,增长2.20%;经营净收入9051元,增长23.48%;财产净收入2348元,增长4.13%;转移净收入3972元,增长13.34%。人均消费性支出24439元,增长6.95%。其中,居住支出增长8.37%,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4.74%,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0.81%,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7.4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0.9%。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93元,比上年增加2083元,比上年增长10.06%。其中,工资性收入5751元,增长8.90%;经营净收入13867元,增长9.06%;财产净收入193元,增长15.14%;转移净收入2982元,增长17.1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687元,增长7.27%。其中,居住消费支出增长7.44%,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15.73%,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8.99%,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4.7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3.1%。

经省统计局审定反馈,2021年凉山州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84103元,比上年增加7428元,增长9.6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93%,具体情况如下:2021年凉山州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93118元,比上年增加10062元,同比增长12.11%。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99313元,比上年增加10366元,同比增长11.65%。2021年凉山州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8080元,比上年增加999元,同比增长2.12%。

民生保障持续加大。统筹推进“五险”扩面工作,率先在全州实现贫困人口住院结算“一站式”服务,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率达85%以上;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福利资金2.85亿元,惠及100余万人次;完成工人文化宫、王所敬老院扩建等项目建设,松鹤憩园等项目加快推进;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75%以上,州下达民生实事107件全面完成,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503件和政协委员提案467件;全面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新增就业174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8%以内。加强国防建设和双拥模范县创建,高质量完成征兵任务和退役军人、随军家属安置工作,发放优抚保障金839.55万元,县退役军人事务“两站一中心”全国示范创建成功通过省级复验。

十三、乡村振兴工作

坚持以农村新居、农田水利等项目为抓手,全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新建新村新寨82个、“小组微生”聚居点54个,新建及改造管网376.78千米,新建、改建农村卫生厕所1939户,建成高标准农田7.11万亩,沟渠、机耕道199.86千米,新增、改善灌面7.9万亩,顺利完成和平水库坝区、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投资4.01亿元建设输变电线路1419千米、惠及10万余人;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26个,获得节余指标2052亩;实施土地整理项目6个,取得占补平衡指标4000亩;划定基本农田20.14万亩,落实保护地块7468个,持续保有耕地26.25万亩。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德昌统计年鉴-2020》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执行国家统计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即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公报中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对外贸易、财政、保险、证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