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特别是灾情疫情叠加严重冲击,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取得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11.71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29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59.67亿元,下降5.5%;第三产业增加值151.74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为0.1:28.2:71.7。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9770元,比上年下降1.6%。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0.3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3.2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9.18%,比上年末提高1.1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2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15‰;死亡人口0.2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6.52‰;自然增加人口0.02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63‰。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32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47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05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2%。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4人。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7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税收收入10.27亿元,同比减少1.2%,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66.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3亿元,减少47.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6.5%,卫生健康支出减少41.7%,教育支出减少9.0%,科学技术支出减少92.0%,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减少10.7%。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178亩,比上年减少3816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600亩,减少2147亩。蔬菜种植面积280亩,增加50亩。
粮食产量2402.4吨,比上年减少1537.5吨,下降39%。其中,夏粮产量1356.5吨,减少789.5吨,下降36.8%;秋粮产量1046吨,减少748吨,下降41.7%。小麦产量1356.5吨,减少789.5吨,下降36.8%;玉米产量1046吨,减少748吨,下降41.7%。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53.6吨,增加211.6吨,增长39%。瓜果类产量54吨,增加27吨,增长100%。
猪牛羊禽肉总产量768吨,比上年增加141吨,增长22.5%。禽蛋产量437吨,减少60吨,下降12%。牛奶产量532吨,增加68吨,增长14.7%。年末生猪存栏5445头,减少50.9%;生猪出栏9358头,增长40.8%。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4%;产品销售率106.0%。分门类看,制造业下降12.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7.2%,占规模以上工业1.2%;高耗能工业增长9.9%,占规模以上工业65.9%,高技术产业增长12.8%,占规模以上工业1.3%,高新技术产业下降16.6%,占规模以上工业26.9%。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9.9亿元,比上年增长8.2%;实现利润总额1.6亿元,下降59.3%。年末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11家,超50亿元企业2家,其中,超百亿元企业1家。
全年全区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建筑业企业本年新签合同额12.0亿元,增长27.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8.3%,民间投资增长41.8%,工业投资增长3.8%。
全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7.4亿元,比上年下降20.5%。其中,住宅投资17.3亿元,下降20.6%。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02.6万平方米,增长24.5%;新开工面积25.8万平方米,下降44.7%;商品房销售面积8.7万平方米,下降45.1%;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8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423.8%。
全年计划总投资超亿元项目15个,比上年增加6个,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39.3%。其中焦作市南水北调第一楼区域建筑群项目、焦作汉河电缆有限公司整体搬迁改造项目、城东公园绿化建设项目。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3亿元,比上年增长5.4%。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5.1亿元,增长14.1%;零售业零售额67.5亿元,增长4.7%;住宿业零售额0.3亿元,下降22.9%;餐饮业零售额1.4亿元,增长21.6%。
全年全区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下降70.8%,饮料类下降73.3%,烟酒类增长18.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9.5%,日用品类增长126.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64.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7%,汽车类下降13.0%。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30.81亿元,同比增长19.23%,其中出口21.42亿元,同比增长 13.17%,进口9.6亿元,同比增长21.7%。货物贸易顺差1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55亿元。
全年全区实际吸收外商投资3816.62万美元,完成市定任务的105.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全年全区共接待省内外游客4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0万元。年末共有3A级旅游景区2家。星级酒店2个,旅行社71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全区共有上市公司2家,上市股票2只,均为境内上市。
全年全区共有金融机构98家,其中银行网点62家(6家分行),保险公司28家,证券公司8家。融资性担保公司2家,典当行3家。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692人,在校生1403人,毕业生720人。普通高中招生119人,在校生305人,毕业生84人。初中学校招生1692人,在校生4772人,毕业生1535人。普通小学招生3503人,在校生18374人,毕业生2776人。
2021年,共有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同比新增2家,总数达到9家;备案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拥有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1家,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家。
2021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5364万元,同比下降68.59%。2021年末共有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21家,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672台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
2021年,全区设有医疗卫生机构241家。医院10家,其中综合医院4家、中医医院3家、专科医院3家;基层医疗机构230家,其中社区卫生中心13家、卫生服务站37家,卫生院2家、村卫生室23家、门诊部15家、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40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家,其中疾控中心1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卫生监督所1家。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总床数872张,卫生技术人员159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56人,注册护士808人,药师(士)39人,技师(士)22人,卫生监督员15人,其他55人。
全年共举办各类赛事活动31场。全年运动员共参加省级以上比赛660次,获省级冠军44个、亚军62个、季军87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9188.56元,增长5.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108.57元,增长11.99%。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427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24223人,参保离退休人员5204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4606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11626人,参保退休人员2980人。
全年共救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1531万人次,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431.6946万元。全年共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037万人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19.0988万元。全年共救助特困人员122人次,发放特困救助供养金11.122万元,全年共临时救助困难群众231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32.6396万元,人均救助1412.97元。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1259对,离婚登记509对,补领结婚登记证303对,补领离婚登记证105对。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截至2021年,全区已探明矿产资源20多种,北部山区为石灰岩、耐火粘土、高岭土、陶瓷土等;南部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煤层气、砖瓦粘土、地下水资源等。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下降7.1%,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2.2%。
全年全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62.4%,PM10平均浓度为84微克/立方米(扣除沙尘),PM2.5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扣除沙尘)。
全年全区共完成森林资源培育2897亩,其中,完成造林945亩,森林抚育和改造1952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0%。
全年全区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0起,与上年同期持平。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同比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