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式和依然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干在实处、勇当标杆、开创新局”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三示范,四节点”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在湖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综合评价中荣获一类县市第一名。

  一、综合

  根据宜昌市反馈,2021年,宜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4.08亿元,同比增长15.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90.22亿元,同比增长24.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45.76亿元,同比增长15.7%。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8.0:48.8:43.2。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2.44亿元,同比增长19.3%(按现价计算)。其中,农业67.27亿元,同比增长7.0%;林业5.05亿元,同比增长23.3%;牧业30.55亿元,同比增长53.1%;渔业2.73亿元,同比下降4.5%;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6.84亿元,同比增长6.9%。农、林、牧、渔及农业服务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9.8%、4.5%、27.2%、2.4%、6.1%。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

  全年粮食播面31.98万亩,粮食总产量9.87万吨,粮食总产量同比增长1.7%。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油料12.78万亩,同比下降0.6%;蔬菜9.52万亩,与去年持平;至年末,茶叶、水果定植面积分别为13万亩、33.13万亩。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2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粮食 万吨 9.87 1.7
油料 万吨 2.17 -0.9
蔬菜 万吨 27.30 4.8
茶叶 23007 19.0
水果 万吨 65.25 -5.5
    柑桔 万吨 65.02 -5.5

  主要林产品为:油桐籽271吨,同比增长4.6%;棕片752吨,同比增长4.9%;板栗453吨,同比下降3.2%。

2021年主要畜禽当年出栏情况  
  单位 出栏(笼) 比上年±%
生猪出栏 万头 74.00 82.0
羊出栏 万只 30.62 11.0
牛出栏 万头 1.28 2.4
家禽出笼 万只 506.35 7.4
禽蛋产量 7190 10.9

2021年主要畜禽年末存栏情况
  单位 存栏(笼) 比上年±%
牛存栏 万头 1.95 -8.0
生猪存栏 万头 43.20 18.7
山羊存栏 万只 21.31 -2.3
家禽存栏 万只 156.50 5.7

  全年水产品产量6630吨,淡水养殖面积为1.47万亩。

  全年地方财政用于农林水等支出5.75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化肥施用量(折纯)1.46万吨,农村用电量1.28亿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1-12月,全市在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4家,全年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050.25亿元,同比增长37.2%,其中:轻工业产值为327.70亿元,重工业产值为722.56亿元,分别占31.2%、6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3%(管理权限)。

  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2021年规模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发电量 亿千瓦时 32.21 1.0
卫生陶瓷制品 万件 446.68 -25.6
化学药品原药 75848 365.1
输送机械(输送机和提升机) 108983 32.4
水泥 万吨 497.27 30.3
硫酸(折100%) 万吨 109.54 1.1
合成氨(无水氨) 万吨 11.37 1.8
磷酸一铵(实物量) 万吨 128.62 -23.9
罐头 22030 48.9
盐酸(氯化氢,含量31%) 万吨 7.43 3.6

  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1.79亿元,同比增长16.4%;营业成本695.02亿元,同比增长13.6%;利润总额69.26亿元,同比增长23.9%;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06亿元。(取用2021年12月月报数据)

  全市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33家,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59.07亿元,同比增长48.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190.5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为174.2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0%。在全部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3.5%;第二产业占比为59.0%;第三产业占比为37.5%。按投资用途分,建安工程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59.2%,设备购置占比为37.8%,其他投资占比为3.0%。

  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25.0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6.2%;全年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含现房和期房)50.04万平方米,同比上升69.4%,其中住宅48.87万平方米,同比上升75.0%;商品房销售额22.35亿元,同比上升63.7%,其中住宅21.84亿元,同比上升70.9%。

  五、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年末全市公路里程到达数为3632.8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620.26公里。

  年末电话用户数为37.27万户;全年累计订销报纸、杂志482.35万份;累计完成邮电业务营业收入28858.65万元。

  全年旅游服务企业共接待游客35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性收入31.5亿元。

  六、国内外贸易和市场物价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91亿元,同比增长29.8%。按规模分,限上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1.24亿元,占比达24.9%,其中限上法人单位完成26.53亿元,同比增长28.3%。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1.03亿元,同比增长50.0%。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921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9.51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00亿元,同比增长36.2%;地方税收收入16.39亿元,同比增长38.5%。在全部收入中,税务征收27.41亿元,同比增长23.1%,占财政总收入的92.9%;财政征收2.10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1%,同比增长2.9%。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9.47亿元,同比下降16.4%。

  全市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73.08亿元,比年初增加49.2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75.67亿元,比年初增加37.86亿元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92.06亿元,比年初增加48.92亿元,其中,金融机构住户贷款余额59.72亿元,比年初增加9.90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232.34亿元,比年初增加39.01亿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21年,全市各类事业单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561人。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52.06亿元,同比增长28.7%(可比增速)。

  年末全市有各类学校45所,在校学生2.99万人,在编在岗教职工2569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1.65万人,初中在校学生0.76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0.36万人。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10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为100.0%;中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81%。全市各类学校校舍面积有51.53万平方米,其中教室、图书阅览室、室内体育用房、心理辅导室、其他公共教学用房面积有19.04万平方米,占37.0%。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文化馆指导的馆办文艺团体1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10个、群众业余文艺团体57个,有村(社区)文化活动室127个,馆藏图书25.2万册(公共图书馆19.7万册,乡镇文化中心5.5万册)。

  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100%,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100%。

  全市有卫生机构243个,床位2526张,执业(助理)医师1874人。

  全年举办体育比赛、全民健身活动23次,参加活动0.3万余人次。全年获得省以上运动奖牌16块,其中金牌1块。

  十、人口与就业

  全市户籍总人口为380986人,居民总户数为148243户。在户籍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94294人,乡村人口186692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0%、49.0%;男性191685人,女性189301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3%、49.7%;18岁以下人口为48310人,占12.7%;18—34岁人口66607人,占17.5%;35—59岁人口166175人,占43.6%;60岁及以上人口99894人,占26.2%。

  全市常住人口为35.7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14%。

  全年人口变动中,出生1741人,出生率为4.4‰;死亡3185人,死亡率为7.99‰;全年人口机械变动情况为:迁入252人,迁出1474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483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就业641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9%。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514元,同比增长11.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512元,同比增长24.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1.9%。

  农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046元,同比增长11.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046元,同比增长22.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2.7%。

  全市有27.09万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其中12.90万名职工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企业职工11.60万人,机关事业单位1.29万人),14.20万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76万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其中有1051名职工享受了失业保险待遇,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1212.15万元;4.94万名职工参加了工伤保险。职工各项保险待遇支付率和社会化发放率为100%。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53万人。

  全年有1023户、1562人享受城市低保,有3572户、6544人享受农村低保。农村社会救助总人数8717人。年末各类收养性单位26个,床位2859张,收养各类人员1025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耕地面积为21.34万亩,其中水田3.61万亩,旱田17.72万亩。(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

  非金属矿产资源储藏量24824.83万吨,煤炭蕴藏量604.18万吨。

  全年完成植树造林2.43万亩,零星植树168.0万株。森林蓄积量为437.4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3.91%。

  规模工业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89.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1.1%,规模工业产值单耗0.1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9.0%。

  环境污染治理本年投资总额13581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颗粒物排放达标率100%。

  城镇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16.5万立方米/日,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201.71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1039.01公顷。

  全年工矿企业安全事故7起,其中死亡8人;工矿企业安全事故直接损失额519.92万元。

  全年共发生道路安全事故16起,死亡5人;交通事故直接损失额1.92万元。

  注:

  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户籍人口按公安部门数据公布;

  人口自然变动按卫生健康部门统计数据公布;

  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反馈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