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昌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

选择区域:>>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改革、和谐三大任务,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全县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体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任务,为建设沿海强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80亿元,达到87486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7020万元,增长18.4%;第二产业增加值334996万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32852万元,增长8.9%。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852元,比上年增长14.8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35.1%、38.3%和26.6%。

 

民营经济实力增强。2007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66621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8%;实缴税金51097万元,比上年增长39.9%,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8.5%,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绝对主力。

 

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6个百分点,涨幅同比扩大4.4个百分点,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烟酒用品类和食品类价格上涨幅度明显,涨幅分别为6.5%和17.6%,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如下(以上年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5.6

 

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1.3

 

1.食品类 117.6

 

其中:粮食 105.6

 

鲜菜 108.6

 

肉禽及其制品 142.6

 

蛋 128.7

 

水产品 108.4

 

2.烟酒及用品 106.5

 

3.衣着类 91.4

 

4.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101.6

 

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97.2

 

6.交通和通讯 99.6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0

 

8.居住 103.0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断加强。年末全县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21358人,比上年末减少565人,其中在岗职工21188人,比上年末减少625人。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2007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188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3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同时有关部门多方筹措资金,为下岗职工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偏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物价上涨压力较大,节能降耗任务依然艰巨。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全县农业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畜牧、蔬菜、林果业不断发展壮大。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74015亩,比上年减少5.1%,总产量307230吨,增长1.6%; 油料播种面积160770亩,增长1.7%,产量43609吨,增长11.2%;蔬菜播种面积136515,与上年基本持平,产量519585吨,下降0.7%;鲜果面积128265亩,与上年相同,产量191978吨,增长29.4%。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 肉类产量为56114吨,比上年下降0.7%;禽蛋产量22720吨,增长0.3%;牛奶产量14265吨,下降14.8%。渔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93799吨,下降5.7%。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6566公倾,与上年基本持平,有效灌溉率达76.5%,比上年增长0.4个百分点; 农业机械总动力834526千瓦,增长4.0%;农村用电量59025万度,增长122.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效益明显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94069万元,比上年增长22.6%。产品产销率为99.8%,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税75177.6万元,比上年增长67.4%,实现利润27125.5万元, 增长97.0%。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204.4%,比上年上升26.0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量 2007年 上年土%

 

干红葡萄酒(千升) 43205 -26.8

 

白酒(千升) 299.7 -25.9

 

水泥(万吨) 30.61 -1.7

 

日用玻璃制品(万吨) 25.91 37.7

 

生铁(万吨) 8.39 -71.2

 

粗钢(万吨) 129.31 109.1

 

钢材(万吨) 2.18 72.4

 

建筑业较快发展。2007年,我县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10家, 共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3393.2万元,比上年增长22.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4万平方米,下降32.4%;房屋竣工面积25.3万平方米,增长42.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5268万元,比上年增长69.0%。其中,项目建设投资101707万元, 增长59.4%;房地产开发投资48304万元,增长59.3%;农村非农户投资92223万元,增长98.8%;农村农户投资230349万元,增长39.8%。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投资较快增长。在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农村农户投资除外),第一产业投资增长迅速,共完成35503万元,同比增长297.6%;第二产业平稳增长,共完成投资109379万元,增长34.2%,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09179万元,增长40.0%;第三产业发展提速,共完成投资97352万元,同比增长94.4%。民营经济投资活跃, 2007年共完成投资131490万元,同比增长95.0%,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87.7%。企业自主投资能力不断增强,自筹资金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2007年全县投资到位资金中, 自筹资金175286万元,同比增长65.7%,比重为87.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846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城乡消费步伐明显加快,其中县级消费品零售总额80790.4万元,增长16.8%;县以下零售额97674.1万元,增长16.2%。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3264.5万元,增长16.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5164万元,增长17.9%。

 

各类商品市场较快发展。2007年全县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2个,实现成交额240750万元,同比增长76.4%,其中成交额超亿元市场4个,市场成交额193410万元,同比增长120.4%。农副产品市场亮点纷呈,年末共有7个,年市场成交额174010万元,同比增长125.2%,占全县市场成交额的72.3%,成为全县商品交易市场的主力军。

 

 

六、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200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75008万元,比上年增长44.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4757万元,增长58.9%。全年财政支出76187万元,比上年增长44.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66055万元,增长34.6%。

 

金融存贷款继续增长。20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60515万元,比年初增加9279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41598万元,比年初增加78174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6737万元,比年初增加15876万元。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年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事业费支出达18742万元,比上年增长57.0%。基础教育继续加强,“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年末全县共有小学171所,在校学生32971人,专任教师255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共有普通中学39所,在校学生31742人,专任教师2348人,初、高中升学率分别为100%和57.3%。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发展。

 

科学事业取得新的进展,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全县各级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费用支出为98万元, 比上年增长10.1%。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2500人,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115个。专利事业取得进展,全年专利申请31件。

 

 

八、文化与卫生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全县共有剧场剧院2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0万册。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年末共有有线电视用户60250户。文化娱乐活动日益活跃,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城乡居民文化品味进一步提升。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职工医疗保险事业不断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开,医疗服务体系和疫病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质量全面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68个,拥有床位232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个,拥有床位2243个。全县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983人,其中医生1362人,护士673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计划生育政策取得新成效,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年末全县总人口为552736人, 其中农业人口400272人,占72.4%;非农业人口152464人,占27.6%。全年出生人口5417人,出生率为9.8‰; 死亡人口3232人,死亡率为5.85‰;净增人口2185人,自然增长率为3.95‰,比上年下降0.47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5元,比上年增长24.6%;人均消费性支出6315元,增长16.1%,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1.0%,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354元,比上年增长15.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45元,增长22.5%,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1%,下降1.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和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达30805人,比上年增加2208人;全县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23167人,比上年增加11640人;全县己有420722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上年增加46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