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宁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2021年宁河区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宁河区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十四五”规划实现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9.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13亿元,比上年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69.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160.11亿元,比上年增长3.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38:47.12:44.50。

图1 2017-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健康发展。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8%,其中,种植业产值32.91亿元,同比增长12.8%,林业产值0.18亿元,同比增长71.7%,畜牧业产值22.26亿元,同比增长4.9%。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4.17万亩,同比增长8.3%。棉花种植面积4.86万亩,同比下降53.4%;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6.42万亩,同比增长5.8%。

畜牧业生产持续恢复。全年生猪出栏52.68万头,同比增长13.7%;家禽出栏1660万只,同比增长1.0%;肉类总产量7.33万吨,同比增长12.4%;禽蛋产量1.95万吨,同比下降3.0%,牛奶产量4.29万吨,同比增长2.4%。

表一 202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同比±%
粮食 万吨 32.11 19.9
#夏粮 万吨 6.19 62.5
棉花 万吨 0.34 -62.6
蔬菜及食用菌 万吨 19.43 -8.0
水果 万吨 3.48 -36.0

渔业生产平稳,效益略有下降。全区渔业产值达到14.72亿元,同比下降13.4%,养殖水面达到5.43万亩,同比下降7.2%,全部为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达到5.52万吨,同比下降4.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区工业增加值134.59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为15.0%,总产值完成840.71亿元,同比增长44.8%。

工业效益增势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55.64亿元,同比增长40.0%,实现利润47.04亿元,同比增长114.2%。

表二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同比±%
服装 万件 40.14 -35.7
两轮脚踏自行车 万辆 123.79 -1.2
塑料制品 万吨 6.35 -4.0
水泥 万吨 91.09 56.1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95.89 -26.5
预应力混凝土桩 万米 437.22 -26.6
生铁 万吨 489.45 -4.3
粗钢 万吨 633.8 -
钢材 万吨 782.89 6.8
饲料 万吨 9.52 27.7
罐头 万吨 3.96 -17.5
金属集装箱 万立方米 589.89 188.5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224.15 4.8

建筑业健康发展。全年建筑业总产值31.38亿元,增长35.4%。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4.53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7.2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3.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0.1%。

全年房地产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7.2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98.78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3.42万平方米,下降27.0%。

图2 2017-2021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速度

图3 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构成比例

五、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63.89亿元,同比下降8.9%。其中,限上批发零售业完成7.28亿元,同比下降49.6%;限上住宿餐饮业完成0.16亿元,同比增长20.45%。批发零售业销售额达到509.1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限上销售额达到475.65亿元,同比下降2.7%;住宿餐饮业营业额达到2.0亿元,同比增长23.0%,其中,限上营业额达到0.38 亿元,同比增长11.8%。

图4 2017-202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其增长速度

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7.78亿元,同比增长91.0%,其中,外贸出口完成49.31亿元,同比增长142.0%。

招商引资持续推进。吸引内资实际到位额(市属口径)96.82亿元,同比增长18.8%;实际利用外资90万美元。

六、财政、金融和社会保障

财政收入降幅收窄。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6亿元,同比下降3.2%,其中,税收收入18.04亿元,同比下降1.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8.2%;从税种看,增值税完成7.56亿元,同比下降11.6%;企业所得税完成3.16亿元,同比增长14.1%;个人所得税完成0.37亿元,同比增长23.9%。

财政支出平稳增长。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78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教育支出13.32亿元,同比增长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72亿元,同比增长9.2%,卫生健康支出5.44亿元,同比增长1.7%,城乡社区支出2.23亿元,同比下降18.1%,农林水支出6.47亿元,同比增长15.0%。

图5 2017-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8.50亿元,比年初增加33.89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9.55亿元,比年初增加34.84亿元,同比增长10.7%。各项贷款余额290.97亿元,比年初减少20.2亿元,同比下降6.5%。

社会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2.95万人,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08万人,城镇职工支付养老金14.68亿元;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7.7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95万人,征缴保险金42185万元。年末全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40人,低保资金全年支出784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725人,低保资金全年支出7261万元。

七、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区公路总里程1508公里,其中区级以上公路546公里,乡村公路962公里,干线公路430公里。公路运输量1864.17万吨,公路运输周转量130491.44万吨/公里。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邮电业务总量达到45480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803万元,邮电局所总数为22处;邮路总长度465公里;OLT端口数为1.47万口;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0万户,光缆长度达18497皮长/公里。

八、科技、文化、体育、教育、卫生事业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学技术费用5890万元,共组织实施区级科技项目20项,本年新增瞪羚企业5家,新增雏鹰企业55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家,专利授权数1431件,市级科技成果登记数为3项,科技服务及研发机构22个。

文化事业稳定开展。全区有影剧院1个,观众容量座位956个;乡村放影队1个,电影机14套,观众人次达0.04万人次;拥有镇文化站15个,村文化室270个,民间花会50道,图书馆1个,拥有藏书17.1万册。

全区拥有电视频道1套,电视台平均每周播出126时,广播平均每日播音17时30分;全区年末数字标清电视节目117套,数字电视有效终端28703户。

体育事业持续推进。全区拥有体育馆和体育场各1个,面积分别为5600平方米和1800平方米,拥有标准11人制足球场2个,其中桥北足球场场地面积为4050平方米,拥有游泳馆2个,其中气膜游泳馆面积为3120平方米。专职教练员5人,举办各类体育培训班,参加人数达200人次,各项目等级运动员发展人数17人,参加市级及以上竞赛获得奖牌数为67个。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区拥有中小学校86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各类学校专任教师4098人,其中,中小学专任教师3976人;年末小学在校学生27206人,同比下降2.3%,中学在校学生21292人,同比增长2.4%,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123人,同比增长14.5%。全区拥有国办幼儿园7所,镇中心幼儿园22所,各类幼儿园在园幼儿10327人。

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99个,病床1350张,卫生技术人员255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57人,注册护士769人,药师128人,技师133人;年末有卫生院19个,村卫生室242个,拥有乡村医生436人;专业卫生机构4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1个。

九、人口、人民生活

城镇化率略有上升。年末,全区常住人口总量38.9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6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0.31万人。城镇化率为47.87%,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

全区户籍人口为41.20万人,比上年增长0.3%,全年出生人口2681人,人口出生率6.5‰。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据抽样调查,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14元,同比增长8.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30元,同比增长7.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96元,同比增长8.6%。

图6 2017-2021年城镇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