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沈河区统计局)
2022 年 4 月 26 日
2021 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沈河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全区上下围绕幸福沈河建设总目标和“五个家园”总任务,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经济总量
经沈阳市统计局统一核算,2021 年沈河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1017.0 亿元,同比增长 3.8%(可比价)。其中,第二产业完成 125.1 亿元,同比下降 2.7%;第三产业(服务业)完成 891.9亿元,增长 4.6%。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实现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12.3%和 87.7%。全年新增“四上”企业 88 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 4 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新增 45 家,规模以上服务业新增 24 家。
2021 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完成 21.4 亿元,同比增长 4.0%。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 33.3 亿元,同比增长 1.4%。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 22.1 亿元,同比增长 1.5%;制造业完成产值 11.2 亿元,同比增长 1.2%。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呈现“双降”态势,其中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下降19.4%;营业成本35.6亿元,同比下降15.5%。
建筑业方面: 建筑业增加值完成 104.0 亿元,同比下降4.0%,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468.8 亿元,增长 9.0%。分行业看,房屋建筑业完成产值 159.0 亿元,增长 1.1%;土木工程建筑业完成 234.0 亿元,增长 18.3%;建筑安装业完成 36.2 亿元,下降 11.3%;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完成 39.6 亿元,增长15.8%。
建筑业方面: 建筑业增加值完成 104.0 亿元,同比下降4.0%,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468.8 亿元,增长 9.0%。分行业看,房屋建筑业完成产值 159.0 亿元,增长 1.1%;土木工程建筑业完成 234.0 亿元,增长 18.3%;建筑安装业完成 36.2 亿元,下降 11.3%;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完成 39.6 亿元,增长15.8%。
三、国内经济贸易
2021 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03.6 亿元,同比增长 8.8%。积极发展“互联网+专业市场”模式,五爱国际商贸城成为辽宁首个线上市场,跨境电商商品销往 70 个国家和地区,五联商业广场等 5 家单位被认定为辽宁省首批电商直播产业带。推动盛京龙城等 2 个商业综合体升级改造,一大批新兴产业进驻,60%业态完成转型升级,网红打卡频现,盛京古城繁华再现,传统商贸焕发新机。
四、对外经济贸易
2021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0746.0万美元,同比下降 3.1%。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 18.3 亿元,其中出口总额实现 14.2 亿元,进口总额实现 4.1 亿元。
五、金融产业
2021 年,全区金融业完成增加值 230.5 亿元,同比增长-0.1%。金融及金融类机构达 1838 家,法人金融机构增至 9 家,占全市 50%以上;市级以上分支机构达 116 家,占全市 60%以上。推动 33 家金融机构发布 125 种融资产品,服务实体企业超 3000家。推进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企业征信平台上线运行,入驻企业排名全市第一。推动沈阳地铁集团发行东北首单碳中和债券,规模达 10 亿元。引进并入股辽沈银行,城商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有效化解。金融商贸开发区在考核中连续蝉联省级开发区首位。
六、固定资产投资
2021 年,沈河区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 159.9 亿元,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 94.3 亿元,同比增长10.3%,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 59.0%;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65.6 亿元,增长 6.2%,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 41.0%。商品房销售面积 56.8 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 105.8 亿元。
七、财政
2021 年,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82.9 亿元,同比增长3.8%。2021 年,沈河区大力实施惠民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8 亿元,增长 5.3%,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 10.2%,全年用于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长。
八、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2021 年,沈河区持续强化精细精致管理,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及复审工作。实施“大棚房”、违建别墅、乱占耕地等专项整治,清理违法占地 686亩。开展市容整治,拆除违章建筑 86 万平方米、高空镂空字 100 处、违规广告牌匾 673 处。加强常态化扫保,16 条主要街路“全时保洁”,一、二级街路全部机械化水洗湿扫,53 条背街小巷巡回式水洗作业。投资 1.45 亿元,建成 57 处绿化景观和慈恩寺等 110 个口袋公园,新增绿化面积 21.6 万平方米。完成重点地区 106 栋建筑和 17 个广场绿地景观亮化。超额改造老旧供热管网 67 公里。实施排水防涝等 8 项工程,东部地区汛期易积水和管网高水位运行问题彻底解决。停车泊位增至 12.5 万个,“停车难”问题有效缓解。
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抗霾攻坚,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完成满堂河、辉山明渠综合治理,水体质量全面提升。完成六药地块风险管控和 16 个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土壤污染隐患有效消除。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依托区内优质科研院所资源,推进创新主体和双创平台建设,截至 2021 年,已培育众创空间 24 家,引进创业实体超 500家,从业人员超 5000 人。实现 14 个科创项目落地。聚集高新技术企业 217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434 家,雏鹰企业 63 家,瞪羚企业 4 家。打造“盛京智创汇”惠企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展路演80 场,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完成 1370 个 5G 基站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2021 年创建 4 所沈阳市优质均衡示范校,11 所沈阳市新优质均衡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 100%覆盖。率先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机构的转型及压减工作,将 116 家培训机构转型为非学科类机构 74 家、压减教学点 12 处、留存剥离义务教育的非营利高中学科类机构 30 家,压减率 100%。
2021 年末,全区共有 57 所中小学校(不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 68017 人,其中;25 所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在校学生 26301 人,32 所小学,在校学生 46777 人。全区共有幼儿园119 所,在园幼儿 14744 人。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2021 年,沈河区区获得东三省唯一的“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殊荣。大力实施“文化+”战略,打造“五横三纵三园多点”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官局子胡同等中街特色文化街区。文化产业加速发展,营业收入占全市 30%以上。举办“中街首届文化节”“2021 年第四届女子半程马拉松”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积极推进城市书房建设。完成对东三省总督府等 5 家博物馆建设,推进历史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高质量完成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家庭健康大会”中,沈河区万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万莲家庭医生团队荣获 2021 年“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团队榜,成为沈阳地区唯一入选并获此殊荣的优秀团队。各类卫生机构 443 个,其中医院 46 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389 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7 个,其他 1 个。各类卫生人员 11858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0329 人。医疗床位 7244 张,其中医院 6892 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52 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200 张。
十一、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普查标准时点沈河区常住人 口 78.3 万人。其中:男性占比为 48.96%,女性占比为 51.04%。 2021 年末,全区持证残疾人 15661 人。
积极促进就业,新增就业 2 万余人,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率达 100%。打造 15 分钟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圈,持续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目前,产业园已使用 85%面积,注册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实现营业收入 44.18 亿元。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解决农民工“治欠保支”决策部署,兜住特殊群体民生底线。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
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在“两邻”理念引领下,成功搭建“1361”社会治理体系沈河模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选取 11 个社区打造“品质养老”试点,开展“亲情照护、幸福沈河”关爱行动,为全区 600 余位失能、半失能老人身边的家庭照护者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加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的监管,确保养老服务机构高效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