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赣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宏观环境,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及各次全会精神,落实上级政府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高质发展、后发先至”迈出关键步伐。全区经济运行平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为“十三五”发展画上了圆满句号。

一、综合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7.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03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308.63亿元,增长6.7%,其中工业增加值212.44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290.84亿元,增长12.7%。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7.5:42.3:40.2调整为15.3:43.6:41.1。第二、三产业占比较上年分别提高1.3、0.9个百分点。

人才支撑保障有力。深入实施“海州湾英才计划”“542英才培育工程”,新增省“双创人才”10名、市“双创人才”23名、科技副总30名,引进各类高端人才540名。实施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制定出台“电商直播人才20条”,开展各类培训8000人次,培育电商直播等本土人才2000余名。累计兑现各类人才扶持资金5000万元。

发展后劲日益增强。2021年,全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8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家,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19家,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103家,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9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1家。新增的规模企业为我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

多元化加强社会治理。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作用,投入3.55亿元,投用核酸检测基地、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坚决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深化平安赣榆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获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

聚力精准脱贫攻坚战。提前一年完成35941户、81238人建档立卡人口脱贫攻坚任务,30个省定经济薄弱村、10个市定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标准。落实扶贫资金5.7亿元,建设产业园区5个,实施产业项目162个,建档立卡人口人均收入从5186.9元增长至14385.8元,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

二、农林牧渔业

现代农业稳产增效。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入选国家首批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市级农业产业园实现镇级全覆盖。粮食、水产品产量连续五年保持51.6万吨、40万吨以上,生猪生产实现稳价保供。新增高标准农田34.6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3.7%,获评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推进设施渔业集中区、紫菜产业园、青口渔港经济区建设,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持续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合作社169个、家庭农场125个,获评“两品一标”产品59个,金公果业入选省级农业品牌目录。

农业生产稳中有升。2021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2.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6%。其中,农业产值48.98亿元,增长1.5%;林业产值2.09亿元,下降42.8%;牧业产值19.66亿元,增长4.5%;渔业产值124.44亿元,增长3.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5%。

粮食生产稳中有增。2021年,全区粮食总产量52.63万吨。其中,夏粮总产为20.67万吨,秋粮总产31.95万吨。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2.71千公顷,其中夏粮播种面积35.76千公顷,秋粮播种面积36.95千公顷。粮食作物单产为7237.39公斤/公顷,其中夏粮单产为5781.46公斤/公顷,秋粮单产为8646.30公斤/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实现增长。2021年,赣榆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12.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5%,较2020年提升1.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2.9%,工业经济总体平稳。

重点行业贡献突出。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大于10亿元行业9个,九大行业中除排名最后的纺织服装业,其余八大行业产值均同比增长,采矿业产值同比增幅达111.9%,钢铁压延、石油及燃料加工、资源综合利用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速分别为30.2%、17%、30.5%、28.7%和44.9%,农副食品加工业与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幅稍低,分别为5.5%、5.6%,九大行业对全区产值增长贡献度达101.1%,拉动全区产值增长21.9%,为我区产值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重点企业运行良好。2021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225家。全年累计产值超1亿元企业54家,比2020年多5家;累计产值超5亿元企业8家,比2020年多1家。龙头企业镔鑫钢铁和新海石化,全年产值增速分别为40.5%和17.0%,一如既往的发挥着工业经济“压舱石”的作用。镔鑫钢铁在面对粗钢限产和能耗双控的双重压力下,上半年紧紧抓住市场需求旺盛的机遇,加大生产力度,实现全年钢材产量小幅增长。新海石化上半年因为设备大修,产值大幅下降,检修结束后,加速生产,年底产值增速突破两位数,为我区工业经济稳定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2021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企业62家,实现战略性新兴产值132.93亿元,同比增长30%,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8.3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19.6%,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11.0%,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战新、高新企业的较好发展,标志着我区高质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建筑施工全面恢复。全区在库建筑业企业8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4.23亿元,同比增长12.9%,领先全市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全年建筑业增加值96.19亿元,同比增长12.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2021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01.85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项目投资完成252.94 亿元,同比增长11.3%,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8.91亿元,同比增长37.4%。

工业投资较快增长。2021年,全区工业投资完成 207.21亿元,同比增长16.0%,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1.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 43.84亿元,同比下降13.8%。制造业完成投资199.96亿元,同比增长19.5%。

五、贸易

消费市场逐步恢复。2021年,全区实现贸易额692.38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完成批发业销售额507.43亿元,同比增长17.6%;零售业销售额167.27亿元,同比增长20.0%;住宿业营业额1.26亿元,同比增长13.3%;餐饮业营业额16.42亿元,同比增长26.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63亿元,同比增长9.8%。

现代贸易提速增量。电子商务跨越发展,完成交易额505亿元、快递上行量2.89亿件,年均分别增长30%、58.5%,中菲跨境电商产业园建成投用,抖音电商直播基地签约入驻,获评省农村电商示范区,位列淘宝农产品电商销售第8位,海鲜、紫菜荣获国家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赣榆成为全国海鲜直播网红集聚地。商贸物流提档升级,嘉会城、吾悦广场建成运营,京东物流分拣中心建成投用,顺丰冷链开工建设。

外贸总额平稳增长。2021年,全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12694万美元,同比增长75.4%。其中,出口62503万美元,同比增长19.2%;进口150191万美元,同比增长118.1%。实际利用外资4.7亿美元。

六、交通

港口功能不断拓展。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赣榆港区总体规划优化方案获部省联合批复,临港综合物流园获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10万吨级航道延伸段完工,疏港二通道一期、外环路、起航路一期建成,三突堤吹填陆域2700亩,11公里管廊架全线贯通,王集水厂主体完工。累计完成吞吐量1.1亿吨,集装箱26.5万标箱,“一体两翼”北翼港区快速崛起,为临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连盐、青连铁路开通运营,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建成投用。204国道大修,228、233国道养护工程完成,242、267、402省道赣榆段建成通车,完成县道大中修55.6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302.1公里,等级公路总里程达2699.5公里,在全市率先创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开展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全面营造“畅安舒美”交通环境。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2021年,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81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税收收入29.68亿元,同比增长24.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9.81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71亿元,同比下降11.6%;教育支出27.02亿元,同比增长14.4%;科学技术支出0.52亿元,与去年持平;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45亿元,与去年持平;节能环保支出1.95亿元,同比下降33.5%。

金融信贷稳步增长。202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69.33亿元,比年初增加76.5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01.66亿元,比年初增加39.4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638.48亿元,比年初增加107.01亿元。

八、科学技术、教育

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创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区域示范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8件。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加强与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实施产学研项目184项。创新主体持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达6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50家,新海石化获省长质量奖,天富食品创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教育实力不断增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实施校安工程35.5万平方米,新改扩建和安幼儿园、义塘路中小学、赣榆第二高中等学校86所,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实现全市“二十三连冠”,创成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九、文化、体育和旅游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区乡贤馆建成投用,图书馆、文化馆通过国家一级馆验收,开展“乡音·乡韵·乡情”文化展演等活动90余场,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9场。

全域旅游快速推进。完成琴岛天籁片区景观工程、秦山岛保护开发利用工程,建成白鹭公园,打造滨海最美白鹭栖息地,新增绿地面积260万平方米,湿地新城生态修复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启动抗日山片区整体开发,创成秦山岛等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省级乡村旅游区7个。

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推进“多规合一”,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善各类规划修编。北部城市副中心规划设计完成,核心区建设全面启动。加快新城建设,完成琴岛天籁片区景观工程、秦山岛保护开发利用工程,海州湾大厦、海洋科技馆竣工投用,义塘、徐福片区开发建设全面提速,滨海美丽画卷逐步呈现。推进城市更新,完成牌坊街、玉带路等房屋征收改造项目15个,征收面积达97.6万平方米,改造提升金海路、盛世路等道路12条,全面打通文化东路、华中北路等断头路8条。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高水平创成国家卫生城市,首创首成全国文明城市,极大提振全区人民的城市荣誉感和发展自信心。新增停车泊位1.6万个,硬化背街小巷1000余条,安装路灯8900套,建成投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小盘垃圾填埋场。强化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等专项整治,完成70个无物管小区、537栋单体楼整治,改造新世纪花园等老旧小区4个,启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强化“两违”管控,拆除违建75.5万平方米。

聚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12个、示范村7个。全面落实“河长制” “湾长制”“断面长制”,建成投用6.5万吨新城污水处理厂、6000吨朱稽河沿线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站,镇级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一级A排放,规范泥鳅、紫菜、南美白对虾养殖,国考断面优III类水质达85.7%,近岸海域考核点位水质全部达标。实施大气管控十条措施,PM2.5浓度持续下降,空气优良率稳步提升。加强危废规范处理,建成危废系统资源化处置项目,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完成绿化造林14.7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8.5%。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2021年末,全区常住总人口100.4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67万人,人口出生率6.67‰,死亡人口0.72人,死亡率7.1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4%。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17元,同比增长9.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28元,同比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90元,同比增长10.8%。

多层次健全社会保障。落实“六稳”“六保”各项措施,减税降费3.67亿元。新增城镇就业5.1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10套、2.1万平方米。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8.5%以上,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83元,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金额提高至610元。建成养老护理院及医养中心4家,新增机构养老床位3059张,建成儿童关爱之家14个。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赣榆统计年鉴—2022》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