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发展质效显著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十四五”开局良好。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93.7亿元,比上年增长6.7%,两年平均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第二产业增加值82.6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91.3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2:42.6:47.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934.6元,比上年增长7%。
全年全区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72.2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37.3%,占比较上年提升5.4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5.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6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09%,比上年末提高1.18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2‰。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200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600人,困难再就业1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5%。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1.1万人,其中,区外输转8.3万人,区内输转2.8万人。
二、农业
全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63.85万亩,比上年增加103亩。油料种植面积10.16万亩,减少0.3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7.78万亩,增加0.65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1.4万亩,增加0.29万亩;果园面积22.09万亩,增加1.53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19.83万吨,比上年增产4.26%。其中,夏粮产量7.2万吨,增产3.27%;秋粮产量12.61万吨,增产4.8%。
全年蔬菜产量19.99万吨,比上年增长7.32%;中药材产量4088.3吨,增长11.57%;园林水果产量30.55万吨,增长12.69%。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42万吨,比上年增长44.84%。牛奶产量220.48吨,减少2.2%。年末牛存栏0.2万头,增长7.03%;牛出栏0.44万头,增长22.44%。羊存栏2.96万只,增长29.11%;羊出栏1.46万只,增长13.8%。生猪存栏15.01万头,增长17.92%;生猪出栏21.15万头,增长79.58%。
表1 2021年麦积区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198268.5 | 4.26 |
夏粮 | 72185 | 3.27 |
秋粮 | 126083.5 | 4.8 |
#小麦 | 72185 | 3.27 |
玉米 | 105875 | 6.33 |
薯类 | 17130 | -0.65 |
油料 | 17431.6 | 5.02 |
#油菜籽 | 14119 | -1.37 |
中药材 | 4088.3 | 11.57 |
园林水果 | 305506.4 | 12.69 |
蔬菜 | 199935.05 | 7.32 |
肉类 | 14712.38 | 44.84 |
#猪肉 | 12183.49 | 44.59 |
牛肉 | 444.62 | 22.55 |
羊肉 | 232.79 | 20.61 |
禽肉 | 1308 | 36.55 |
牛奶 | 220.48 | -2.2 |
禽蛋 | 4808.10 | 13.7 |
水产品 | 281 | 2.1 |
三、工业、建筑业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0.3%;股份制及其他企业增加值增长5.8%;外商及中外合资企业增加值下降1.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0.2%,重工业增加值下降0.8%。
表2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主要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卷烟 | 万支 | 1902398 | 5.7 |
啤酒 | 千升 | 13136 | 2.2 |
混凝土 | 立方米 | 3011480 | 20.1 |
水泥等 | 吨 | 1338179 | -30.5 |
乳制品 | 吨 | 2946 | 0.7 |
钢结构产品 | 吨 | 5742 | 6.2倍 |
水质污染防治设备 | 台 | 15 | 7.1 |
滚动轴承 | 万套 | 300 | 8.7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6.31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1%,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19%。
全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5.9亿,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3.4%。年末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3家。
四、服务业
全年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6.5亿元,比上年增长8.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7%;金融业增加值11.6亿元,比上年增长3.3%;房地产业增加值7.7亿元,比上年增长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1.3亿元,比上年增长8.6%。
年末全区公路里程2379.2公里,比上年增长6.6%,其中镇级公路531.5公里,与上年持平。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收入量6317万元,比上年下降4.6%。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23万件;包件业务134.9万份;报纸业务535万份;杂志业务13万份。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量14367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年末电话用户69.8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62.3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8万户。
五、贸易经济
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03亿元,比上年增长9.2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6.97亿元,增长9.3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6亿元,增长7.32%。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76亿元,增长9.22%;餐饮收入额3.03亿元,增长10.52%。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10.72%,烟酒类增长9.3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0.28%,化妆品类增长44.23%,金银珠宝类增长16.43%,日用品类增长18.11%,中西药品类增长15.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26%,汽车类增长22.47%。
限上批发业销售额10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6%;限上零售业销售额59.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76%;限上住宿业营业额9728万元,比上年增长11.87%;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0237.3万元,比上年增长11.54%。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4%。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9.8%;第二产业投资下降46.1%,其中工业投资下降46.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3%。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3%。
全年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1.3%。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32.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81.0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21.5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39.33%,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下降45.21%。
表3 2021年麦积区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行业 | 比上年增长(%) | 占投资总量比重(%) |
固定资产投资 | 6.4 | 100.00 |
农林牧渔业 | -39.78 | 0.25 |
制造业 | -32.62 | 2.03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 -81.06 | 0.22 |
批发和零售业 | -50.02 | 0.14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1.53 | 26.32 |
房地产业 | 1.44 | 49.17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9.33 | 18.99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45.21 | 0.78 |
教育 | 5.16 | 1.37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35.08 | 0.73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6.7%,其中住宅投资增长26%。房屋施工面积310.33万平方米,增长17.7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49.33平方米,增长 24.06%。在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新开工面积53.62万平方米,下降49.7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46.57万平方米,下降49.23%。房屋竣工面积2.13万平方米,下降91.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13万平方米,下降90.13%。商品房销售面积41.57万平方米,增长5.0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1.4万平方米,增长7.04%。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税收收入7亿元,增长13.8%;财政收入0.6亿元,增长17.9%。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5.4亿元,下降2%;企业所得税2亿元,增长51.5%;个人所得税0.6亿元,下降9.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3亿元,增长6.9%。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4.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60.3亿元,增长9.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04.6亿元,增长13.8%。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71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5.3元,增长10.8%。
年末全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2.99万人。年末全区共有8085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0891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3536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社区综合服务机构和设施414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站)414个。共有社区养老照料机构和设施82个。其中,全托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个,日间照料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6个,互助型社区养老设施53个,其他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11个。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区共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登记区级科技成果16项,累计85项。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5项,累计48项。专利申请量5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件,实用新型42件,外观设计4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47件。
全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564人,在校生3288人,毕业生522人;普通高中招生4270人,在校生1.34万人,毕业生4364人;初中招生6989人,在校生2.01万人,毕业生6884人;普通小学招生6931人,在校生4.37万人,毕业生683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0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6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5%。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区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8%,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3%,与上年持平。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15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9%;国内旅游收入54.2亿元,增长6.2%。旅游人均花费468元,比上年减少0.64%。
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1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牙病专科疾病防治所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个,个体办诊所(有资质)152个,村卫生室379个,厂矿医院、医务室5个。卫生机构职工人数3850人。其中,公立医院1498人,民营医院978人。床位数1518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1295张,卫生院、社区拥有床位数313张。
全年全区举办区级以上体育赛事3次,共有体育场地993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97平方米。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区国民经济总用水量8100万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48立方米/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1.1立方米/万元。全区已利用的地表水、地下水水量8100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4090万立方米,工业用水1390万立方米,生活用水2520万立方米,生态环境补水100万立方米。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77.1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05%。
区内3个国家考核断面均为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全年全区平均气温为12.4℃,比上年增长1℃。年日照小时数1892.9小时,比上年增加184.9小时。年降水量545.6毫米,比上年减少231毫米。无霜期302天,比上年增加70天。
全区共有地震台站(点)3个,其中,有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点)3个。全年未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
全年全区先后遭受了“5.2”风雹和“10.3”洪涝灾害,共造成社棠、花牛等13镇、道北街道办事处159个村、8699户、42381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240.38公顷,房屋受损124户363间,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6039.43万元(其中风雹灾害造成经济损失4310.5万元,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11728.93万元)。全区共发生消防火灾131起,直接财产损失705万余元,未发生森林草原火灾事故。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起,比上年下降25%;死亡11人,下降26.7%;受伤13人,上升44.4%;直接经济损失83.66亿元,下降45.2%。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下降)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人口相关数据均由省、市统计局反馈。
4.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不含开发区;规上工业财务相关指标不含天水卷烟厂。
5.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6.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7.居民收入数据由国家统计局麦积调查队提供。
8.体育场地统计范围不包括军队、铁路系统所属体育场地,数据为截至2021年年底。
9.本公报中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人社局和区民政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天水支行,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区交通局,教育和体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和体育发展中心,气象数据来自区气象局,旅游、文化、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区文旅局,卫生数据来自区卫健局,科技数据来自区科协、区科技局和区市场监管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数据来自区水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和区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