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2021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1.76亿元,比上年增长5%,两年平均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亿元,增长7.6%,两年平均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155.21亿元,增长0.5%,两年平均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266.55亿元,增长7.1%,两年平均增长3%。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7597元,比上年增长4.9%。

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5.7%、3.3%和8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8、0.2和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6.2%,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6:32.9:56.5,与上年相比,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提高0.2和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2.7%,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二、居民消费价格

市场物价涨势温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2%,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0.5%;居住类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0.4%;衣着类下降0.3%。医疗保健类与上年持平。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

三、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4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农业产值22.81亿元,增长7.7%;林业产值0.24亿元,与上年持平;牧业产值12.92亿元,增长12.2%;渔业产值2.77亿元,增长4.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69亿元,与上年持平。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1.49万亩,比上年减少3.4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6.01万亩,增加1.07万亩,其中:小麦7.69万亩,增加0.11万亩;玉米8.1万亩,增加0.9万亩。经济作物75.48万亩,减少4.56万亩,其中:棉花47.03万亩,增加0.26万亩;油料0.12万亩,减少0.43万亩;甜菜0.42万亩,减少1.17万亩;蔬菜7.48万亩,减少1.2万亩,其中,西红柿4.78万亩,减少1.02万亩;瓜果5.88万亩,增加0.22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7.27万吨,比上年增加0.36万吨,其中,小麦产量2.49万吨,减少0.04万吨,玉米产量4.69万吨,增加0.41万吨;棉花产量5.39万吨,增加0.04万吨;油料产量0.03万吨,减少0.11万吨;甜菜产量2.46万吨,减少6.05万吨;蔬菜产量39.22万吨,减少13.97万吨,其中,西红柿产量31.42万吨,减少12.66万吨;瓜果产量29.88万吨,减少3.04万吨。

年末牛羊猪存栏46.64万头(只),比上年增长6.3%,其中,牛存栏6.32万头,增长19.1%,羊存栏30.16万只,增长6.2%,猪存栏10.16万头,下降0.3%。家禽存栏113.24万只,增长46.1%。牛羊猪出栏34.3万头(只),比上年增长3.7%,其中,牛出栏3.88万头,增长25.1%,羊出栏17.44万只,增长1.6%,猪出栏12.98万头,增长1.5%。家禽出栏278.8万只,增长81.4%。禽蛋产量2697吨,增长5.8%,肉产量2.45万吨,增长3.2%,牛奶3.75万吨,增长43.2%。水产品产量13657吨。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50.7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8%。拖拉机11824台,比上年增加66台,其中,大型及以上拖拉机964台,增加70台。拖拉机配套农具22596部,比上年增加53部。

四、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第二产业中,全部工业增加值106.91亿元,比上年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10.4%。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95.42亿元,实现增加值50.6亿元,同比增长1.8%,两年平均增长3.6%。按门类分,制造业增长9.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6%;采矿业下降43.6%。按登记注册类型分,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1%;国有控股企业下降5.8%;轻工业增长2.7%,重工业增长1.4%。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5.4%;食品制造业增长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7.2%;金属制品业增长22.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30.1%。

规模以上工业18种主要产品中,有12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6.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3.23亿元,同比增长29.9%,实现利润总额34.16亿元,增长9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7.61元,同比增加2.49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0.82%。平均用工人数19465人,同比下降1.4%。

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增加值48.4亿元,比上年下降9.8%。全市在本地注册的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7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3.25亿元,比上年下降0.8%。建筑业企业完成竣工产值28.5亿元,比上年下降20.7%。房屋施工面积241.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4%,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6%;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3%,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9.3%。三次产业投资构成3.3:15.5:81.2。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4%;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2.5%。268个施工项目中,新开工项目123个,投产项目15个。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1.58亿元,同比下降4.3%,其中住宅投资41.01亿元,下降2.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07亿元,增长5%。

房屋施工面积782.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1%,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30.93万平方米,下降18.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5.68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7.01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13.13万平方米,增加6.8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81.1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4.81万平方米,下降8.9%。商品房销售额46.86亿元,同比下降14.7%,其中,住宅销售额42.14亿元,下降12%。

六、国内贸易

年末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166家,其中,法人企业150家,产业(大个体)16家。150家法人企业中包括131家批发零售企业和19家住宿餐饮企业;16家产业(大个体)中包括6家批发零售企业和10家住宿餐饮企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34亿元,增长18.7%;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6亿元,增长18.7%。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120.9亿元,增长18.7%;餐饮收入15.9亿元,增长19.1%。按企业规模分,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60.36亿元,增长19.9%,限额以下76.44亿元,增长17.8%。

在限额以上主要商品零售分类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2%;饮料类增长27.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7.8%;化妆品类增长8.4%;金银珠宝类增长73.9%;日用品类增长4.3%;中西药品类增长46.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4.1%;汽车类增长15.3%。烟酒类下降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9.9%;五金、电料类下降35.7%;家具类下降58.6%。

七、服务业

全市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8.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4亿元,增长26.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1.85亿元,增长19%;金融业增加值52.26亿元,增长2.4%;房地产业增加值25.22亿元,增长2.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33.45亿元,增长6.5%。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02.41亿元,同比增长23.9%,利润总额5.49亿元,增长116.2%,期末用工人数11382人,增长4.4%。主要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1.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66.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4.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4.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7.4%。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0.53亿元,比上年增长7.4%。电信业务总量6.97亿元,比上年增长9.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62万户,比上年下降3.6%;移动电话用户80.11万户,增长0.7%;互联网宽带用户25.94万户,增长22.2%。

八、对外经济

全市10家外贸进出口企业进出口总额50846.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进口总额8432.61万美元,下降35.9%;出口总额42414.18万美元,增长38.8%。

九、财政和金融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58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税收收入25.42亿元,增长10.8%,非税收入15.16亿元,下降9.2%。税收收入中,增值税8.74亿元,增长25.3%;企业所得税2.42亿元,增长17.8%;个人所得税1.67亿元,增长37.2%;城市维护建设税1.26亿元,增长12.4%;房产税1.87亿元,增长26.6%;契税1.61亿元,下降40.3%。政府性基金收入21.28亿元,增长51.4%。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6.88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13亿元,增长1.8%;教育支出10.84亿元,增长7.3%;城乡社区支出16亿元,增长7.3%;农林水支出8.74亿元,增长115.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4亿元,下降4.3%;卫生健康支出2.53亿元,下降25.1%。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42.47亿元,比年初增加141.02亿元,增长17.6%。贷款余额828.74亿元,比年初增加103.83亿元,增长14.3%。

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937.91亿元,比年初增加147.37亿元,增长18.6%。贷款余额816.21亿元,比年初增加108.1亿元,增长15.3%。

十、税收收入

实现全口径税收收入41.38亿元,同比增长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收入0.17亿元,下降61.9%;第二产业收入14.19亿元,增长3.1%,其中,工业9.47亿元,增长7.8%,建筑业4.72亿元,下降5.2%;第三产业收入27.02亿元,增长6.1%。

十一、企业和个体经济

年末实有企业10558户,其中,第一产业302户,第二产业2544户,第三产业7712户。实有个体户47044户,其中,第一产业420户,第二产业3195户,第三产业43429户。

十二、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开展科技咨询46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1万余份,开展科普大篷车六进活动18场次。

年末共有市级各类学校(园)104所,幼儿园74所,其中,公办30所,民办43所,地方企业办1所;义务教育学校27所,其中,小学23所,其中教学点1个,初中4所,其中初级中学4所;高中3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共有基础教育班1564个,其中,学前教育585个;义务教育895个,其中小学677个,初中218个;高中84个。共有毕业生14921人,其中,学前教育5356人;义务教育8249人,其中,小学4659人,初中3590人;高中1316人。招生15949人,其中,学前教育4905人;义务教育9652人,其中,小学5750人,初中3902人;高中1392人。在校生65372人,其中,学前教育18722人;义务教育42501人,其中,小学31471人,初中11030人;高中4149人。共有教职工5370人,幼儿园2198人,小学1817人;中学1355人。其中,专任教师4296人,幼儿园1256人;义务教育2669人,其中,小学1753人,初中916人;高中371人。

十三、文化体育、旅游

全市公共文化机构4个,艺术院团1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个,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个。组织乡村百日竞赛活动85场次,开展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竞赛演出144场次。游泳馆4个,民办大型体育健身场馆12个,足球场25个,羽毛球场(馆)32个,篮球场(馆)216个,乒乓球场(馆)77个。滑雪场2个,室内滑冰场1个,健身步道11条,健身路径475套。体育场地面积108.3263万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用地2.83平方米。

国家A级景区12个;星级酒店8家;星级农家乐22家;精品民宿5家;特色民宿3家。

十四、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户数15.19万户,总人口40.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8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085人,出生率7.67‰;

死亡人口2059人,死亡率为5.12‰;自然增长率为2.55‰。按性别分:男性19.89万人;女性20.56人。按年龄段分:0-17岁7.65万人;18-34岁9.21万人;35-59岁17.28万人;60岁及以上6.31万人。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89元,比上年增长10.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20元,比上年增长1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305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83人。全年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2462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263人次。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5982人(含离退休人员),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1463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数14519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4025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9612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7239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1706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0855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0851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7424人。

全年发放各类救助金1143.8万元。城市低保对象436人,发放低保金306.5万元,农村低保对象499人,发放低保金240万元。特困人员256人,累计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333.89万元。临时救助857人发放救助金128.79万元。共有养老机构10个,床位数2790张。

十五、资源、环境和城市建设

全年用水总量4.07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5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16亿立方米,农业用水3.1亿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0.31亿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5天。

全市共有行政村63个,社区73个。年平均温度6.9℃;年降水量179.5mm;年日照时数2892.6小时。

城市建成区面积67.95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长度397.38公里,道路面积824.62万平方米,桥梁14座。城市绿化覆盖面积2874.29公顷,绿地面积2591.9公顷,其中,公园绿地522.99公顷。公园14个,公园面积377.09公顷。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66.1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8%,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6.4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1.8%。按能源品种分,原煤消费量491.62万吨,增长11.3%;电力消费12.54亿千瓦时,增长10.5%;天然气消费量6524.38万立方米,下降3.8%。能源产品中,发电量78.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原煤154.1万吨,同比下降56.4%。

全社会用电量29.1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工业用电量13.24亿千瓦时,增长32.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66亿千瓦时,增长16.1%。

注:

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地区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速按不变价格计算。

2.地区生产总值(GDP)及各产业增加值数据包括昌吉市行政辖区内的兵团;其余经济社会各项指标如没有特殊说明的均不包括辖区内的兵团数据。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昌吉市统计局;居民消费价格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昌吉调查队。其他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其中,畜牧业和农业机械数据来源于市农业农村局;财政收支数据来源于市财政局;税收收入数据来源于市税务局;金融信贷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昌吉州中心支行;货物进出口总额数据来源于市商务工信局;文化体育和旅游业数据来源于市文旅局;邮政、电信业务数据来源于邮政、电信、移动、联通企业;教育业数据来源于市教育局;就业、社会保险数据来源于市人社局(社保局);医疗保险数据来源于市医疗保障局;社会救助、村、社区数据来源于市民政局;城市建设数据来源于市住建局;用水量数据来源于市水利局;企业数量来源于市行政审批局;科技、环境数据来源于市科技局、生态环境局;气象数据来源于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