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渭南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2021年,面对新冠疫情和各类涉稳风险交织叠加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盯全市工业倍增主阵地、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定位,大力推进“十项重点工作”,上下同心、持续发力,全区经济总量突破百亿元大关,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区生产总值10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32亿元,下降1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3%;第二产业增加值57.55亿元,增长20.8%,占53.5%;第三产业增加值49.7亿元,增长10.2%,占46.2%。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4.0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9.6%。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255万元,比上年下降13.5%。其中,农业增加值1911万元,下降16 %;林业增加值91万元,下降9.6%;畜牧业增加值1147万元,下降9.2 %;渔业增加值20万元,与上年持平;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86万元,下降30.8%。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017亩,增长0.4 %;粮食产量1432吨,下降41.8%。其中,夏粮2304亩,增长1.5%,产量730吨,增长7.4%;秋粮4713亩,下降0.2%,产量702吨,下降60.6%。

全区蔬菜面积293亩,下降20.2%,总产量261吨,下降66.8%;水果面积1489亩,增长0.1%,总产量1592吨,下降12.3%;瓜类面积800亩,总产量2380吨。

全区森林覆盖率38%。全年营造林面积0.067千公顷,森林蓄积量6万立方米,林地面积3.76千公顷。

全年肉类产量271.6吨,下降43.6%;蛋类产量84吨,下降9.1%;奶类产量116.9吨,下降29.3%。年末出栏生猪3175头,下降33.4%;出栏牛139头,下降43.7%;出栏羊388只,下降33.7%;出栏家禽1万只,下降76.7%。年末生猪存栏3028头,增长4.3%;牛存栏174头,下降49.4%;羊存栏573只,下降38.9%;家禽存栏1万只。

三、工业、能源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4.59亿元,增长31.2%。其中,轻工业12.01亿元,下降58.8%;重工业222.58亿元,增长48.7%。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8.77亿元,增长31.2%。其中,装备制造141.95亿元,增长39.8%;化工工业74.63亿元,增长22.1%;食品工业10.06亿元,增长7.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94亿元,下降18.2%;能源工业1903万元。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153.49亿元,增长29.6%;利润总额5.73亿元,同期0.96亿元,增加了4.96倍。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1.98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5.34亿度。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5920万元,下降2.9%。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97亿元,增长8.9%。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3.82亿元,增长9.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9%。

全年民间投资增长7.5%,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3%,工业投资增长0.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4%,文化产业投资增长924.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6.97亿元,增长17.8%。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426.65万平方米,增长34.5%;商品房销售面积67.5万平方米,增长8.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31万平方米,增长109.5%。

五、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0.62亿元,增长5.6%。

分商品用途看,中西药品类下降61.3%;汽车类增长12.1%;其他未列明商品类增长164.9%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6.3亿元,增长80%。

六、招商引资

全年签约23个项目,合同引资额481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5.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43万美元,增长29%。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19.4%;财政支出6.7亿元,下降3.8%。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5.87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3.69亿元,增长10.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52亿元,增长32.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教师165人,在校学生2141人;普通中学4所,在校教师348人,在校学生4867人;小学5所,在校教师480人,在校学生7565人;幼儿园24所,在园教师809人,在校幼儿580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教师 23人,在校学生85人。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

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87项,合同成交金额3.29亿元。

全年共申请专利195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专利175件,外观设计专利4件。年末全区有效发明专利157件,全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3.53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0.95件。

九、卫生和体育

全区拥有卫生健康机构87个,其中医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个,卫生院1个;拥有床位256张,其中医院190张,卫生院36张;卫生技术人员47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8人。

全年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乡镇街道办项目建成3套,维修更新改造行政村体育惠民工程33个。

十 、环境和安全生产

2021年,高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90,同比改善10.7%;优良天数278天,同比增加57天;PM10平均浓度为9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0.0%;PM2.5平均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9.3%;SO2平均浓度10微克/立方米,同比恶化11.1%;NO2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5.4%;CO(95分位)浓度为1.6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O3-8h(90分位)浓度为13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1.1%。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起,较上年增加1起,增长100%;死亡1人,增加1人,增长100%。其中较大事故0起、减少0起,下降0%;死亡0人,减少0人,下降0%。无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十一、人口

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6万人,比上年减少0.12万人。出生率7.91‰;死亡率3.87‰;自然增长率4.04‰。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93元,比上年增加2104元,增长8.6%;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14元,比上年增加2681元,增长7.3%;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70元,比上年增加1485元,增长10.6%。全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6:1,较上年缩小0.0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2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4%。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2.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万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2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万人。

2021年末,全区社区村服务机构和设施数量12个,社区养老服务床位数32张,全年服务110人次。

2021年末,全区共有城市低保户45户110人,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488.95元;农村低保414户1160人,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3986.41元,实行分档救助,一档403元,二档303元,三档 203元。全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五保) 28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5人,基本生活标准为每人每月547.41元,照料护理费分为全护理、半护理、全自理三类,分别按照所在县区最低工资标准的 5%、15%、25 %发给照料护理人。已实施临时救助144人次。

注释: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 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4.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户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城镇项目投资、非农户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5. 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外贸进出口、技术合同数据来自发改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外经局;城镇就业、失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林业数据来自社会事业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教育文体局;卫生数据来自卫食药监局;安全数据来自应急管理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场监管分局;环保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局;养老保险数据来自养老经办中心;其他数据均来自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