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金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经济运行平稳增长,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2021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1亿元,可比价增长10.9%,其中一产44.1亿元,增长 10.0%,二产103.7亿元,增长11.8%,三产187.3亿元,增长10.6%。分产业看,一产稳中有升,二产进一步壮大,三产占比稳中略降,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6:30.0:57.4调整为13.2:30.9:55.9。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分行业情况

单位:亿元

指  标 绝对数 同比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335.1 10.9
第一产业 44.1 10
第二产业 103.7 11.8
# 工业 73.0 12.2
建筑业 30.8 10.6
第三产业 187.3 10.6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9.1 9.9
批发和零售业 27.0 16.7
住宿和餐饮业 5.5 26.3
金融业 25.8 3.7
房地产业 34.3 10.0
其他服务业 75.0 10.4

二、农业

2021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6亿元,增长12.5%;粮食总产量52.2万吨,增长0.53%。全区畜牧业稳中有增,生猪存栏20.7万头,增长6%,家禽出栏1452.8万只,增长13.7%。蔬菜产量30.2万吨,增长8.1%,水果产量11.5万吨,增长26.7%,水产品产量2.8万吨,增长1.87%。

全年造林面积7157亩,林木覆盖率36.2%,年末森林覆盖率24.7%。

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113.2万千瓦,同比增长2.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7  万吨,同比-1.5%;农村用电量 36806 万千瓦时,同比 0.94 %。

三、工业、建筑业

2021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73亿,同比增长1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2%。2021年,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65.9亿元,同比增长18.2%。

全年我区统计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25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0.8亿元,同比增长10.6%;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3.8亿元,同比增长12.8%。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2021年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1%。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5.7%,工业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2.7%,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0.0%。其中:在建投资类项目177个,亿元以上项目74个,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

2021年全年在建房地产项目72个,完成投资129.5亿元,同比增长4.4%;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0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8%。

五、贸易、文化、旅游业

202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6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39.5亿元,同比增长21.0%。按行业分布分:批发业销售额72.0亿元,同比增长32.9%;零售业销售额235.9亿元,同比增长25.1%;住宿业营业额34.9亿元,同比增长33.8%;餐饮业营业额17.6亿元,同比增长44.9%。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2015.8万美元,同比增长44.7%。

2021年,全区旅游经济平稳有序。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30%。境内有4A级景区8家,分别为:东石笋、皖西大裂谷、大别山石窟、大别山风情谷、悠然南山度假区、悠然蓝溪度假区、皖西博物馆、安徽梦幻海洋大世界。

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9.1亿元,同比增长9.9%。

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19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0.56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690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4.46亿吨公里。

七、财政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7.9亿元,同比增长9.9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10.99%。税收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0.88%;中央级收入7.5亿元,同比下降8.1%。

全年财政支出56.3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5.95亿元,同比增长 8.1%;教育支出14.1344亿元,同比增长5.6%;公共安全支出1.6亿元,同比增长23.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5亿元,同比增长6.9%;卫生健康支出4.7亿元,同比增长2.3%。

八、教育、科学技术、卫生和体育

2021年末,全区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专任教师241人,在校生9609人,毕业生6186人。普通中学63所,专任教师4951人,在校生68796人,毕业生21853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29881人,初中在校学生38915人。小学47所,专任教师3524人,在校学生63660人,毕业生1041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2021年,区域科技创新工作扎实持续推进。本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家,重新认定9家,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企业27家,37家企业通过评价指标,被列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在皖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团队省级备案1家,新增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家新选派科技特派员26名,全区科技特派员总数动态调整到217名。区属企业新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4项。

2021年全区专利授权1178件,同比增长37.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2件,同比增长4.3%。

2021年末,辖区共有卫生计生机构 49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 2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3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个,妇幼保健院 1个,卫生监督所1 个,村卫生室296 个,计生服务机构 1个,床位7668 张,卫生技术人员 788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257 人,注册护士  3494人。

2021年,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制定《金安区2021年“全民健身庆党生”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共组织各项群众活动约50场次,带动参与群众6万余人,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30余人,荣获“2017-2020年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0平方米,新增体育场地13个(含社会足球场地6片)、农民健身点23个、室内红土网球场2片,金安区体育健身活动中心投入使用。推动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训练基地落户安徽省小球训练基地。全年共注册运动员375名,在省锦标赛中,取得9块金牌,11块银牌,13块铜牌。在市五运会中,团体总分荣获第二,同时获得省十四运会突出贡献奖。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1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8万人(公安年报数,含六安市经济开发区4.14万人)。其中男性45.6万人,女性42.3万人。

2021年,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37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02元,同比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14元,同比增长9.6%。

2021年度金安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088,同比增长2.9%。2021年度金安区失业保险人数37962,同比增长17.9%。2021年度金安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35288万人,同比增长下降2.7%。

2021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44万人,同比增长2.6%;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3.6万人,同比减少  2.5%;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完成率101.35%,同比下降4.97  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数3794人,同比下降0.68%。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数21819人,同比下降0.61%。年末全区共有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数7858张,同比持平。

十、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

2021年我区两个国控站点PM2.5平均浓度为32.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2.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由去年同期82.6%提升至84%。秸秆焚烧火点数为零。全区国控、省控断面均能满足相应考核标准,所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无地表劣V类水体。罗管闸断面常年维持在地表水二类标准。二是环保督察整改稳步推进。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我区信访件64件,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转办我区信访件30,均按照整改工作序时进度要求全部完成。三是生态文明创建取得新成绩。2021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截止目前,全区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7个、省级生态村17个、市级生态村81个及省级绿色社区4个。四是环境监管能力显著增强。2021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662余人次,检查企事业单位1627余家次;办结环境信访案件501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6起;全区无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2021年,我区社会安全持续巩固。全区共受理各类案件16638件,审执结案件15926件。受理刑事案件548件,审结540件,判处罪犯732人。决战决胜扫黑除恶,严惩重大责任事故、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严厉打击“黄赌毒”, 净化社会风气,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引领新时代文明风尚,为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司法服务和有力的司法保障。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2021年GDP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其主要指标均为统计快报数,基期对比数据根据上级有关规定进行了核对修正。

4.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5.农业相关数据基数根据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了修正。

6.部分数据取自区财政、商务、公安、人社、医保、民政、文旅、交通、教育、卫健、科技、体育、生态保护、林业中心和法院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