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
2021年,鄢陵县经济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顶压力迎难而上,破难题砥砺前行,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394.7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58.3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194.4亿元,增长7.4%。三次产业结构为10.7:40.1:49.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23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120元。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4.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9.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6.07%,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31‰;死亡人口0.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1‰;自然增长率为0‰。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40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169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4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33%,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366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4%。
全年财政总收入31.1亿元,比上年增长2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3亿元,增长13.2%,其中税收收入7.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3.4%,增长1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8亿元,增长5.2%,其中民生支出28.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6.3%,下降3.1%。
二、农 业
2021年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77002.8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42694.8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494.14公顷,增加985.97公顷。其中,花生种植面积1582.9公顷,增加201.04公顷。蔬菜种植面积6248.6公顷,增加429.27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3.63万吨,比上年下降5.4%。其中,夏粮产量33.62万吨,增加0.06万吨,增长0.19%;秋粮产量 20万吨,减少3.86万吨,下降16.17%。
全年油料产量9134.9吨,比上年减少75.7吨,下降0.8%。其中,花生产量7089.34吨,减少93.35吨,下降1.3%。蔬菜产量13.38万吨,减少3.46万吨,下降20.5%。食用菌产量69.6吨,增加19.6吨,增长39.2%。瓜果产量0.2万吨,减少1.19万吨,下降85.3%。
全年猪肉产量4.54万吨,增长23.37%;牛肉产量0.03万吨,下降25%;羊肉产量0.11万吨,下降62.07%;禽肉产量0.29万吨,与同期持平。禽蛋产量1.53万吨,下降15.9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6.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1.5%;私营企业增长6.9%。产品销售率100.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传统产业下降6.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4.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0.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0%;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1.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4%;高耗能工业增长6.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6%。
全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0.0%,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59.4%。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3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建筑企业本年新签合同额37.46亿元,增长24.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9.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0.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9.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4.5%,民间投资增长17.3%,工业投资增长30.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9.7%;其中,住宅投资12.62亿元,增长2.7%。商品房待售面积0.79万平方米,与上期持平;其中,商品住宅0.05万平方米,与上期持平。
全年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57个,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42.2%。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7亿元,比上年增长9.9%。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101.2亿元,增长10.1%;乡村11.5亿元,增长8.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84.8亿元,增长9.9%;住宿餐饮业27.9亿元,增长10%。
全年限上商品零售额9.7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13%,饮料类下降3.0%,烟酒类增长16.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5.7%,金银珠宝类增长18.4%,日用品类下降0.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8%,中西药品类增长11.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0.8%,通讯器材类下降17.8%。
六、对外经济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078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0.6%。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年全县货物运输总量184万吨,比上年增长17.4%。货物运输周转量50088万吨,增长14%。旅客运输总量47.2万人次,增长12%。旅客运输周转量3101万人,增长13%。
年末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为87415辆,其中私人汽车83994辆。全县轿车保有量48463辆,其中私人轿车47623辆。
全年全县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含快递)5869.5万元,增长11.6%。快递业务总量142万件,增长41.4%;快递业务收入473.3万元,下降25.0%。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7.2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247.3亿元,同比增长14.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8.3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境内住户贷款余额72.0亿元,同比增长14.6%。
全年人保财险保费收入5653.78万元,比上年增长19.5%;保险支出5099.4万元,比上年增长34.9%。人寿保险公司人寿险小计7548.75万元,人寿险支出4947.89万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20元,比上年增长8.6%;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836.9元,比上年增长12.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08元,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028.5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71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387.6元,增长18.1%。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9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0.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6万人,参保退休人员0.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9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7万人。
全年全县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466.4万元,共保障城市低保人员7.4万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 2327.4万元,共保障农村低保人员10.2万人。
全年全县现行标准下2.85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5个贫困村于2017年全部出列。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665人,在校生3416人,毕业生899人。高级中学6所,在校生10959人,毕业生2429人,专任教师831人,参加高考3735人。初中中学23所,在校生27860人,毕业生9238人,专任老师1683人。小学 138所,在校生60386人,毕业生9323人,专任教师3784人。幼儿园196所,幼儿园在园幼儿25341人。
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50万元。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2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全年共接待省外游客72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9.2亿元。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7处,其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6处,旅行社23家。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730个,其中医院2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个,卫生院12个,村卫生院530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卫生机构床位2791张,其中医院2385张,卫生院406张。卫生技术人员318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54人,注册护士1457人。按机构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2521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529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24人,妇幼保健院卫生技术人员141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1天,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68.8%,可吸入颗粒物PM10控制为80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浓度控制为48微克/立方米。全年平均气温15.7℃。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0.65万亩。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8485.7公顷,比上年增长723.3%。
注:
1.本公报2021年数据为初步统计结果。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收支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自县商务局;民用汽车保有量、轿车保有量数据来自县公安局;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快递业务数据来自县邮政局;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有线电视用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数据来自县文广旅局;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数据来自县人行;参加医疗、生育保险人数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保障城乡低保人员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各类学校招生、在校、毕业人数来自县教体局;签订技术合同、技术合同成交额数据来自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全年平均气温数据来自县气象局;卫生机构、床位、技术人员数据来自县卫健委;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PM10、PM2.5平均浓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数据来自县环保局;人工造林面积数据来自县林业局;农作物受灾面积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各种价格、粮食产量及种植面积、畜产品产量、生猪存出栏、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县统计局鄢陵调查总队;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