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在肇庆市委、市政府和四会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产业强市、制造业优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
全市全年出生人口3762人,出生率8.57‰;死亡人口3043人,死亡率6.93‰;自然增长人口719人,自然增长率1.64‰。
根据肇庆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四会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473.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9.22亿元,增长7.5%,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1.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7.34亿元,增长15.4%,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8.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16.56亿元,增长10.1%,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9.9%。三大产业比重为14.6:39.6:45.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9564元,增长10.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87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8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0%,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4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税收收入1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1.95%。
二、农业
2021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4.53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农业产值35.63亿元,增长7.6%;林业产值6.36亿元,增长2.9%;牧业产值29.71亿元,增长32.6%;渔业产值35.26亿元,增长0.3%。全年生猪出栏量38.73万头,家禽出栏量3436.11万只。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9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6.03万亩,增长4.5%,园林水果种植面积15.63万亩,增长10.1%,其中柑桔橙10.55万亩,增长15.5%。
全年粮食产量12.22万吨,下降1.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2.34万吨,增长3.5%;园林水果产量18.24万吨,增长 25.8 %,其中柑桔橙11.71万吨,增长41.7%;肉类产量8.56万吨,增长10.6%,其中猪肉3.05万吨,增长75.7%;禽蛋产量0.75万吨,下降28.1%;水产品产量19.81万吨,增长1.8%。
三、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
2021年,全市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下同)总产值847.86亿元,增长19.9%。按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0.39亿元,下降35.1%,集体企业工业总产值0.88亿元,下降6.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114.74亿元,增长1.9%,股份制企业工业总产值704.03亿元,增长24.0%,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工业总产值27.83亿元,增长9.9%。按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216.73亿元,增长16.8%,重工业总产值631.13亿元,增长21.0%。按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总产值398.59亿元,增长18.4%。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795.92亿元,增长19.6%。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4.58亿元,增长53.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先进制造业增加值36.15亿元,增长8.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2.1%;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为12.76亿元,下降11.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产 品 | 单 位 | 产 量 | 产 品 | 单 位 | 产 量 |
水泥 | 万吨 | 149.83 | 自来水 | 万立方米 | 4565 |
水泥熟料 | 万吨 | 108.77 | 铝材 | 万吨 | 42.05 |
互感器 | 万台 | 13.89 | 日用玻璃制品 | 万吨 | 5.22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171.92 | 陶质砖 | 万平方米 | 4890.16 |
2021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36.99亿元,增长28.4%,产品销售率为93.87%,实现利润总额32.29亿元,增长23.0%。
资本保值增值率115.56%,资产负债率59.15%,流动资产周转率3.83%,成本费用利润率4.61%。亏损企业35个,比去年下降2.8%,亏损金额3.12亿元,增长162.2%。
2021年,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5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29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实现增加值19.58亿元,增长17.6%,实现利润总额4801万元,增长19.8%;全年完成竣工产值5.83亿元,下降14.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5.89万平方米,下降5.1%,房屋竣工面积44.63万平方米,下降34.0%。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85亿元,比上年下降18.2%;利润总额-0.31亿元,下降53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11.69亿元,增长7.3%;工业技改投资37.71亿元,增长25.6%。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1.59亿元,下降15.3%;第二产业投资132.21亿元,增长13.5%,其中工业投资132.21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投资221.47亿元,增长9.9%。民间投资288.71亿元,增长14.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9.0%;基础设施投资65.2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7.9%。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3.2:36.2:60.6。
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商品房住宅投资86.98亿元,增长3.2%。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602.63万平方米,增长5.7%,其中商品住宅465.62万平方米,增长3.9%。商品房竣工面积111.23万平方米,增长261.8%,其中住宅86.79万平方米,增长277.7%。商品房销售面积145.60万平方米,增长2.7%,其中住宅114.93万平方米,下降12.9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44.38万平方米,增长9.8%,其中住宅15.26万平方米,增长53.6%。
五、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61亿元,比上年增长8.1%。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2337万元,增长75.1%,其中肉禽蛋类零售额549万元,增长104.9%;西药类零售额2855万元,增长7.3%;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5166万元,增长21.8%;机电产品及设备类零售额2496万元,增长21.5%。
年末全市拥有亿元市场3个,市场面积63659平方米,实现成交额28.20亿元,比上年下降43.7%,星级住宿业企业2家,营业收入0.23亿元,增长77.0%,年末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46415户,比上年增加7150户。
六、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27.6亿元,比上年下降13.9%,其中进口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出口44.9亿元,比上年下降40.1%。全年实际吸收外资8277万元,比上年下降45.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完成货物周转量74952万吨公里,增长15.8%,其中公路66304万吨公里,水运8648万吨公里。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93万吨,下降1.9%;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38748标准箱,下降2.3%;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10343万人公里,增长9.4%。
年末全市机动车拥有量293947辆,民用汽车拥有量93742辆,比上年增加12563辆,增长15.5%,其中私人汽车89785辆,比上年增加11584辆,增长14.8%。民用轿车拥有量63205辆,比上年增加2686辆,增长4.4%。年末实有出租小汽车12辆,市内公共汽车113辆。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8779万元,下降4.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588万元,下降22.6%;电信业务总量29641万元,增长15.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68142户,移动电话用户175500户。
全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为410万人次,增长27.1%,旅游业务总收入20.52亿元,增长50.0%。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36.4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6.29亿元,增长9.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10.4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59亿元,增长11.7%。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35.8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88亿元,增长8.2%,其中:住户贷款累计276.99亿元,短期住户贷款23.34亿元,中长期住户贷款253.65亿元。全市证券营业部3家,全年证券交易总额1310.26亿元,增长24.8%。
全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6.14亿元,增长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46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3.68亿元;保险赔付支出1.87亿元,下降19.6%,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23亿元,人身险赔付支出0.65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中招生2416人,比上年下降37.9%,在校生10164人,比上年下降11.3%,毕业生3347人,比上年增长25.6%。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987人,比上年增长14.4%,在校生2526人,比上年增长15.7%,毕业生557人,比上年下降38.2%。初中招生7424人,比上年增长7.4%,在校生20887人,比上年增长6.7%,毕业生6049人,比上年增长10.1%,初中升学率为98.76%。小学生招生8732人,比上年增长0.6%,在校生52252人,比上年增长3.5%,其中,女生人数22709人;毕业生7595人,比上年增长6.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在园幼儿20715人,比上年增长5.9%。
2021年底,全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家;开展科技活动研发课题(项目)90个,比上年增加10个,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10.50亿元,增长17.1%。
全年全市获得专利授权941项。全年全市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55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58.77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各1间,文化站13个,图书馆藏书量60.99万册,有线电视用户7.81万户,全年组织大型文艺演出10场,送戏下乡65场,共送书籍下乡2.6万册。
2021年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20个,其中医院1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0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188张;全市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47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93人,注册护士1495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35人,专科疾病防治院卫生技术人员47人,卫生监督技术人员13人。全市已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个。全市婴儿死亡率2.38‰,人均期望寿命80.57岁。
2021年,我市举办各级运动会9次,其中县级以上7次;竞技类参赛运动员3200人次;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73228人,比上年增加3126人。全市拥有规模体育场馆3个。
2021年,我市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省比赛奖牌(前三名)6块;市体校向上级输送人才10人。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2021年,全市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45元,比上年增长10.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82元,比上年增长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69元,比上年增长10.1%。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789元,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753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277元。
年末全市共征收社会保障基金17.29亿元;共发放保险金额13.24亿元。其中,参加企业养老保险9.7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6.52万人,增长9.7%;参加医疗保险11.53万人,增长39.8%;参加工伤保险7.29万人,增长11.3%;参加生育保险7.60万人,增长20.8%;参加农(居)民养老保险18.08万人,增长1.9%;参加城乡医疗保险32.00万人,下降1.5%。
2021年,全市共投入救助资金11298万元,社会救济总人数105492人次。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6558万元,其中,农村发放5782万元。2021年底,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7470人,比上年末减少1317人,其中农村6644人,减少1193人。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4504户,比上年末减少1778户。
2021年底,社会福利收养性事业单位14个,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共有床位814张,全年共救助人员18人。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482起,事故死亡人数26人,受伤120人,直接财产损失324.74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15起,死亡23人,受伤120人,直接财产损失13.5万元;火灾事故366起,直接财产损失311.24万元;无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0.88人/万车。
十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常住人口52.91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64.52%。年末户籍人口43.38万人,比上年增加1865人,其中城区三个街道户籍人口18.34万人,比上年增加1807人,10个镇户籍人口25.05万人,比上年增加58人;全市人口出生率8.57‰,死亡率6.93‰,自然增长率1.64‰。
2021年年末全市各类水库总蓄水量4120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蓄水量2778万立方米,增长1.8%。全年平均降水量1298.2毫米,比上年减少376.5毫米,下降22.5%。
全社会用电量38.10亿千瓦时,增长17.4%。其中工业用电量25.64亿千瓦时,增长17.3%。
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发现的矿产种类共有24种(含亚矿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共17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5种,非金属矿产7种,水气矿产2种。
全年灰霾天气日数26天,比上年增加19天;年日照时数1860.9小时,比上年增加280.2小时;全年平均气温22.6摄氏度;降雨天数130天,降雨量1298.2毫米。全年义务植树93.7万株。已建成生活垃圾处理站1个,2021年四会市生活垃圾清运总量共21.09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已建成城区和中心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3座,全市污水日处理量为14.44万吨/日,城区污水日处理量为12万吨/日,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3%。
备注:
1、本公报中2021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统计图中2017-2020年数据为年报数。
2、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由5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增速为可比口径。2012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2013年起按照新的调查口径对外发布城乡一体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分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由于新老调查方案在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城乡划分标准、样本抽选、计算和汇总方式、指标口径等方面变化较大,改革后新口径数据和旧口径数据存在不可比的差异。从2015年起,“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更名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各项存款余额中,“单位存款”更名为“非金融企业存款”,“储蓄存款”更名为“住户存款”。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4、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修订,农业相关历史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修订。
5、先进制造业包括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先进轻纺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包括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6、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1)辖区内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2)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3)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
7、基础设施投资是指建造或购置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基础性、大众性服务的工程和设施的支出。本文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8、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险种基金总收入。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市工信局;公路和水路运输、港口货物吞吐量等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汽车拥有量数据来自市公安局;邮电(邮政)等数据来自邮政及通信部门(单位);金融、证券、保险业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四会支行;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等数据来自市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广播、电视、电影、旅游、体育等数据来自市文广旅体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局;社会养老保险数据来自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救灾救济、低保、社会福利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市水利局;矿产资源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局;城市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市住建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环境局;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