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宁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宁津县统计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起步之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运行稳定向好,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76亿元,按可比价格(下同)计算同比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88亿元,同比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123.84亿元,同比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24.04亿元,同比增长7.2%。产业结构比例为9.5:45.2:45.3。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2021年,全县民营经济户数38496户,同比增长12.4%;注册资金426.72亿元,同比增长17.7%。

 

 

二、农业

  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02亿元,同比增长7.6%。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7.16万亩,同比增长0.23%,粮食总产64.16万吨,同比增长0.38%。小麦播种面积71.10万亩,同比增长0.48%,总产32.31万吨,同比增长1.35%;玉米播种面积65.72万亩,同比下降0.53%,总产31.68万吨,同比下降1.12%。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9.11万亩,同比增长4.3%,总产38.68万吨,同比上升4.4%。棉花播种面积0.73万亩,总产0.06万吨,同比下降3.6%。油料播种面积0.18万亩,同比下降14.4%,总产0.05万吨,同比下降17.8%

主要农牧业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64.16

0.38

其中:小麦

万吨

32.31

1.35

玉米

万吨

31.68

-1.12

棉花

万吨

0.06

-3.6

油料

万吨

0.05

-17.8

蔬菜及食用菌

万吨

38.68

4.4

水果

万吨

1.06

-5.2

生猪年末存栏

万头

20.86

34.5

牛年末存栏

万头

3.15

-4

羊年末存栏

万只

5.34

-2

肉类产量

万吨

4.65

9

禽肉产量

万吨

1.36

4

禽蛋产量

万吨

4.56

23

 

林业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全年营造林面积100亩,其中人工造林100亩。预计当年苗木产量1416万株,育苗面积6799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1.13%。

 

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成效。截至目前,我县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188万千瓦,较去年增长0.5%,农机化综合水平已达到97%以上。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5200余台,较去年增加14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791台,较去年增加21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72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械1946台,各类小麦玉米精播机 9245台,较去年增加11台。小麦生产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玉米机收、高效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和秸秆综合利用等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三、工业

工业在低基数下实现高速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共有168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3.98亿元,同比增长24.78%;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达13.50%。实现营业收入116.78亿元,同比增长27.59%;实现利润总额6.05亿元,同比增长7.03%。其中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15.3亿元,同比增长27.72%;利润总额5.37亿元,同比增长8.42%,制造业利润率达4.66%。

 

  

工业结构渐趋优化。规模企业中电梯制造业规模持续高速扩大,实现营业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39.08%;健身器材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6.37亿元,同比增长31.81%,利润总额1.32亿元,同比增长43.15%。高新技术企业57家,产值增速达26.7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达38.54%。从产业行业来看,“361”强县产业拉动作用明显。电梯、智能装备、专用机械设备、高端零部件、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32.03%、63.45%、29.51%、18.09%和15.2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05、1.00、1.61、2.71和3.22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建筑

固定资产投资负压前行。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1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90.4%,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1%,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53.7%。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5.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2%;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下降25.3%。

房地产市场运行良好。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39.5%。房屋施工面积18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7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房屋竣工面积1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6.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1%。商品房销售面积5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4%。商品房销售额34.3亿元,同比增长27.3%。其中,住宅销售额33.1亿元,同比增长22.8%。

建筑业综合实力逐渐增强。全县资质内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1家,比上年增加4家。完成总产值同比下降17.8%;竣工产值同比增长30.5%。签订合同额同比增长5.1%。

 

五、经济贸易

消费市场稳中向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17亿元,同比增长15.2%。按经营地统计,限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6845.9万元,增长32.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28.7万元,增长29.0%。按消费形态统计,限上商品零售额109074.6万元,增长32.3%;餐饮收入额13751.9万元,增长35.0%;商品零售额95322.7万元,增长31.9%。按行业类别统计,限上批发业零售额6907.2万元,增长2.8%;限上零售业零售额87397.3万元,增长29.0%;限上住宿业零售额438.3万元,增长37.2%;餐饮业零售额1072.4万元,增长12.1%。限上法人单位中主要商品销售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6.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27.2%;通讯器材类增长88.0%,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12.7%;化妆品类增长78.0%。网络零售有所下滑,较去年同期下降63.9%。   

 

城乡市场有所缩减。全县大型市场交易额47.0亿元,同比下降6.3%。其中,年成交额过亿元有7处,过5亿的有2处。

对外贸易运行平稳。全县完成进出口总额24.27亿元,同比增长37.2%。其中:出口23.02亿元,同比增长34.7%;进口1.25亿元,同比增长104.9%。进出口商品结构日趋合理,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其中机械制造类出口额达13.81亿元,占全县出口总额的60.0%;家具类实现出口总额0.56亿元,占全县出口总额的2.4%。

六、交通运输、邮电、安全生产

公路运输健康发展,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全县共有公共汽电车营业户1户,出租汽车经营业户3户,网约车经营业户3户。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108辆,客运量150万人次,运营里程430.1万公里;出租汽车运营车辆187辆,客运量38.77万人次,运营里程1112.77万公里。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1户,道路货物运输业户57户,道路运输从业人员1224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户7户,教练员161人。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县邮政业务总量12149.15万元,同比增长38%。国内函件1.18万件,国际及港澳台函件11件;国内包裹快递业务量133.37万件;订阅报纸累计份数459.41万件。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2021年,全县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共5起,死亡6人,伤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减少6起,死亡人数同比减少3人,受伤人数同比减少4人。其中发生建筑类安全生产事故1起,同比减少3起,死亡2人,同比减少2人;发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事故1起,同比增加1起,死亡1人,同比增加1人,受伤1人,同比增加1人。2021年我县发生1起较大道路运输事故。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实现149925万元,同比增长1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886万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增值税收入35111万元,同比增长27.4 %;企业所得税收入5987万元,同比增长1.4%;城市维护建设税3491万元,同比增长12.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6946万元,同比增长1.2%,其中:农林水支出43342万元,科学技术支出4878万元,卫生健康支出26663万元,教育支出63391万元。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全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7.59亿元,比年初增加33.49亿元。住户存款余额312.79亿元,比年初增加35.25亿元,人均储蓄存款66086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3.01亿元,比年初增加29.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8.02亿元,比年初增加4.2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6.95亿元, 比年初增加15.94亿元。

 

 

八、教育、卫生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2021年拥有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小学学校80所(含26个办学点),小学在校学生(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3.575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教职工2185人,专任教师2183人,体育运动场面积34万平方米,拥有计算机4578台,图书33.94   万册。初级中学14所,在校生(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17723人,毕业生6314人。高级中学1所,在校生8812人,毕业生2849人;拥有图书5.26万册,计算机1386台。普通中学教职工1704人,专任教师1692人,达标体育运动场馆13所,体育运动场馆面积1.4万平方米,拥有计算机1731台,图书32.18万册,电子图书124.6 GB。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 3110人,专任教师219 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29人(含送教上门学生),教职工 18人,其中专任教师 18人。

 

卫生事业统筹推进。全县共有医疗卫生计生审批机构个数404个(截止到2022年3月,不包括县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年末在职职工人数2600人,其中:卫技人员2252人。各类卫生机构共开放床位1911张,诊疗人次数154.54万人次,其中:门急诊人次数达99.05万人次。

 

九、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175664户,总人口487408人,其中:城镇人口188705人,乡村人口298703人;女性238091人,占总人口比重48.85%;17岁以下103705人,占总人口比重21.28%;60岁及以上109301人,占总人口比重22.43%。全年出生人口2889人,出生率5.93‰;死亡人口2705人,死亡率5.55‰;人口自然增长率0.38‰。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56元,同比增长9.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44元,同比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07元,同比增长11.1%。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我县有养老机构13家,其中在建养老机构2家,民办3家,公建民营1家,公办7家,床位2657张,入住老年人985人,含特困人员522人。城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2313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477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1人。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2.1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3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含离退休)5.5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4万人

 

 

 

注:

1.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2.各类市场主体包括在行政审批服务局登记注册的国有集体性质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企业包括在行政审批服务局登记注册的国有集体性质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企业。

4.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