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努力克服外部复杂严峻、疫情防控等不利影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一核两副”“三园九链”发展战略,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总量跨越300亿元,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15.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48亿元,增长9.1%,第二产业增加值110.75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153.41亿元,增长8.1%。
二、农 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21亿元,增长10.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5.10亿元,增长9.0%,其中:一产业增加值51.48亿元,增长9.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62亿元,增长6.9%。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7.34万亩,下降1.0%;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6万亩,下降1.5%,粮食总产量38.98万吨,下降0.1%;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1.34万亩,下降0.1%;油料种植面积30.71万亩,增长0.4%,产量3.2万吨,下降2.7%;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0.61万亩,增长1.4%;产量24.06万吨,增长1.4%;油茶籽总产量5.98万吨,增长27.4%。出栏肉猪76.23万头,增长27.5%;当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0.77万头,下降26.7%;当年出售和自宰用羊7.66万头,增长3.7%;出笼家禽728.55万羽,增长3.4%;水产品产量2.51万吨,增长2.5%。油茶林面积76.03万亩,完成油茶新造1.27万亩、油茶低改1.13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8.62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长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的六大重点行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3.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1%,医药制造业增长33.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6%。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东健药业成功荣获“小巨人”企业,硅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7个项目获省专项资金支持,聚味堂、东健药业等5家企业进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销率97.7%,比去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水泥283.12万吨,提高1.6%;大米14.55万吨,提高0.6%;氟化盐4.84万吨,下降14.3%;熟肉制品0.67万吨,增长1.4%;商品混凝土118.18万立方米,增长37.7%;精炼铜1.5万吨,增长18.1%;中成药0.28万吨,增长23.3%。
全县建筑业增加值44.79亿元,增长5.3%。全年新增“四上”建筑业企业1家。全县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建筑业16家(不包括劳务分包企业),完成总产值26.11亿元,增长19.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1.16万平方米,增长23.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9.53万平方米,增长22.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下降11.8%,非国有投资增长22.8%,民间投资增长20.1%。从投资方向看,涉农投资增长28.4%,工业投资增长8.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下降40.9%,民生投资增长35.9%,生态投资下降31.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0%。从投资结构看,产业投资增长7.6%,占总投资比重74.0%,下降4.4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占产业投资的比重为27.7%,提高5.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产业投资的比重为4.4%,下降3.6个百分点。全年施工项目个数比上年减少11.3%。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减少25.9%。本年投产项目个数增长9.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0.53亿元,下降9.2%。其中,住宅投资16.93亿元,下降11.3%。商品房销售面积63.85万平方米,增长9.5%。商品房销售额27.52亿元,增长3.9%。商品房销售均价4310元/平方米,下降5.2%;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53万平方米,增加6.4%。全年新增“四上”房地产业企业3家。
五、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06亿元,增长13.9%。其中:城镇、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3.7%、15.6%。在限额以上法人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业限上企业实现销售额13.78亿元,增长57.0%;零售业限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2.11元,增长18.4%。全年新增“四上”批零住餐企业14家。
全年招商引资签订项目合同(协议)17个,总引资额201.6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引进“500强”企业5家、上市公司6个。义乌好货智慧产业园、韵达物流产业园、飞翔通航体育科普基地、年产20万吨铜材深加工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衡东。全年外贸进出口额达27909万元,增长64.8%。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县机动车保有量11.01万辆,其中:汽车5.04万辆,摩托车5.91万辆,农用车166辆,挂车430辆。新能源公交车60辆,出租车97辆,校车157辆。客运企业4家,客运班线40条,营运客车163台,发送班次6.98万次,旅客发送量35.77万人。25家货运企业,1家危货,营运货车包含头和挂数量1200台。客渡船136艘,挖砂船4艘,运砂船14艘。
全县公路里程年底到达数2749.69公里,其中:国道79.21公里,省道210.58公里,县道277.78公里,乡道474.08公里,村道1698.56公里。全县货运量360.68万吨,货运周转量2911.62万吨公里。草市灵山庙洣水大桥正式通车,杨林至高湖公路、白果至南岳高速公路(衡东段)加快推进。
全县邮政业务总量1.08亿元,下降24.5%。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4.83万件,包裹业务0.40万件,快递业务量193.08万件。年末全县移动电话用户20.42万户,增长9.6%;电信移动电话18.46万户,增长14.4%;联通移动电话用户10.60万户,增长13.4%。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19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4.4亿元。成功举办衡阳市2021年乡村文化旅游节暨衡东县第五届土菜文化节,罗荣桓元帅故居5A级景区创建加快推进,洣江生态观光园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湘.江南温泉建成营业。
七、财政和金融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95亿元,增长15.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77亿元,增长7.1%;上划中央税收4.82亿元,增长26.6%;上划省级税收1.36亿元,增长38.2%。从收入分类完成情况看,税收收入12.72亿元,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5.1%,比去年提升4.0个百分点;地方税收收入6.54亿元,地方税收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74.6%,比去年提升4.5个百分点;非税收入2.23亿元,下降9.0%。从公共财政支出完成情况看,累计完成42.27亿元,下降6.3%。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2.42亿元,增长11.0%。其中,住户存款266.40亿元,增长15.4%。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2.78亿元,增长15.7%。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比例为52.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幼儿园146所,小学77所,初中40所,高中6所。幼儿园在园人数16318人,小学在校人数49879人,初中在校人数25569人,高中在校人数11514人。兴东中学、红缨幼儿园完成民转公,新塘芙蓉学校开学招生。
全年完成高新技术增加值35.25亿元,增长17.9%。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全年专利授权总量为269件。其中,发明专利48件,实用新型141件,外观设计80件。累计到目前为止有效发明专利是144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12件/万人。
九、文化和卫生
全县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18个(包含17个分馆),公共图书馆22个(包含20个分馆、1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5个,档案馆1个,农家书屋561个。全县有电视台1个,广播电台1座,调频发射塔和电视转播塔3座。
年末全县拥有二级医院10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508张,执业(助理)医师数达1183人。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县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4.8%,Ⅲ类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为100%。扎实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和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美仑化工污染场地治理通过省验收摘牌,金龙矿区生态环境问题深化整改通过省验收销号;深入推进河长制,洣水“十年禁渔”初见成效;洣水湿地公园纳入国家级建设试点,岭茶河上榜全省“最美河湖”。
实施“带帽工程”,交通顽瘴痼疾整治经验在全市推广。扎实开展“四个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禁毒执法、打击盗抢骗、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非法捕捞等工作排名全市第一。切实加强“平安乡村•雪亮工程”和医院“四室”、校园安防“四项”能力建设,新装高清视频监控2.4万余个、村级综治监控平台68个,149所公办学校安装一键式报警系统。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6.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14万人,农村人口34.8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7.7%。年末全县户籍人口74.5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11万人,农村人口61.41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17.6%。全年出生人口4300人,出生率5.6‰,死亡率4.0‰,自然增长率1.6‰。
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77元,增长8.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10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67元,增长9.8%。
全县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737元,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541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8108元,居住支出5456元,医疗保健支出2042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5413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345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4482元,居住支出4902元,医疗保健支出1189元。恩格尔系数城镇为27.4%,农村为25.8%。
全县财政用于民生支出32.4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6.7%。24件重点民生实事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完成芙蓉学校建设1所;城镇新增就业5251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56人次;建设农村公路安防设施104.17公里;建成4G基站31个;建设乡村公共部位安防设施1096个;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30件;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3137人;农村公路提质改造50.95公里;康复救助残疾儿童167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25台。
注: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据以《2022年衡东县统计年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各项指标增速无特殊注明均是指2021年与2020年同比结果。
3、地区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县商粮局;机动车、公交车、出租车、校车数据来自县交警队;客运企业、客运车、货运企业、货运车、船、公路里程、客运量、货运量等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总量来自县邮政公司;移动电话来自县移动公司,电信移动电话来自县电信公司,联通移动电话来自县联通公司;金融数据来自县人民银行;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专利数据来自市监局;文化、旅游数据来自县文旅广体局;电视广播数据来自县融媒体中心;卫生、出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来自县卫健局;空气质量达标率、水质达标率来自县生态环境局;农业机械总动力来自农业农村局;户籍人口、安防设施来自县公安局;城镇新增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来自县人社局;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G基站来自县科工信局;法律援助案件来自司法局;复救助残疾儿童来自县残联;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来自县住建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