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面对各种风险因素交织的复杂外部发展环境,特别是洪涝灾害、新冠疫情严重冲击,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鲁山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迎难而上、砥砺前行,鲁山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强韧性,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91.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9.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1.1、1.9、2.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71亿元,同比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58.98亿元,同比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100.26亿元,同比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为由上年度的19.6:28.9:51.5变化为17.1:30.7:52.2,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提升1.8和0.7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4483元,同比增长9.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0.8%,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1.2%。
表1 2021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指数
项目名称 | 上年同期=100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0.8 |
1.食品烟洒 | 105.2 |
#粮食 | 100.0 |
畜肉 | 73.8 |
禽肉 | 100.3 |
蛋 | 121.9 |
鲜菜 | 108.5 |
2.衣着 | 92.7 |
3.生活用品及服务 | 99.1 |
4.医疗保健 | 100.0 |
5.交通和通信 | 102.4 |
6.教育文化和娱乐 | 100.1 |
7.居住 | 98.6 |
8.其他用品和服务 | 100.4 |
一、农业
2021年,鲁山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17亿元,可比价增速为7.9%。其中农业产值40.26亿元,同比增长6.8%;林业产值4.47亿元,同比增长13.1%;牧业产值16.22亿元,同比增长9.1%;渔业产值10439万元,同比增长11.5%;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18亿元,同比增长9.8%。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粮食生产略有减产,但总体稳定,总产量为23.72万吨,下降3.0%,其中夏粮产量12.22万吨,同比增长0.5%;秋粮受洪涝灾害影响有所减产,产量为11.50万吨,同比下降6.4%。牧业产能逐步恢复。2021年鲁山猪牛羊禽肉产量约2.83万吨,同比增长20.7%,生猪存栏约23.49万头,出栏约27.7万头;牛出栏约1.65万头;羊出栏约18.31万只。
表2 202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总产量 | 同比增长(±%) | |
2021 | 2020 | |||
粮食 | 吨 | 237222 | 244462 | -3.0 |
其中:夏粮 | 吨 | 122231 | 121606 | 0.5 |
秋粮 | 吨 | 114991 | 122856 | -6.4 |
油料 | 吨 | 23706 | 22059 | 7.5 |
其中:花生 | 吨 | 18824 | 17489 | 7.6 |
油菜籽 | 吨 | 4408 | 4161 | 5.9 |
烟叶 | 吨 | 174 | 174 | 0.0 |
蔬菜瓜类 | 吨 | 283863 | 284246 | -0.1 |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48.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1%,增速高于全市9.7个百分点。
分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占比、增速均有增加。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7%,占比34.5%(2020年31.3%);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占比65.5%(2020年68.6%)。
分企业规模来看,中小型企业增长较快。中小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拉动全县11.9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为76.8%。
分行业类别来看,全县涉及的23个行业大类中半数以上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其中11个行业大类增速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对全县工业增长拉动最大的前五个行业分别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增长78.4%,贡献率为24.5%,拉动全县工业增长4.7个百分点;纺织业同比增长18.6%,贡献率为20%,拉动全县工业增长4个百分点;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同比增长107.6%,贡献率为4.6%,拉动全县工业增长17.5个百分点;纺织服装、服饰业同比增长66.7%,贡献率为13.3%,拉动全县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同比增长30.7%,贡献率为10%,拉动全县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
2021年规模以上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发电量66.46亿千瓦时,比2020年减少6.97亿千瓦时,下降9.5%;商品混凝土112.89万立方米,变压器10.68万千伏安,水泥混凝土电杆3.5万根。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0.64亿元,比上年增长5.7%。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3.4%,分别高于全国(4.9%)、全省(4.5%)、全市(12.5%)7.5个百分点、7.9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28.4%,制造业投资增长122%,全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3.7亿元,同比增长46.6%。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611810平方米,同比增长12.8%;商品房销售额30.1亿元,同比增长1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5%。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8.4%,占全县全部投资的28.9%,增速居六县(市)第二位。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2.3%,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681.4%。
四、社会消费品和服务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8.4亿,同比增长10.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2.48亿元,同比增长21.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0.7亿元,增长1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7亿元,增长11.9%。按消费类型分,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2亿元,同比增长9.4%;批发业零售额为6.5亿元,同比增长8.5%,商品零售实现零售额52.68亿元,同比增长11.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额的67.2%。全县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16.2%。
五、财政、金融、保险
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3767万元,同比增长13.4%,税收比重为66.3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8822万元,同比增长20.8%;非税收入完成34945万元,同比增长1.3%。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84630万元,同比下降2.3%。截止202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1.2亿元,较年初增加36.0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4.1亿元,较年初增加38.0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6.48亿元,较年初增加20.36亿元。存贷比为37.1%。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21年全年各类保费收入保费收入68217万元,农险4407万元;理赔支出20035万元,农险1789万元。
六、交通、邮电
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498万吨,同比增长56.4%,货物周转量114389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6%;公路旅客运输量287万人,同比下降42.5%,旅客周转量6594万人/公里,同比下降43.3%;客货物总周转量115048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4.9%。全县公路里程4272公里。邮电业务总量80350.79万元,同比增长30.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2625.99万元,同比增长32.7%;电信业务总量57724.81万元,同比增长29.2%。
七、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普通中学51所;小学236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5006人;小学专任教师4873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77905人;小学在校学生92846人。全年专利授权293件。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10千册。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853床,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58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846人。
八、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全县常住人口78092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67701人,城镇化率34.28%。出生人口8122人,死亡人口5865人,出生率10.36‰,死亡率7.48‰,自然增长率2.88‰。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19730元,同比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4468元,同比增长7.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2293元,同比增长10.2%。全县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922元,同比增长9.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950元,同比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889元,同比增长9.4%。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核算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按可比价计算。
3.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4.资料来源:县统计局、地调队、县财政局、教体局、商务局、文广体旅局、科技局、市场监管局、人社局、民政局、卫健委、自然资源规划局、生态环境局、邮政管理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人行鲁山支行、银保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