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2021年,耒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扎实推进“三强一化”建设,大力实施“五个耒阳”工程,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419.4亿元,增长7.7%。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65.5亿元、118.3亿元、235.6亿元,分别增长9.3%、3.8%、9.1%。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936元,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5.6:28.2:56.2。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964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498人,就业困难人员132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内。

二、农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9.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6.8%。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74千公顷,下降2.6%;全年粮食总产量47.8万吨,下降1.7%。蔬菜产量34.6万吨,增长4.3%。出栏肉猪106.98万头;出栏肉用牛2.89万头;出栏羊12.37万头;出栏家禽1830.87万只。

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3个,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157个,其中国家级专业合作示范组织4个,省级专业合作示范组织1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 6.87万人。全市共有家庭农场795家,其中2021年新增50家。截止到2021年底,耒阳市土地流转面积为97.49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为32.13万亩。

全市水质达标率为86.5%,完成抗旱应急工程13处,建设7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四水治理项目5处工程主体工程,完成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复项目建设200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2.56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8.1%;规模工业总产值160.8亿元,增长6.3%,其中采矿业下降19.33%,制造业增长10.9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0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23亿元,增长4.67%;实现利润总额6.72亿元,下降30.86%。吸纳从业人员2.28万人。

全市资质建筑企业25个,建筑业总产值11.24亿元,下降13.2%;建筑业增加值下降7.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8.78万平方米,下降0.0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0.4万平方米,下降22.2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房地产投资(在库资质企业)增长17.6%。商品房销售面积100.48万平方米,下降11.6%。工业投资增长62.9%,产业投资增长5.8%,技改投资占产业投资比重42.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产业投资比重22.5%。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2亿元,增长13.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13.9亿元,增长20.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0.9%,分类别看,全年食品价格下降4.3%;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价格上涨0.5%;建筑材料及五金电料价格上涨4.1%;金银饰品下降0.2%;日用品下降1.2%;饮料烟酒类下降0.1%;文化办公用品上涨1.6%;体育娱乐用品下降1.6%;交通、通信用品价格上涨0.6%。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市共引进产业项目77个,实际到位内外资金72.21亿元。全市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100.05亿元,增长54.8%;接待游客1176万人次,增长26.8%。

七、交通和邮电

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8.2万辆,其中汽车10.4万辆,摩托车7.5万辆,农用车340辆,大型汽车1361辆,挂车376辆,共有驾驶员24.1万人。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69亿元,增长7.8%,电信业务总量5.2亿元,增长7.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4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数26.4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16亿元,增长6.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93亿元,增长9.8%。地方税收收入为11.17亿元,税占比为76.2%。一般预算支出51.95亿元,下降23.5%。年末,耒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03.3亿元,增长7.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26.2亿元,增长11.3%;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316.6亿元,增长14.5%。年末我市存贷比为62.9%。全市保险保费收入达7.07亿元,增长0.2%;全年各项赔付支出2.48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1年全市新增学位近7050个,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5人以上大班额61个。完成标准化教学点建设项目校10所,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校1所。全市有各类基础教育学校(园)612所,其中幼儿园282所,义务教育学校319所,高中学校(含12年一贯制学校)10所,特殊学校1所。总共有在校学生人数204246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31227人,初中在校学生60593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112426人,在园幼儿41315人,特殊学校在校学生96人。高考本科上线4098人;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一次性合格率97.27%。

全市共有科技型企业88家,通过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41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4.5亿元,增长30.3%,占全市GDP比重为8.2%。2021年共申请发明专利46件,获得授权115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97件,获得授权271件;申请外观专利181件,获得授权271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56个,文化馆1个,非遗传习所1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纪念馆3个,文化站30个,村活动中心321个,农家书屋622个。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2.99平方米。坛下铜锣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生铁铸锅技艺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展全民健身项目30项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达120万人次。全年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15人,年末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000人左右,全市拥有公共体育场地23个,其中体育馆1座,运动场1个,游泳池13个,各种训练房3个,2021年度我局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7-2020年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6.9万户(城区5.8万户、农村0.9万户、白沙煤电集团0.2万户),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耒阳湘南起义旧址成功入选第32条“红色旗帜•潇湘火种”精品线路。

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527个,其中医院28个(县及县以上医院1个、综合医院18个、中医院1个),卫生院41个、分院13个、疾控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村卫生室(合并后)386个,专业公共服务机构2个。有卫生工作人员5811人,其中执业医师1527人,执业助理医师661人,注册护士2761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92人。医院、卫生院实有床位6301张。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自来水用水户数达14万户,供水总量达200.31万吨;供天然气总量1100万立方米;城镇污水处理量达2975万吨。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94.5%;Ⅲ类或优于Ⅲ类地表水质达标率100%。

全市共发生11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2人,受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142.2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8起)上升37%,死亡人数(9人)上升33%,直接经济损失(215万元)下降33%。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水上交通、农业机械、消防、卫生、特种设备等行业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139.81万人,其中男性74.1万人,女性为65.71万人;常住总人口113.0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9.41万人,城镇人口53.6万人;城镇化率达47.43%。

全市人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3393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27元,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52元,增长10.4%。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884元。

全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12万人,企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人数8.8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5.8万人(含退休),发放人数21.3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3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1.79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均保障5038人次,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均保障32705人。

注: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各项指标增速无特殊注明均是指2021年与2020年同比结果。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物价、城乡居民收入和支出、粮食面积和产量、出栏肉猪和牛羊家禽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耒阳调查队;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市商务和粮食局;农村专业合作社及土地流转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数据来自市农机局;电信业务量、移动电话用户数、固定电话用户数、互联网宽带用户数来自市电信公司、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市网络有限公司;邮政业务量来自市邮政管理局;机动车保有量来自市交警大队;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耒阳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来自市科工信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旅游、文化、广播、体育数据来自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局;城镇新增就业、社会保险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市医保局;城乡低保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治理水土流失、农村饮水安全数据来自市水利局;自来水数据来自市自来水公司;燃气用户、污水和垃圾处理数据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空气和地表水质量数据来自衡阳市生态环境局耒阳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公安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